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 第2版 单行本
内容
目录
第21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
章气压传动技术基础
1.1气动系统的特点及构成21-3
1.2空气的性质21-6
1.2.1空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21-6
1.2.2干空气的物理特性参数21-9
1.2.3加在十次方倍数前面的序数21-10
1.2.4不同应用技术所使用的压力(物理、气象、气动、真空)21-11
1.2.5气动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1-11
1.2.6不同海拔高度气体的压力和温度21-12
1.2.7空气含湿量、温度与密度的关系21-13
1.2.8空气中水饱和值——露点21-15
1.3气体的基本热力学与动力学规律21-19
1.3.1气体的状态变化及其热力学过程21-19
1.3.2气体的基本动力学规律21-20
1.3.3气体通过收缩喷嘴或小孔的流动21-20
1.3.4容器的充气和放气特性21-21
1.3.5气阻和气容的特性及计算21-23
1.3.6管路的压力损失21-24
1.3.7由于管路配件引起的压力损失21-26
1.3.8由于管道摩擦引起的压力损失21-26
1.3.9通过孔口的流量21-26
1.3.10气动元件的简化计算模型21-27
1.3.11测定b和C值21-28
1.3.12气动组件的连接21-29
1.3.13日本管道JIS和美国管道NPT尺寸的转换21-30
1.4气动技术常用术语及图形符号21-31
1.4.1气动技术常用术语21-31
1.4.2气动技术图形符号21-31
1.5气动技术基础事项21-52
1.5.1气动元件及系统公称压力系列21-52
1.5.2气动元件的流通能力的表示方法21-52
1.5.2.1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测定21-52
1.5.2.2气动元件流通能力的其他表示方法21-55
1.5.3空气的品质21-56
1.5.3.1压缩空气的品质分级与应用场合21-56
1.5.3.2各种应用场合对空气品质的要求21-57
1.5.3.3空气中的杂质对气动元件的影响21-57
1.5.3.4ISO 8573-1:2010空气质量标准21-58
1.5.4密封21-58
1.5.5气动元件气口螺纹21-60
1.6气动技术常用计算公式和图表21-65
第2章气动系统
2.1气动基本回路21-67
2.1.1换向回路21-67
2.1.2速度控制回路21-69
2.1.3压力与力控制回路21-70
2.1.4位置控制回路21-73
2.2典型应用回路21-75
2.2.1同步回路21-75
2.2.2延时回路21-76
2.2.3自动往复回路21-76
2.2.4防止启动飞出回路21-77
2.2.5防止落下回路21-78
2.2.6缓冲回路21-78
2.2.7真空回路21-79
2.2.8基本逻辑回路21-80
2.2.9其他回路21-84
2.2.10应用举例21-90
2.3气动系统的控制21-103
2.3.1DIN 19226标准给出的控制系统类型21-103
2.3.2根据信息的表示形式和信号处理形式的不同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3根据信号处理形式的不同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4根据有否反馈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5监控21-104
2.3.6气动顺序控制系统21-105
2.3.7继电器控制系统21-106
2.3.7.1常用继电器控制电路21-106
2.3.7.2典型的继电器控制气动回路21-108
2.3.8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21-112
2.3.8.1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21-112
2.3.8.2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21-113
2.3.8.3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编程指令21-114
2.3.8.4控制系统设计步骤21-116
2.3.8.5控制系统设计举例21-117
2.3.9全气动控制系统21-118
2.3.9.1梯形图符号集21-118
2.3.9.2设计流程21-120
2.3.9.3基本回路21-121
2.3.9.4应用回路21-121
2.3.9.5应用实例21-129
2.3.10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21-129
2.3.11机器人控制系统RC21-129
2.3.12气动非时序逻辑系统设计21-129
2.3.13设计举例21-130
2.3.13.1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21-130
2.3.13.2应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21-131
2.4气动系统自动化21-132
2.4.1快速步进器21-132
2.4.1.1双手控制模块21-132
2.4.1.2气动计数器21-134
2.4.1.3气动定时器21-134
2.4.1.4电气计数器21-135
2.4.1.5差压调节器21-135
2.4.1.6气动继电器21-135
2.4.1.7单喷嘴挡板放大器21-136
2.4.2伺服定位系统21-136
2.4.2.1带有位移传感器的驱动器21-136
2.4.2.2轴控制器21-136
2.4.3抓取系统21-136
2.4.3.1抓取模块21-136
2.4.3.2笛卡儿系统21-137
2.4.3.3平行运动系统21-137
2.4.3.4控制器21-137
2.4.4气动自动化辅件21-138
第3章气动元件的选型及计算
3.1气源设备21-144
3.1.1空气压缩机21-144
3.1.2后冷却器21-150
3.1.3主管道过滤器21-150
3.1.4储气罐21-151
3.1.5干燥器21-152
3.1.6自动排水器21-154
3.2气动执行元件21-155
3.2.1气动执行元件的分类21-155
3.2.2气缸21-157
3.2.2.1气缸的分类21-157
3.2.2.2气缸的常用安装方式21-161
3.2.2.3气缸的结构21-162
3.2.2.4气缸特性21-178
3.2.2.5理论出力表21-180
3.2.2.6无杆气缸的转矩限制21-183
3.2.2.7负载比(工作压力5bar,摩擦因数0.01、0.2)21-183
3.2.2.8气缸质量(工作压力5bar,负载比85%,气缸直径25~100mm)21-184
3.2.2.9每100mm行程双作用气缸的空气消耗量(修正了绝热过程的损失)21-184
3.2.2.10双作用气缸从20~100mm缸径的理论耗气量(100mm行程时)21-185
3.2.2.11双作用气缸20~100mm缸径时的实际流量21-185
3.2.2.12气缸的压杆稳定计算21-185
3.2.2.13气缸相关标准选摘21-187
3.2.2.14气缸的选择21-190
3.2.3气马达21-190
3.2.3.1气马达与液压马达和电动机的比较21-190
3.2.3.2气马达、液压马达和电机的功率质量比与功率体积比21-193
3.2.3.3各种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21-193
3.2.3.4计算换算到马达轴的负载转矩21-195
3.2.3.5气马达的结构原理及特性21-195
3.2.3.6气马达的特点21-198
3.2.3.7气马达的选择和特性21-198
3.2.3.8气马达回路21-200
3.2.4摆动气缸21-202
3.2.5气爪21-202
3.2.5.1气爪分类21-203
3.2.5.2气爪受力计算21-204
3.2.5.3气爪使用注意事项21-205
3.2.5.4SMC公司气爪的选定21-208
3.2.6气动人工肌肉21-212
3.2.6.1气动人工肌肉的分类21-212
3.2.6.2气动人工肌肉的特性21-218
3.2.6.3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方向与应用21-218
3.2.7气动机构21-219
3.2.7.1滑动机构21-219
3.2.7.2滚动机构21-219
3.2.7.3连杆机构21-221
3.2.7.4阻挡机构21-231
3.2.7.5连杆增力机构21-231
3.2.7.6气动扩力机构21-234
3.2.7.7升降台21-235
3.2.7.8用气动缸驱动的绳索机构21-237
3.2.7.9使用齿轮齿条的直线运动机构21-242
3.2.7.10使用回转式执行机构的摆动运动机构21-242
3.2.7.11使用回转式执行机构的回转运动机构21-243
3.2.7.12使用摆动或回转马达的直线运动机构21-243
3.2.7.13使用直线式气动缸的回转运动机构21-244
3.3气动控制元件21-244
3.3.1方向控制阀21-244
3.3.1.1换向阀21-244
3.3.1.2其他方向控制阀21-253
3.3.1.3阀岛21-254
3.3.2压力控制阀21-258
3.3.2.1减压阀21-258
3.3.2.2安全阀21-264
3.3.2.3增压阀21-265
3.3.3流量控制阀(节流阀)21-265
3.3.3.1流量控制阀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21-266
3.3.3.2节流阀的典型流量特性21-268
3.3.3.3节流阀的选择21-268
3.4气动管路设备及气动附件21-268
3.4.1过滤器21-268
3.4.2油雾器21-271
3.4.3气源处理三联件和二联件21-271
3.4.4管接头21-272
3.4.5气动视觉指示器21-273
3.4.6二位二通螺纹插装阀(单向阀)21-273
3.4.7锁定阀21-273
3.4.8储气罐充气阀21-275
3.4.9呼吸器21-275
3.4.10自动排水器21-275
3.4.11快速排气阀21-275
3.4.12典型的梭阀21-276
3.4.13自动电气排水阀21-277
3.4.14气管21-277
3.4.14.1气动管道的尺寸21-277
3.4.14.2气动管道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和最小弯曲半径21-278
3.4.14.3压力与温度转换系数21-278
3.4.15消声器21-279
3.4.16油压缓冲器21-279
3.5真空元件及真空系统21-283
3.5.1空压机和真空泵的分类21-283
3.5.2压力等级和术语21-284
3.5.3真空系统的构成、分类及应用21-284
3.5.3.1真空范围与应用21-284
3.5.3.2通过孔口的真空流量21-285
3.5.3.3常用的真空度量单位21-285
3.5.3.4压力系统和真空系统原理对照21-287
3.5.3.5可用的组合式压缩机/真空泵系统21-287
3.5.3.6真空泵与真空发生器的特点21-287
3.5.3.7真空泵的分类21-288
3.5.3.8真空泵的性能21-288
3.5.3.9真空泵的选择21-290
3.5.3.10真空泵的正确使用与保养要点21-293
3.5.4真空系统的构成、分类及应用21-293
3.5.5真空发生器21-295
3.5.6真空吸盘21-298
3.5.7真空辅件和真空系统21-301
3.6气动比例(伺服)控制元件21-306
3.6.1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21-306
3.6.2气动比例(伺服)阀21-308
3.6.2.1气动比例(伺服)阀的分类21-308
3.6.2.2气动比例(伺服)阀的主要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21-309
3.6.2.3典型电-气比例阀21-314
3.6.3气动比例(伺服)系统应用举例21-319
3.6.4电气比例阀用控制器21-320
3.6.5电气比例定位器21-322
3.6.6电气比例变换器21-323
3.6.7终端定位模块与电子末端定位软停止控制器21-325
3.7安全气动系统新元件21-326
3.7.1软启动泄气阀21-326
3.7.2接头型截止阀21-326
3.7.3气动保险丝21-326
3.7.4自卸空安全快速接头21-328
3.7.5双手控制装置21-328
3.7.6锁定阀21-330
3.7.7速度控制阀(带残压释放阀)21-331
3.7.8缓慢启动电磁阀减速阀(外部先导式电磁阀)21-331
3.8气动逻辑元件21-332
3.8.1基本逻辑门21-332
3.8.2逻辑单元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21-332
3.8.3常用逻辑元件21-338
3.8.3.1截止式逻辑元件21-338
3.8.3.2膜片式逻辑元件21-344
3.8.3.3滑阀式逻辑元件21-346
3.8.3.4顺序控制单元21-349
3.8.3.5气动逻辑元件的性能及使用21-350
3.8.3.6气动逻辑控制的选择21-352
3.8.3.7气动逻辑元件产品(park公司)21-354
第4章信号转换装置
4.1气-电转换器21-356
4.1.1干簧管式气-电转换器21-356
4.1.2膜片式气-电转换器21-356
4.1.3压力开关21-357
4.1.3.1高低压控制器21-357
4.1.3.2可调压力开关21-358
4.1.3.3多用途压力开关21-358
4.2电-气转换器21-359
4.3气-液转换器21-359
4.3.1工作原理21-359
4.3.2选用21-361
4.3.3使用注意事项21-362
4.4气-液元件21-364
4.4.1气-液阻尼缸21-364
4.4.2气-液增压缸21-367
第5章高压气动技术和气力输送
5.1高压气动技术21-369
5.1.1高压压缩空气的主要来源21-369
5.1.2高压气动元件和辅件21-370
5.1.3使用高压气动时注意问题21-376
5.1.4高压气动技术的应用21-376
5.2气力输送21-379
5.2.1气力输送的特点21-379
5.2.2气力输送装置的型式21-379
5.2.3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设备21-383
5.2.3.1供料器21-383
5.2.3.2输料管道、管件21-385
5.2.3.3分离器(卸料器)21-386
5.2.3.4闭风器21-388
5.2.3.5除尘器21-388
5.2.3.6气源机械21-388
5.2.3.7消声器21-388
5.2.4气力输送的应用21-388
第6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6.1维护保养21-390
6.2维护工作内容21-392
6.3故障诊断与对策21-393
6.4常见故障及其对策21-395
6.5气动系统的噪声控制21-400
6.5.1往复压缩机的噪声对策21-400
6.5.1.1整机噪声组成21-400
6.5.1.2压缩机的噪声控制21-400
6.5.1.3低噪声压缩机站的设计21-401
6.5.2回转式压缩机的噪声对策21-401
6.6压缩空气泄漏损失及其对策21-404
6.7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21-404
6.7.1压缩空气系统能耗评价体系及节能诊断方法21-404
6.7.2空压机群运行优化管理21-404
6.7.3供气环节节能监控管理21-405
6.7.4末端节能用气设备21-406
第7章气动元件产品
7.1气动执行器21-407
7.1.1普通单活塞杆气缸21-407
7.1.1.1PB系列单活塞杆气缸(φ4~16)21-407
7.1.1.2QCJ2系列微型单活塞杆气缸(φ6~16)21-412
7.1.1.310Y-1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φ8~50)21-417
7.1.1.4QGP系列单活塞杆气缸(φ10,φ16)21-421
7.1.1.5QC85系列标准小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2)(φ10~25)21-425
7.1.1.6MA系列单活塞杆气缸(φ16~63)21-427
7.1.1.7QGB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2)(φ20~32)21-433
7.1.1.8QG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φ20~40)21-435
7.1.1.9QCM2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日本规格)(φ20~40)21-441
7.1.1.10QC75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欧洲规格)(φ32~40)21-444
7.1.1.11QDNC系列标准方型单活塞杆气缸 (ISO 6431)(φ32~100)21-446
7.1.1.12QSC系列标准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0)(φ32~100)21-449
7.1.1.13QGB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15552)(φ32~125)21-452
7.1.1.14QC95系列单活塞杆标准气缸(ISO 6431)(φ32~200)21-458
7.1.1.1510B-5系列无拉杆气缸 (φ32~200)21-461
7.1.1.16QG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φ40~100)21-464
7.1.1.17QGC系列重载单活塞杆气缸(φ80~160)21-469
7.1.1.18JB系列缓冲单活塞杆气缸(φ80~400)21-470
7.1.1.19QGD大型单活塞杆气缸(φ125~350)21-473
7.1.2普通双活塞杆气缸21-481
7.1.2.1XQGAX2系列小型双活塞杆气缸(φ12~32)21-481
7.1.2.2QGY(EW)系列双活塞杆薄型气缸(φ20~125)21-481
7.1.2.3QGEW-2系列无给油润滑双活塞杆气缸(φ32~160)21-482
7.1.2.410A-3ST系列双活塞杆缓冲气缸(φ32~400)21-484
7.1.2.5XQGAy2(By2)系列轻型双活塞杆气缸(φ40~63)21-485
7.1.2.6QGEW-3系列无给油润滑双活塞杆气缸(φ125~250)21-485
7.1.3薄型气缸21-486
7.1.3.1QCQS系列薄型气缸(日本规格)(φ12~25) 21-486
7.1.3.2ACP系列薄型气缸 (φ12~100)21-488
7.1.3.3ACQ系列超薄型气缸(φ12~100)21-492
7.1.3.4SDA系列超薄型气缸(φ12~100)21-500
7.1.3.5QCQ2系列薄型气缸(日本规格)(φ12~100)21-507
7.1.3.6QGDG系列薄型带导杆气缸(φ12~100)21-510
7.1.3.7QCN系列薄型气缸(欧洲规格)(φ16~100)21-512
7.1.3.8QADVU系列紧凑型薄型气缸 (φ16~100)21-515
7.1.3.9QGY系列无给油润滑薄型气缸(φ20~125)21-519
7.1.3.10QGY-M系列杆端外螺纹薄型气缸(φ20~125)21-520
7.1.3.11QGS短行程/紧凑型薄型气缸(φ32~100) 21-521
7.1.3.12QGY(Z)系列带导杆防转薄型气缸(φ32~100)21-523
7.1.4摆动气缸21-524
7.1.4.1ACK系列摆动气缸(φ25~63)21-524
7.1.4.2QGHJ系列回转夹紧气缸(φ25~63)21-525
7.1.4.3QGK系列无给油润滑齿轮齿条摆动气缸(φ20~125)21-526
7.1.4.4QRC系列摆动气缸(φ40~125)21-529
7.1.4.5QGH摆动(回转)气缸(φ50~100)21-530
7.1.5其他特殊气缸21-531
7.1.5.1无活塞杆气缸21-531
7.1.5.2行程可调气缸21-537
7.1.5.3增力气缸21-539
7.1.5.4步进气缸21-540
7.1.5.5带导杆气缸21-544
7.1.5.6冲击气缸21-556
7.1.5.7气-液缸21-557
7.1.5.8膜片气缸21-559
7.2方向控制阀21-560
7.2.1四通、五通电磁换向阀21-560
7.2.1.1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21-560
7.2.1.2M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Rc1/4)21-562
7.2.1.33KA3系列换向阀(Rc1/4)21-563
7.2.1.4M3KA3集装型电磁换向阀(Rc1/4,Rc3/8)21-565
7.2.1.5QDI系列电控换向阀(DN6~DN25)21-566
7.2.1.64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M5~Rc1/8)21-567
7.2.1.74M100~300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Rc3/8)21-569
7.2.1.8XQ系列二位五通电控换向阀(G1/8~G1/2)21-572
7.2.1.9XQ系列三位五通电控换向阀(G1/8~G1/4)21-573
7.2.2二通、三通电磁换向阀21-574
7.2.2.1Q23DI型电磁先导阀(DN1.2~DN3)21-574
7.2.2.23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M5~Rc1/8)21-575
7.2.3气控换向阀21-577
7.2.3.13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M5~Rc1/8)21-577
7.2.3.24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M5~Rc1/8)21-579
7.2.3.33KA2系列5通气控阀(M5~Rc1/8)21-580
7.2.3.43KA3系列5通气控阀(Rc1/8~Rc1/4)21-581
7.2.3.53KA4系列5通气控阀(Rc1/8~Rc3/8)21-582
7.2.4手控、机控换向阀21-584
7.2.4.1234R8系列四通手动转阀(G1/8~G3/4)21-584
7.2.4.2S3系列机械阀(M5~Rc1/4)21-586
7.2.5单向阀21-588
7.2.5.1KA系列单向阀(DN3~DN25)21-588
7.2.5.2KAB系列可控型单向阀(DN8~DN25)21-589
7.2.6其他方向控制阀21-590
7.2.6.1QS系列梭阀(DN3~DN25)21-590
7.2.6.2KP系列快速排气阀(DN3~DN25)21-591
7.2.6.3KSY系列双压阀(DN3~DN15)21-591
7.2.6.4XQ系列二位三通、二位五通气控延时换向阀(G1/8~G1/4)21-592
7.3流量控制阀21-593
7.3.1QLA系列单向节流阀(DN3~DN25)21-593
7.3.2ASC系列单向节流阀(Rc1/8~Rc1/2)21-595
7.4压力控制阀21-596
7.4.1减压阀21-596
7.4.1.1QAR1000~5000系列空气减压阀(M5~G1)21-596
7.4.1.2QTYA系列空气减压阀(DN3~DN15)21-599
7.4.1.3QPJM2000系列精密减压阀(G1/4)21-600
7.4.2顺序阀21-601
7.5气动管路设备21-601
7.5.1空气过滤器21-601
7.5.1.1QAF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器(M5~G1)21-601
7.5.1.2QAFM3000~4000油雾分离器(G1/4~G1/2)21-603
7.5.1.3QAFD3000~4000系列微雾分离器(G1/4~G1/2)21-604
7.5.1.4QAMG3000~4000系列水滴分离器(G1/4~G1/2)21-605
7.5.1.5QSLA系列空气过滤器(DN3~DN15)21-606
7.5.2油雾器21-607
7.5.2.1QAL1000~5000系列空气油雾器(M5~G1)21-607
7.5.2.2QYWA系列油雾器(DN3~DN15)21-609
7.5.3过滤减压阀21-610
7.5.3.1QAW1000~4000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M5~G3/4)21-610
7.5.3.2QFLJB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DN8~DN25)21-612
7.5.4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三联件(二联件)21-613
7.5.4.1QAC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组合(M5~G1)21-613
7.5.4.2QFLJWA系列三联件(DN3~DN25)21-616
第8章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
8.1气动相关技术标准21-618
8.2IP防护等级21-624
8.3关于净化车间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等级标准及说明21-625
8.4关于静电的标准及说明21-628
8.5关于防爆的标准21-631
8.6食品包装行业相关标准及说明21-631
8.7用于电子显像管及喷漆行业的不含铜及聚四氟乙烯的产品21-635
8.8美国危险品表21-636
8.9危险等级划分表21-637
8.10加拿大危险品表21-637
8.11材料相容性表21-638
参考文献21-640
内容推荐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单行本共20个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忌》《机械制图及精度设计》《机械工程材料》《连接件与紧固件》《轴及其连接件设计》《轴承》《机架、导轨及机械振动设计》《弹簧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减速器和变速器》《润滑和密封设计》《液力传动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逆向设计与数字化设计》《创新设计与绿色设计》。
本书为《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主要介绍了气压传动技术基础、气动系统、气动元件的选型及计算、信号转换装置、高压气动技术和气力输送、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气动元件产品、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等。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 第2版 单行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晓明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56390
开本 16开
页数 64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3000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H122-62,TH138-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