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一部以低姿态求高境界的人生经营枕边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味隐忍不知勃发、不求翻身出头反而滑进无底的深渊,那样,心高气不傲这种功夫就算白练了,这条通往成功的途径也算是荒废了。所以,何时勃然而发,以期达到“心高”的那个“高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是基督教会的首脑。那时候,由于各个王国内封建主割据林立、连年混战,造成王权衰弱,局势混乱,这时只有罗马教皇可以统一指挥各国、各地区的教会,加上各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教会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罗马教廷成了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政治实体。国王登位、加冕要由教皇来主持;和国王同行时,教皇骑马,国王只能步行;接见的时候,教皇坐着,国王要屈膝敬礼。神权高于王权。

不仅如此,教会还在各个国家拥有1/3的土地,并且向各国居民收取“什一税”。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一直到老死,处处都要受教会的管理和控制,教会拥有自己的监狱和刑法,还用“开除出教”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反抗者。这是一种最令人胆战的惩罚,连国王、皇帝也不例外。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认罪忏悔。

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

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把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消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教皇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能不惜受辱取得暂时的和解,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为再和教皇较量赢得喘息时间。结果,他胜利了。

古今中外的隐忍皆有勃发成功的目的,但更明显的共同之处是成熟时机的到来。时机不成熟就贸然行动,不但会使隐忍的功夫和成果毁于一旦,更会使规划好的宏图大业暴露于敌人的火力之下。弄到这种地步,不但永远“高”不上去了,连“心”也会被彻底摧毁。所以,不但“心高不气傲”是一种策略,而且连这一策略的使用也需要策略。P5-7

目录

第一章 隐身的坚忍之道:要想挺住先要忍住

 “忍”也是一种智慧

 忍得住也要挺得住

 欲望少了,幸福多了

 好汉也吃眼前亏

 能够忍辱的人有大作为

 要挺住,先忍受平淡

 懂得屈伸之道

 先咽下一口气再说

 让步为高宽人是福

 有顺有让,处世之道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知足者常乐

 忍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能忍的人总是快乐的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忍中有气量,也有力量

 要以详和为重

第二章 隐身的进退之道:要想进得妙先要退得巧

 退一步海阔天高

 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

 成大事者,须“退而结网”

 不争而争后来居上

 把握“进”与“退”的时机

 言语须谨慎

 狂妄会使人失去人缘

 执著未必是好事

 柔弱不争,进退适宜

 退却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得失不必挂心上

 退让一步天地宽

 得意失意都泰然

 让步正是为了进步

第三章 隐身的做人之道:要想立得稳先要隐得了

 “不争”和“无求”使你远离烦恼

 宽广胸襟,无忧也无恼

 低调做人是高处的平和

 妄想太多不自在

 低调做人万事顺

 好性格,好人缘

 臭架子摆不得

 自知的人是高明的

 愚者谋己,智者谋人

 临危而不惧,处变而不惊

 烦恼都是自找的

 感恩与批评,一样也不能少

 正视名利与灾害

 立身者当经受艰苦的磨炼

第四章 隐身的进取之道:要想站得高先要弯得低

 为了不“折”,弯一下腰又何妨

 心地放宽恩泽流长

 引退不是失败

 低谷中往往埋藏着生机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生命的质量不在硬度而在韧性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表面的弱者是真正的强者

 学会忘却也是一种智慧

 该低头时就低头

 虚怀若谷,谦虚做人

 放下架子,路会越走越宽

 老鹰有时会比鸡飞得还低

 欲往高处走先在低处留

第五章 隐身的输赢之道:要想赢得了先要输得起

 输得起才能赢得了

 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

 管得住自己的人有大作为

 不斤斤计较也是一种豁达

 患得患失的人终会失去

 不因得到和失去而或喜或悲

 抛弃坏情绪,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舍弃眼前的诱惑才能成就最后的辉煌

 改变态度,就能改变问题

 凡事适可而止

 少一分欲望,少一分烦恼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坦然面对一切

第六章 隐身的取舍之道:要想拿得起先要放得下

 舍弃是为了获得更多

 懂得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放弃并不是丧失信心,而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拿起该拿起的,放下该放下的

 放弃是对勇气和胆识的考验

 追两只兔子的人,终会一无所获

 放弃,有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放下是一种快乐

 要学会接受批评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

 弯路上往往有更美的风景

 放弃不是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

 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第七章 隐身的糊涂之道:要想认得真先要看得透

 对自己不要犯糊涂

 贵在“难得糊涂”

 该清醒时要清醒

 糊涂自有糊涂福

 小事糊涂,大事聪明

 用糊涂换生存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糊涂智慧比聪明更重要

 糊涂是一种傻瓜精神

 患得患失才是真糊涂

 修炼“糊涂”的境界应表现出气度与风范

序言

很多人都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现在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张扬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唯恐他人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处张扬自己。殊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人要想良好地立足于社会,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并恰好地把握隐身之道。

隐身之道指的是什么?它就是低调而不张扬、谦逊而不骄傲、通达而不沉溺的代名词。

比如,在一片树林里要是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他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折断这棵突出的树,这就告诫人们不要太过于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发难。为此,适当的低调便是宝贵之所在。

隐身之道是“忍耐”,忍者无敌。正如英国大文豪毛姆所说:“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受人生的各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必须具备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寂寞的心理素质。“忍”便是一个人支撑竞争精神的支柱,不论遇到什么困苦,你始终能伸屈自如、化危为安。

隐身之道是“放下”,放则潇洒。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委实太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旦“放不下”,则势必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

懂得隐身的人,之所以有很强的心理定力,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的定律:“当你经常被人指责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强大起来”。

懂得隐身的人,最懂得韬光养晦的策略,他不会冲动行事、我行我素,亦定然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最智慧的人生!

内容推荐

很多人都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现在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张扬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唯恐他人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处张扬自己。殊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人要想良好地立足于社会,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并恰好地把握隐身之道。

隐身之道指的是什么?它就是低调而不张扬、谦逊而不骄傲、通达而不沉溺的代名词。

比如,在一片树林里要是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他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折断这棵突出的树,这就告诫人们不要太过于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发难。为此,适当的低调便是宝贵之所在。

隐身之道是“忍耐”,忍者无敌。正如英国大文豪毛姆所说:“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受人生的各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必须具备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寂寞的心理素质。“忍”便是一个人支撑竞争精神的支柱,不论遇到什么困苦,你始终能伸屈自如、化危为安。

隐身之道是“放下”,放则潇洒。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委实太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旦“放不下”,则势必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

懂得隐身的人,之所以有很强的心理定力,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的定律:“当你经常被人指责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强大起来”。

懂得隐身的人,最懂得韬光养晦的策略,他不会冲动行事、我行我素,亦定然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最智慧的人生!

编辑推荐

懂得隐身的人,之所以有很强的心理定力,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的定律:“当你经常被人指责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强大起来”。

懂得隐身的人,最懂得韬光养晦的策略,他不会冲动行事、我行我素,亦定然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最智慧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一部以低姿态求高境界的人生经营枕边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02922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