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灵魂(法国启蒙时期中国形象研究)(法文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比较中法两国的哲学方法,以了解孔子哲学在欧洲的传播是如何促进其独立思想和自由思想发展的,通过分析文学、哲学、历史和档案文献来发现中国文化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探讨为什么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感兴趣,以及当时生活在中国的传教士在中法两国之间文化、外交、政治、经济各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杨蕾,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法语文化中心副主任。 目录 引言 研究兴趣 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概念及定义 第二部分 中国热 2.1 前言 2.2 第一批来华的法国传教士 2.3 法中贸易 2.4 凡尔赛宫的热情 2.5 崇拜中国的法国政客 2.6 法国汉学 2.7 法国哲学家 2.8 法国传教士与哲学家 第三部分 启蒙时代中国礼仪之争与天主教 3.1 前言 3.2 顺治皇帝宽容天主教 3.3 康熙年间天主教的发展 3.4 康熙晚年和雍正年问天主教禁教风波 3.5 乾隆初期的政治与天主教 3.6 1746年至1748年之间的宗教冲突事件 3.7 清政府的宗教管控 第四部分 伏尔泰与中国 4.1 伏尔泰的生平及其亲华倾向 4.2 伏尔泰如何看待中国 4.3 伏尔泰的孔子 4.4 伏尔泰的中国乌托邦:公民君主制 4.5 结论 第五部分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华文明观点的比较 5.1 孟德斯鸠的生平及其中国倾向 5.2 孟德斯鸠发现的中国 5.3 孟德斯鸠的中国印象 5.4 中国人的价值观 5.5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华文明的观点差异 5.6 导致差异的原因 5.7 结论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书目 I.资料 Ⅱ.作品 附件 伏尔泰,《中国皇帝的诏书》,1761年 《赵氏孤儿》 利欧的情况 耶稣会在中国的存在年表(1552—1939) 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灵魂(法国启蒙时期中国形象研究)(法文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364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正文语种 | 法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4 |
CIP核字 | 2018277439 |
中图分类号 | B25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