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秋水(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
内容
亮点展示

d3392438ad359111.jpg

编辑推荐

不可不读的*文学经典;莫言师从蒲松龄,像马尔克斯、福克纳一样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2012年,诺奖委员会颁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时,其作品的评价是:“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莫言的这些短篇小说里,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特别是对《聊斋》中“讲故事的人”的传统的继承。莫言经常谈起自己小时候在集市上听说书人讲故事的经历,在他的短篇小说中,种种奇闻怪谈、寓言故事、对现实的扩张与想象让莫言一次次回到民间,复活并升华着“讲故事的人”的灵魂。

莫言短篇小说*全汇编,近80篇短篇佳作,比长篇小说更丰富、更妙趣横生。

“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共包括六册:《三匹马》《秋水》《儿子的敌人》《神嫖》《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神嫖》。每本收入莫言短篇小说12-16篇。莫言的长篇小说大多部头较大,而短篇小说在可读性、趣味性、文学性上丝毫不亚于莫言的长篇小说,大江健三郎甚至称:“如果在世界上给短篇小说排出前五名的话,莫言的应该进去。”对于想初步了解莫言作品的读者来说,短篇小说则是一种更好的入门选择。而对于已经熟悉莫言长篇作品的读者,这近80篇短篇小说从更丰富的角度展现了莫言创作的特色。它们涉及的主题、类型更广,篇幅短小却留下了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精审细校,全新装帧设计,精致到每一个细节

该系列短篇小说是在“莫言作品全编”的基础上又经过反复审校,*程度上消除差错,规范字词、标点用法而出版。在开本上,这套书采用了130mm*185mm的小开本、精装的设计,每本书200页左右,小巧便携,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中读者的阅读习惯。书的内文采用细腻的纯质纸,内封采用羊绒纸印金的设计,护封更是选择了具有现代感的抽象图案设计,希望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打破读者对于莫言作品是乡土文学的刻板印象。此外,套装附赠限量版藏书票一套:含莫言肖像印、莫言为短篇小说题写的书法题词、诺奖证书图案等。极具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秋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早期创作的12篇短篇小说的合集,是“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的第二本。这些作品包括《大风》《枯河》《秋水》《白狗秋千架》《老枪》《断手》《草鞋窨子》《罪过》《弃婴》《飞艇》《苍蝇·门牙》《爱情故事》。这些短篇小说,创作时间接近,风格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莫言构架出了一个具有独特主观感觉的世界,他那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方式,使得即便描写乡村生活,亦带有明显的“现代”色彩。此外,通过阅读这些小说,读者还可以看到莫言从*早期的学习写作阶段,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一步步摸索个人写作特点的过程。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首位荣获这项世界级文学大奖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姑奶奶披红绸》《我们的荆轲》等剧作多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战友重逢》《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以及散文随笔集、演讲集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五十余种语言,在世界文学中产生广泛影响。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及其作品曾经获得的其他重要奖项包括:大家?红河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联合文学奖、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等国内文学大奖,以及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韩国万海文学奖、阿尔及利亚国家杰出奖等国际重要奖项。

目录

大风/001

枯河/014

秋水/033

白狗秋千架/054

老枪/083

断手/101

草鞋窨子/124

罪过/148

弃婴/183

飞艇/218

苍蝇·门牙/241

爱情故事/273

媒体评论

在我做文学院院士的16年里,没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样打动我。在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

 

中国如果有卡夫卡,那就是莫言。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如果在世界上给短篇小说排出前五名的话,莫言的应该进去。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

 

从天堂到茅坑,从正史到野史,从主体到身体,莫言以荤腥不忌、百味杂陈的写作姿态,虚实错置的叙事网络,以及充满瑰丽文采与奔放想象的文字象征,展现一位世纪末中国作家的独特怀抱。

——王德威

 

瑞典学院对莫言的颁奖词使用了“诱发幻觉”的评语,莫言的文学世界正如隐秘花园,在现实中制造超现实的幻象,但那幻象正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美国学者宋明炜

 

任何人要是想谈论中国,都应该先去读莫言的书,我认为他可以和福克纳平起平坐。

——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

 

他(莫言)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以及他对叙事艺术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途中的醒目的界碑。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

——200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辞

 

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

——余华

 

莫言是我们的惠特曼,他有巨大的胃口、旺盛的食欲,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不能消化的;他刚健、粗俗、汹涌澎湃,阐扬着中国精神中更宽阔的一面,那既是经验的、感觉的、身体的,又是超验的、终极的,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理性。

——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等小说里,莫言隐身为一个少年叙述者,以少年的经验和生活逻辑来理解他所处的世界。因此小说的语言显示出童趣和天真。但在这童趣和天真之下还隐含着莫言对人生、政治等重大社会议题的看法。

——周春玲

 

 

《拇指铐》是莫言作品中貌似工笔写实但实为晦涩抽象的奇特文本,《拇指铐》提出的*根本的问题是,人类似乎已经被捆绑在以美国为象征或代表的以经济实力为主导的文明的贼船,我们能够挣脱吗?

——张灵

试读章节

我爷爷八十八岁那年春天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村里人都见他坐着大马扎子倚在我家临街的菜园子墙上闭目养神。天晌午,母亲让我去叫爷爷回家吃饭。我跑到他身边,大声喊叫也不见应,用手推去,才发现他已不会动。飞快报告家里人,一齐拥出来,围上去,推拿呼叫,也终究不济事。爷爷死得非常体面,面色红润,栩栩如生,令人敬仰不止。村里人纷纷说我爷爷生前积下善功,才得这等仙死。我们全家都为爷爷的死感到荣耀。

据说,爷爷年轻时,杀死三个人,放起一把火,拐着一个姑娘,从河北保定府逃到这里,成了高密东北乡最早的开拓者。那时候,高密东北乡还是蛮荒之地,方圆数十里,一片大涝洼,荒草没膝,水汪子相连,棕兔子红狐狸,斑鸭子白鹭鸶,还有诸多不识名的动物充斥洼地,寻常难有人来。我爷爷带着那姑娘来了。

那个姑娘很自然地就成了我的奶奶。他们是春天跑到这里来的,在草窝子里滚过几天后,我奶奶从头上拔下金钗,腕上褪下玉镯,让爷爷拿到老远的地方卖了,换来农具和日用家什,到洼子中央一座莫名其妙的小土山上搭了一个窝棚。从此后就爷爷开荒,奶奶捕鱼,把一个大涝洼子的平静搅碎了。消息慢慢传出去,神话般谈论着大涝洼里有一对年轻夫妻,男的黑,魁梧,女的白,标致,还有一个不白不黑的小子……陆续便有匪种寇族迁来,设庄立屯,自成一方世界——这是后话。

我懂人事时,那座莫名其妙的小土山已被十八乡的贫下中农搬走了,洼地似乎长高,天雨日少,很难见到水,隔五六里就是一个村子。听爷爷辈的老人讲起这里的过去,从地理环境到奇闻轶事,总感到横生出鬼雨神风,星星点点如磷火闪烁,不知真耶?假耶?

……我爷爷和我奶奶开荒地种五谷,捕鱼虾猎狐兔,起初还有些提心吊胆,梦里常忆起那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日子一多,便淡忘了。我爷爷说,大洼里无兵无官,天高皇帝远,就是蚊虫多得要命。阴雨天前,常常可见到一团团黑烟压着草梢和水面飞翔,伸手过去,能抓下一小把。为避蚊虫,爷爷和奶奶有时跳进水里去,只露出两个鼻孔出气。爷爷还说,潮湿的草中,每到晚间就放出幽幽绿光,连成一片,好像水在流动。泥沼里的螃蟹总是趁着磷光觅食,天明你去淤泥上看,密密麻麻全是蟹爪印。这些蟹子,长成了都如马蹄大。我甭说吃,连见也没见过这些大蟹。听爷爷讲过去的大涝洼子,令人神往神壮,悔不早生六十年。

夏去秋来,爷爷种的高粱晒红了米,谷子垂下了头,玉米干了缨,一个好年景绑到了手上。我父亲也在我奶奶腹中长得全毛全翅,就等着好日子飞出来闯荡世界。临收获前几天,突然燠热起来,花花绿绿的云罩在大涝洼子上,云团像炸群的牲口一样胡乱窜,水洼子里映出一团团匆匆移动的暗影。大雨滂沱,旬日不绝,整个涝洼子都被雨泡涨了,啰啰嗦嗦的雨声,犹犹豫豫的白雾,昼夜不绝不散。爷爷急躁得骂天骂地。奶奶一阵阵腹痛。奶奶对爷爷说:“我怕是要生了。”爷爷说:“生就生吧。这熊攮的天气,我恨不得捅它个窟窿。”爷爷正骂着,就见那太阳从云缝中钻出来,初时略有些朦胧,立即就射出两三束极强的白光,扫出了几道白天。爷爷跑出窝棚,兴奋地看着天,听涝洼里的雨声渐渐稀少起来,空中尚有少许银亮雨丝斜着飞。大洼子里积水成片,黄草绿草在水中疲劳地擎着头。雨声断绝,大洼子里一阵阵沉重的风响。我爷爷高高地望着他的庄稼,见高粱玉米尚好,脸上有了喜色。随着风响,无数的青蛙一齐鸣叫起来,整个洼子都在哆嗦。爷爷走进窝棚,跟奶奶说云开日出的事,奶奶说她肚子痛得一阵急似一阵,心里害怕。爷爷劝她:“怕什么?瓜熟蒂落。”正说着话,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把蛙鸣声挤到中间来。爷爷钻出棚去,见有黄色的浪涌如马头高,从四面扑过来,浪头一路响着,齐齐地触上了土山,洼子里顿时水深数米。青蛙好像全给灌死了。荒草没了顶,只有爷爷的高粱和玉米还没被淹没。又一会儿工夫,玉米和高粱也没了顶,八方望出去,满眼都是黄黄的水,再也见不到别的什么。爷爷长叹一声,钻进棚里。奶奶裸着身子,在草铺上呼呼叫叫,头发上滚满了草屑,白脸上透出灰色。“洪水漫上来了!”爷爷忧心忡忡地说。奶奶于是不再叫,爬起来,挪出棚子望望,立即钻进来,脸上失了色,五官有些挪位。半晌没说话,一张嘴,先放出两根哭声:“嗷——嗷——完了,老三,咱活不出去了。”爷爷扶她躺在铺上,说:“你是怎么啦?咱人也杀了,火也放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当初就说,能在一起过一天,死了也情愿,咱在一起过了多少个一天啦?水大没不了山,树高戳不破天,好好生你的孩子,我去看看水。”

我爷爷折了一根树枝,斜着往下走了几十步,把树枝插在乱伸舌头的水边上,又返回土山高顶看水。迎着阳光的一面只能望出去几箭远,便被水面泛起的耀眼的光芒挡住了;背光的一面,却可以一眼望到尽头。眼中全是浊污的黄水,不知从哪儿来,不知往哪儿去,一股一股的,撞上了土山,扭在一起,弄出一些大大小小的黑漩涡,时时可见一两只笨拙的蛤蟆直奔漩涡而去,进去了,就再也见不到出来。我爷爷插的那根树枝又被淹没了,这说明水还在急涨。望着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我爷爷也有些惶然。一会儿心里空隙极大,像一片寂寞的荒原;一会儿又满登登的,五脏六腑仿佛凝成一团。发着愣怔的工夫,水又涨了几寸,小土山越来越小,对比着一看,爷爷心里冷了。他仰天长叹一声,见着瓦蓝的天从云缝中大块大块地露出来,挂色的破云被流风驱赶着匆匆奔命。爷爷又在水边上插了一根树枝,松弛着脸回了窝棚,对双腿乱扑腾的奶奶说:“你能给我生个儿子吗?”

傍晚时,爷爷又出棚看水。一天彩云照着水,红的红,黄的黄,云彩模糊地在浑水中漂。水位停在原来的地方,爷爷顿时松了心。这时,绕着小山周围的水面上,忽闪忽闪飞舞着成群结队的银灰色大鸟。爷爷不认识这种鸟。鸟的鸣叫声刁钻古怪,翅羽上涂着霞光。爷爷看到它们从水中衔上一条条白色的鱼,便感到肚里有些空,走进窝棚去生火做饭。奶奶满脸是汗,但也没忘了问水势。爷爷说水位开始下跌,让她安心生孩子。奶奶立即哭了,说:“老三,我年纪大了,骨缝闭了,怕是生不下这个孩子来啦。”爷爷说:“没有的事,你不要着急。”

柴草发潮,烧出满棚黑烟。暮色渐渐上来,暮色如烟,缓缓去笼罩水世界,水鸟齐着噪,一批批在小山上降落。奶奶顾不上吃饭,爷爷草草吃了几口,满肚里如塞了烂草,熬了半锅燕麦鱼片粥,终于冷成了团。是夜,奶奶仍不时发阵痛,呻吟声断断续续,我父亲有些固执,迟迟不肯落草。急得奶奶对我父亲说:“孩子,你出来吧,别让娘受洋罪啦。”爷爷坐在草铺前,干着急帮不上忙,心里打着别种主意,说话总难成句,断断续续如同打嗝,干脆就不说话。浅黄的月色怯怯地上满了棚,染着我爷爷青青的头皮,染着我奶奶白白的身体。蟋蟀正在棚草上伏着,把翅膀摩得嚓嚓响。四处水声喧哗,像疯马群,如野狗帮,似马非马,似水非水,远了,近了,稀了,密了,变化无穷。我爷爷从草棚里望出去,见月光中亮出满山野鸟,白得有些耀眼。山上生着一些毛栗子树,东一棵西一棵,不像人工所为,树不大,尚未到结果的年龄,白天已见到叶子上落满了秋色,月下不见树叶,恍惚间觉得树上挂满了异果,枝枝杈杈都弯曲下坠,把叶子摇得窸窣响,细看才知树上也全是大鸟。爷爷和奶奶都有些麻木,不知何时入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秋水(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55656
开本 24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50000.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