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源语语速与英汉同声传译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发勇,生于1973年12月,江苏南京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师从柴明颊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主任,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口译认知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编教材2部,出版译著1部(第二译者),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1 同声传译发展简述 1.2 影响同声传译表现的因素 1.3 研究问题的缘起 1.4 全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口译研究的发展阶段综述 2.2 话语语速研究 2.3 英语语速与听力理解的关系研究 2.4 同声传译中的质量评估研究 2.5 同声传译中的数字翻译研究 2.6 听说滞差(EVS)研究 2.7 同类相关研究 2.8 Gile提出的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和“走钢丝”假说 第三章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实施过程 3.1 研究设计和实验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实验过程 3.4 数据采集与评分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同传准确性的评分结果与分析 4.2 译语表达流畅性量化评分结果 4.3 听说滞差(EVS)统计结果 4.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与研究局限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导语 本书将研究视角落在源语语速的变化对英汉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上,邀请了七位职业译员分成两组,分别对内容相同、源语语速不同的语料(语料包含两轮译语,共九个语段,每个语段都分为不同语速的快慢两组)进行英语到汉语方向的同传实验,以源语语速为自变量,以译语质量(包括译语的准确性和译语的流畅性)为因变量,通过对比同传不同源语语速的语料后两组译语质量的不同特点与源语语速的关系,来考察源语语速的变化(尤其是语速加快)对英汉方向同声传译的译语准确性和译语流畅性的影响。 内容推荐 英语到汉语的同声传译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源语语速的加快,译语的质量会发生变化,表现为译语的准确性会下降,而流畅性不仅不会受到破坏,反而可能会上升。本研究的结果就传译的忠实性而言,印证了吉尔的“认知负荷理论”和“走钢丝假说”,对口译教学和同传实践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方面需要加强译员对源语高语速的适应性训练,另外一方面也要求会议发言人要采取合理语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源语语速与英汉同声传译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发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8396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2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2 |
CIP核字 | 2019102883 |
中图分类号 | H31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