| 图书 | 帝制中国初期的儒术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朱维铮先生撰写的《司马迁》、《论班固》等文章和一篇长文未刊稿《从汉到新:一个老祖母和他的嗣孙与内侄的权力纠葛的故事》的合集。全书分为《秦汉之际》和《史汉论衡》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以秦汉间统治术的变迁为主线,第二部分以重在对《史记》《汉书》作者的历史挖掘,体现其在史学史方面的深厚造诣。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前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从教52年。200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眼光独到,笔锋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治学范围涵盖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个领域,已刊论文及讲演录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种,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种,《走出中世纪》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目录 秦汉之际 重考商鞅变法 秦汉时期统治学说的变迁 帝制中国初期的儒术 从秦到汉:始皇帝、汉高祖和曹参与儒术转型的故事 从汉到新:一个老祖母和她的嗣孙与内侄的权力纠葛的故事 【附】纨绔皇帝和他的宠臣 【附】王莽:中世纪的大怪物 史汉论衡 司马迁传 【附】司马迁传略稿 【附】司马迁略传 【附】司马迁年表 司马迁论贾谊 班固与《汉书》——一则知人论世的考察 班昭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帝制中国初期的儒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维铮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9508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2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0 |
| CIP核字 | 2019180310 |
| 中图分类号 | K232.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