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边疆行(新疆甘肃)
内容
编辑推荐

CCTV远方的家栏目编著的《边疆行(新疆甘肃)》内容介绍:乌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北部,南邻喀什市,西南与疏附县、阿克陶县毗邻,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485公里。境内有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通往西亚、南亚的交通要道。

内容推荐

CCTV远方的家栏目编著的《边疆行(新疆甘肃)》内容介绍:作为“走转改”的一个成功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那么,“走转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走转改”所倡导的其实就是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传播具有跨越年龄、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与国界的力量,《边疆行》从人文的角度去表现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统领串起100集节目,从而形成了合力。

《边疆行(新疆甘肃)》是一本大型的记录电视。

目录

六十一西陲边城乌恰

六十二猎鹰部落

六十三天山下的边城

六十四沙漠边的绿洲

六十五塔河边的传奇

六十六从库车到拜城

六十七美丽的传说

六十八天马牧歌

六十九古城新姿

七十世外灵壤

七十一神山圣水

七十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

七十三天赐和布克赛尔

七十四吉木乃奇遇记

七十五大美喀纳斯

七十六金山银水边疆情

七十七寻找天山雪莲

七十八丝路古城金奇台

七十九风情边城哈密

八十肃北掠影

试读章节

来到玉其塔什大草原,我们和柯尔克孜族的这些老乡一起唱歌、一起吃饭、一起放牧、一起生活,我们感受到r他们对传统生活一种很好的延续。他们非常的热情、淳朴,而且很善良。这群柯尔克孜族的牧民就生活在边境线上,每天都以蓝天为被,以草地为床,完全地和这个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且他们还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最真实、最简单的快乐。

我们继续前行,前往距乌恰县城37公里的吐尔尕特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属于国家一类口岸,与邻国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相连,它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重要通商口岸。吐尔尕特是柯尔克孜语,翻译过来就是“枣红色的大阪”,“大阪”也就是“大坡”的意思。现在这些边检官兵都已经上勤了,我们马上进去看一看。

吐尔尕特口岸是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仅有的两个口岸之一,年出入境车辆2万多辆,人员3万多人,这里的出口货物以日用百货为主,进口货物主要是矿产等物资。中吉两国口岸相距较远,周围居民较少,加上大山阻隔,这里的出入境旅客需要乘坐国际班车通行,我们到的时候正赶上边检大厅内乘坐国际班车的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在边检旅客当中,这名吉尔吉斯斯坦的小伙子被要求开袋检查,经过检查,这名吉尔吉斯斯坦小伙子没有携带任何违禁品,原来他携带的白糖密度太大,机器辨别有困难。需要手检。因为吉尔吉斯斯坦的糖比较贵一点,中国这边便宜一点,中国生产的农产品及日用百货深受吉尔吉斯斯坦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回国时会采购一些。

吐尔尕特口岸到国门处还有109公里孔道,孔道也就是国境通道,指口岸到国门之间的道路,在孔道内严禁围际班车上人员上下客、货车停留。将要远行的人们在这儿就要与亲朋好友挥手惜别。我们了解到,这辆国际班车上共乘坐着36名中吉两国的旅客,一般夏天旅游旺季,38个座位都能坐满。

吐尔尕特口岸109公里孔道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山口岔路多、地形复杂,沿线居住有6 500多人,监护任务艰巨,现在是在交接,我们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车程,已经从吐尔尕特口岸到达了前哨班。上面海拔比较高,所以气温很凉,两名监护战士必须要下车,而两位前哨班的战士将上去对国际班车的人员还有他们的证件进行复查。如果复查无误,这辆国际班车将继续前行,他们要驶离我们的边境线,经过第51号界碑,开往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

在吐尔尕特的山口,身旁的这个铁门看上去和普通的铁门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走过这个铁门,你就已经出国了,对面就是吉尔吉斯斯坦,所以这个铁门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国门。在这边还有我们国家的界碑,上面写着“中国第51号界碑”,建于2000年。这个地方海拔有3 795米,就在右手方那边,和我们国家界碑平行的,还有对面的吉尔吉斯斯坦的界碑,我们摄制组未经允许不能拍摄。

从界碑下来,跟随着巡逻车下到口岸,我们现在回到了吐尔尕特口岸。已经是北京时间6点多了,可是我们看到,依然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出入境的车辆。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口岸正常的关闭时间是北京时间8点钟,可是出境的车辆开到前哨班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了,这些边检站的战士还将继续加班加点地为他们服务,对车体进行检查。

清晨,乌恰县城一片静谧,放眼望去,林立的楼房尽显勃勃生机,也让我们对这座位于西部边陲的县城充满了好奇。乌恰历史悠久,在汉代时属安西四镇之一疏勒都督府管辖,清朝乾隆时期归属喀什噶尔,1938年设县,更名为乌恰。

走进县城,发现这里建筑现代、规划有序,几乎没有任何老式建筑遗迹。这似乎与一个有着70多年建县历史的城镇不相吻合,原来这背后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乌恰县县城逛了一下,就发现这儿的建筑非常的新,那是因为这儿是乌恰县的新城。在1985年的时候乌恰县的老城发生了7.4级大地震,当时破坏比较严重,所以大部分人就搬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这儿也就是乌恰县的新城。身后还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乌恰抗震纪念碑”。

我们来到乌恰县农贸市场,看到这里琳琅满目的水果,感受着这里人们的快乐和幸福。老乡告诉我们,乌恰建有不少蔬菜大棚和特禽养殖基地,现在市场上水果、蔬菜、肉蛋供应充足,购买方便。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就要去乌恰县特禽养殖基地。

这个特禽养殖基地位于乌恰县城北部,占地近1 500亩,是乌恰县调整产业结构,以特色养殖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来到这儿,各种动物自在、闲适,如果不是远方的荒山提醒你,你很难相信这是在海拔2 000多米的戈壁滩上。

这位大哥叫岳志伟,来新疆已经十几年了,凭着过硬的技术本领,在这个特禽养殖基地开办之初,被聘请为这里的技术员。他说2008年这里的禽类2万多只,现在已发展到12个品种6万多只。乌恰县利用广袤的戈壁荒滩开展戈壁草料业、特色林果业、蔬菜大棚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形成一条生态产业链。绿色生态饲养为这里的禽类打开了销路。

现在这个特禽养殖基地不仅给乌恰人带来了实惠,也成为乌恰特色旅游的一部分。P7-9

序言

100集特别节目《远方的家·边疆行》是一部大制作,把它变成文字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在这部图书结集出版之时,我先要感谢观众对百集《边疆行》的追随,感谢读者能够翻开这本书,感谢为出版这部图书倾注心力的诸位编辑。

《远方的家》是CCTV-4于2010年12月1日改版时推出的一个新栏目,定位是日播45分钟的大型旅游节目。1D0集《边疆行》2011年7月11日开播时,全国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还没有开始实施。当时,中文国际频道策划推出《边疆行》,只是希望用这个“接地气”的节目来稳住新栏目的收视率,尽快提升《远方的家》的影响力。2011年7月11日,1 00集《边疆行》开播。在《边疆行》播出一个多月后,《远方的家》栏目收视率有了很大提升,观众也是好评如潮,中文国际频道上下都意识到,《边疆行》方向找对了。而正好在这个时候,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彼时,《边疆行》节目正处在第二批采访拍摄高峰期,中文国际频道迅速落实“走转改”活动的各项要求,使一线编导、记者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如果说“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前,做《边疆行》只是为了解决栏目的生存问题,那么活动开展以后,《边疆行》的采访拍摄就更加有针对性,节目也更加贴近百姓,贴近观众。我们觉得,《边疆行》作为起步最早、下基层走得最远、历时最长的“走转改”实践活动,真的是尝到了甜头,见到了效果。

第一,深入落实“走转改”,使电视栏目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边疆行》摄制组的足迹遍及中国陆路边境九省区,节目描绘祖国边疆的壮丽河山、记录少数民族的风情民俗、书写边境线上的繁荣安定、歌颂边防战士的保家卫国,镜头始终对准普通边疆群众,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深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于这样的节目,观众爱看、想看。100集《边疆行》平均收视率为0.24,较以往同时段节目上升50%,单期最高收视率达0.49,创同时段栏目收视新高。《边疆行》在本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了10期精华版,收视率较同时段提升1 5%以上。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这个栏目开播时,曾经因为选题不集中、方向不明确、节目不好看而三次调整播出时间,但在播出《边疆行》后,《远方的家》在短时间内由一个生存堪忧的新办栏目迅速成长为在观众心目中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第二,《边疆行》走进基层,制作了大批反映祖国边疆面貌发展变化的节目,海外华侨华人的反响异常热烈。在海外收视数据上,《边疆行》收视率基本保持在北美长城平台的前3位。美国的华人观众蔡宗瑾认真追踪收看每一期节目,她不仅能认出《边疆行》节目中的所有出镜记者,还记录下厚厚的一本收看日记,表示将来要以此为指引,游历祖国边疆大好河山;法国观众陈锋表示,《边疆行》成为法国华人的热议话题,每次聚会聊天必谈《边疆行》,祖国边疆的秀美和发展变化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忻顺康在国外看到《边疆行》后十分激动,委托回国的工作人员带回节目光盘,并说要把节目主题歌《边疆颂歌》作为大使馆的馆歌。还有海外华人观众通过微博留言说:“每天晚上看《边疆行》成了睡前的必修课。也许真是出了国,才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样美好。每次看着你们的节目,我都会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家。”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就是海外华侨华人,《边疆行》节目所传递出的发展、自强的精神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自豪感、归属感,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

第三,《边疆行》坚持“走转改”,节目令人意外地吸引了大批“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观众。中文国际频道的受众历来呈现年龄偏大的特点。《边疆行》播出后,有网友说,“这是央视最有诚意的节目”,这样的评价来源于《边疆行》清新朴实的节目风格。很多年轻观众是通过网络来收看《边疆行》的,《远方的家》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点击率由2011年6月的日均19 743次猛增至2011年10月的370 484次,排名由全台的第83位迅速升至第6位,《边疆行》官方微博的评论超过20 000条。在网络舆情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边疆行》对年轻观众群体的影响是节目组始料未及的。《远方的家》虽然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100集《边疆行》已超越了单纯旅游节目的范畴,用了很多篇幅来表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展示群众“身边的感动”。正是这样情景交融、以情动人的节日引发了年轻观众对国家荣誉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思考。

第四,《边疆行》深入落实“走转改”,真正成为一个“叫座又叫好”的节目。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专栏文章对《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给予高度评价。阅评人认为,《边疆行》通过旅行者的视角,以记者的第一手见闻反映边疆的发展变化,真实可信,走出了一条对外宣传的新路子,提高了央视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专家评价说:这是一次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打动人心的长距离采访。观众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真实生动的旅行体验,切身感受到一个绚丽而难得一见的地理中国。这是栏目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结果,并说明中文国际频道立足“三贴近”,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增强电视传播力方面又上了新台阶。

第五。《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使大批“80后”年轻编导成长和成熟起来。在拍摄《边疆行》之前,摄制组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到过这么偏远、这么艰苦的地方。不到50人的团队,在6个月的时间内要接力完成22 800公里的边疆采访,工作强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采访拍摄中,面对无数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无论是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是遭遇泥石流、被困三天三夜,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边疆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奉献、热情质朴的品质深深感染了年轻记者,增强了他们作为电视人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节目,让更多的人知道边疆、了解边疆、关注边疆,进而走进边疆,带动边疆的发展和变化。随着《边疆行》节目一集一集地播出,记者、编导们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地增强,无论是现场的组织语言、播报采访,还是对话交流、观察判断、抓拍调度,以至于后期撰稿、剪辑包装,都得到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大家的眼界、审美,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也比以前进步很多,这种增强与提高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更为重要的是,《边疆行》使这批年轻的编导、记者全面认识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这不仅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对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

总而言之,《边疆行》作为“走转改”的一个成功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那么,“走转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思考,“走转改”所倡导的其实就是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传播具有跨越年龄、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与国界的力量,《边疆行》从人文的角度去表现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统领串起100集节目,从而形成了合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而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定位就是以新闻和文化为主的综合频道,宗旨是“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边疆行》的节目实践证明,不仅对内报道需要“走转改”,国际传播也同样需要“走转改”,因为“走转改”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打好“文化牌”,让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到自然而然、润物无声。

在《边疆行》之后,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播出了它的姊妹篇《沿海行》,接下来,《北纬30度·中国行》等大型系列节目也将陆续推出。我们希望这一个个系列节目成为观众眼中的多彩之旅、文化之旅、心灵之旅,成为他们感受自己的家园、了解自己的同胞、认识自己的祖国的一个窗口。我们在一直行走的过程中被深深感动,能将这种感动传递给广大观众和读者,这将是我们电视工作者最感欣慰的事。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

2012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边疆行(新疆甘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远方的家栏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53437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9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8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