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通州作家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
内容
作者简介
宋秋云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编辑出版等。
主持北京市级课题l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北京市级课题3项、校级重大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极地·远方:迟子建文学创作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得学校科研交流大会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副主编教材“北京市民学习读本”1套,编写出版教材《礼仪风尚》。
2015年荣获第六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澳大利亚TAE教师资格证书。2016年、2017年两次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历史”与“当代”——当代通州作家作品与运河文学
第一节 从历史书写到文化镜像
第二节 当代通州作家与运河文学
第二章 “前世”与“今生”——当代通州作家作品概况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四节 “网络文学+”时代让运河文学发展迎来新契机
第三章 “浸润”与“书写”——当代通州作家作品对运河文化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通州的风土人情,浓郁的运河情怀
第二节 通州人民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通州人民的社会现实生活
第四节 多面立体、厚重的漕运历史文化画卷
第五节 感恩与反哺,抹不去的乡愁
第四章 “丰富”与“重塑”——当代通州作家作品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
第一节 “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第二节 “融”:超越阶层、地域、时代的包容性
第三节 “情”:侠肝义胆里的家国情怀
第四节 “民”:乡土书写的民间立场
第五节 “正”:北京文化基因的“雅乐正声”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与使命担当
第一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机遇
第二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维度、新视角
第三节 当代通州作家的新使命、新担当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书稿旨在通过以刘绍棠、王梓夫等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通州本土作家作品与大运河文化千丝万缕的“浸润”与“书写”、“丰富”与“重塑”、“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从作家作品的文学视角发现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特征,深化“通州味”的挖掘和研究,拓展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领域,探索运河文化精神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背景下传承机制和对策。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历史时代背景,立足当下社会现实,从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视角研究运河文化精神。主要从运河文学的历史书写切入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系统梳理当代通州作家作品概况、对运河文化的文学书写;通过文本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厚重的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特征;探讨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机制策略,以及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保护和利用、当代通州作家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通州作家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秋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46050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19059260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