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想国
内容
编辑推荐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本书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等。
   

本书是柏拉图对理想国家的设计和规划,通过有问有答的方式展开辩论,广征博引,借由苏格拉底之口,论证了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描绘了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原名Πλτων,英译为Plato。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出生于古希腊雅典贵族家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师从苏格拉底。他所开创的“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死亡被称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死亡”,仅次于基督之死。除《苏格拉底之死》(也有译为《苏格拉底的申辩》)外,还有《对话录》、《理想国》等著作。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前言/序言

 柏拉图的“山洞”——《理想国》  何周  一、读希腊哲学的必要性  我们这里所指的“希腊”,严格说应该是“古典希腊”,因为今天所说的“希腊哲学”实际上是在公元前几个世纪里,一般认为是公元前6-5世纪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以自然哲学为主,到了苏格拉底的出现,则进入人本主义时代,也就是以人为中心,主要注意力放到了人的存在、思维和人的社会这些对象上去。  在讨论柏拉图前,我们这里首先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希腊哲学?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都存在,只是人们容易忽视罢了。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很独特的时期,这个时期后来被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取了一个名字,那就是“轴心时代”。他认为,如果确实存在这样一个时期的话,那么,“这个轴心要位于对于人性的形成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来,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它的特征即使是在经验上不必是无可辩驳和明显确凿的,也必须是能使人领悟与信服的,以便引出一个为所有民族——不计宗教信条的特殊性,包括西方人、亚洲人,乃至地球上一切人——进行历史自我理解的共同框架”(引自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第一章《轴心期》)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个时期大致是在公元前500年前后,他认为:“看来要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找到这个历史的轴心。正是在那里,我们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人开始出现。”(同上)  正是在这一个时期里,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人物,也同时诞生了几种伟大的思想哲学和宗教。在东亚,主要是中国,诞生了老子、孔子,他们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哲学流派,也就是所谓的“诸子百家”。在南亚次大陆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伊朗是琐罗亚斯德。在今天的中东一代则是纷纷涌现的先知,他们确立了犹太教的核心。在希腊,则是一大批贤哲,从荷马到巴门德尼、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在各个领域里杰出的人物。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些人物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些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我们在这没必要去讨论雅斯贝尔斯的这种历史哲学的正确与否,也不是想要证明这个所谓的“轴心期”是否确实存在过;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想要证明文化的传承性,以及这种传承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因此,至少雅斯贝尔斯的这种说法是毋庸置疑的:“人类至今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的飞跃都会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一章第二节)  这也就是说,历史、文化是传承性的,想要了解今天,我们就必须从昨天开始。就西方文化而言,至少从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希腊文化、希腊哲学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基础,这不仅仅指西方世俗文化,也一样包括了基督教文化,无不深受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因此,作为非西方文化范畴的我们,要想了解西方文化,那就不得不首先需要了解一点古典希腊哲学。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关西方文化的,是一个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西方文化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至少被动地看,无论承认与否,也无论你是属于哪种文化范畴下的,都无法回避西方文化在今天是作为人类世界的主导性文化存在的。这样一来,了解这种文化或者文明就是必需的。这也就回答了我们提出的“为什么要读希腊哲学”这样一个问题。与此同时,也就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在今天还有阅读柏拉图的必要这个问题——就因为柏拉图确立了西方哲学的对象与思维模式,不了解他,我们就不可能了解西方文化。  二、柏拉图的哲学  关于柏拉图,他在西方文化中就像我们的孔子一样,被无数个世代、无数的人进行过无数次的解读,至今看起来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新的见解了。因此,对于柏拉图以及他的哲学思想的介绍,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那些已有的解读中,去寻找某个比较全面并具有一定综合性、容易被一般非哲学专业的人所理解的解读。就这点,我们觉得英国哲学家罗素具备这样的资格。  

罗素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所有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在这两位中,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要更大一些。罗素的理由是:“第一,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柏拉图的产儿;第二,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至少直到十三世纪为止,始终更应该是柏拉图式而非亚里士多德式的。因此,在一部哲学思想史里,就必须对柏拉图以及在较少程度上对亚里士多德,处理得要比他们的任何一个先行者或后继者都要详尽。”(罗素《西方哲学史》(上)第十三章《柏拉图见解的来源》)罗素认为,柏拉图的哲学中最关键的东西就是他的“乌托邦”、理念论和他的主张灵魂不朽的论证,最后还有他的宇宙起源论和他的知识观,至于知识观,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回忆而不是知觉。  

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来源,罗素认为:“柏拉图所受的那些纯哲学的影响,也注定了使得他会偏爱斯巴达。这些影响大致说来,就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德尼、赫拉克利特以及苏格拉底。”(同上)关于柏拉图从这些前辈那里各自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影响,罗素加以了分门别类。他认为,  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无论是不是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得到了他哲学中的奥尔弗斯主义的成分,也就是宗教的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他那洞穴的比喻中所包含的一切思想,还有他对数学的尊重以及他那理智与神秘主义的密切交织。  

从巴门德尼那里,他得到了下列信仰: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并且根据逻辑的理由来讲,一切变化都必然是虚妄的。  ……  关于《理想国》,其实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很深刻,他认为柏拉图取消了城邦中一切的私有物,包括财产、婚姻和家庭,其结果恰恰是取消了城邦所具有的多样性本质,让城邦退回到了家庭式的存在形式里去。因此,柏拉图的正义城邦本质上还是一种东方专制性质的政治城邦。在这个城邦里,哲学家就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家长,光明使得他只能被他人看到影子。这一点其实非常类似于我们的孔子理想中的国家,不过是更多了一些细节的设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光明使得一切成为可见,但同时也使得光明的来源不可见。  

柏拉图的乌托邦对后世的各种乌托邦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奥威尔的《1984》正是对这种乌托邦的非正义性的一种反讽式的剖析。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失去了地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纵使我们假设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那么是不是就有一种宪法形式可以把政府交到有智慧的人的手里去呢?很明显,多数人(例如全体会议之类)是可以犯错误的,而且事实上也确实犯过错误。贵族政体并不常常是有智慧的,而君主则总是愚蠢的;教皇尽管有着不可错误性,却曾铸成过许多严重的错误。有没有人主张把政府交给大学毕业生,或者甚至于交给神学博士呢?或者交给那些出身穷困,但发了大财的人们呢?十分显然,实际上是并不会有任何一种法定选择的公民能够比全体人民更有智慧的。(引自罗素《西方哲学史》第二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但柏拉图通过他的《理想国》一书影响了后人,开创了政治学的先河。无论是启蒙时期的那些大家,还是后来很多的理想主义者,无不是从他这里获得启发,幻想着可以设计一种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从而获得他们心中的“正义”与“正义的实现”。尽管一次次遭到了失败,而且这样的失败从柏拉图本人就已经开始,不过人类的本性,甚至可以说是“善”的本性决定了,人类中的一些人,是永远也不会放弃这种努力的。  

不能因为今天的汽车、高铁、飞机,就鄙夷那个最初被发明出来的轮子,认为它简陋、低效。要知道正是轮子的发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能有今天的发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柏拉图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还需要读他的《理想国》的原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想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译者:董智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17827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6
CIP核字 2017268163
中图分类号 B502.232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