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逻辑语言与认知/逻辑语言与认知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逻辑、表征与认知”;第二章,“语言的逻辑刻画与语用分析”;第三章,“论辩语义与论辩结构”;第四章,“主体互动与知识更新”;第五章,“隐喻表达与隐喻理解”。第一章侧重于宏观上的哲学思考;第二章重点分析自然语言的语义和语用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于单主体内部和多主体互动中的动态认知;第五章探讨隐喻表达和理解的认知机理与逻辑关系。 作者简介 黄华新,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语言与认知研究“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杰出教师、优秀教师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逻辑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逻辑、语言与认知的交叉研究,曾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首席专家。先后两次获得“金岳霖优秀学术成果奖”,两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四次获得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逻辑、表征与认知 生命和心智的连续性 自创生:生命与认知 心智行动及其产品 第二章 语言的逻辑刻画与语用分析 类比视域下的词义扩展理据探析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探析 亲子沟通中指令行为的语用选择 间接言语行为使用条件与强重复最优应答推理 Communicative acts:intentionality,contextuality and reciprocity 第三章 论辩语义与论辩结构 逻辑视域中的论辩 结构化论辩系统分析 亲子论辩研究刍议 Partial semantics of argumentation:basi c:properties and empirical restllts 第四章 主体互动与知识更新 子集空间下的邻域扩张 汉语“知道”的逻辑刻画 第五章 隐喻表达与隐喻理解 隐喻理解的台前认知与幕后推理 混杂隐喻的语义连贯机制 知识管理与隐喻认知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motivation in relevancy theory An ontology—based approach to metaphor cognitive computation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逻辑语言与认知/逻辑语言与认知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华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792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0 |
CIP核字 | 2018011442 |
中图分类号 | B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