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是作者(刘青弋)在数十年的舞蹈教学和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为其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首创的课程配套编写的教材。目前,本课程已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重点建设课程,本教程亦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由两编组成。上编为基本原理研究,由“动作根源”、“力效思维”、“运动空间”、“发现身体”四章构成,展开现代舞蹈身体动作语言的理论构架。下编为表现形态研究,由“古典芭蕾的身体”、“现代舞的身体”、“现代芭蕾的身体”、“后现代舞的身体”、“身体的原点”五章构成,研究不同舞蹈身体动作语言形态的各自特征,在对舞蹈文本的叙述和重新阅读中,分析其叙事结构,提示现代舞蹈家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揭示身体的审美价值取向、变异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返回原点”的思想是本教程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当代舞蹈家在艺术创造中保持个体生命的主体性、保持民族文化独立品格的有效的身体策略。 作者简介 刘青弋,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 曾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舞团职业演员、前线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副团职)、解放军艺术学院共同课教研室主任(副师职)、副教授。曾获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凭。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舞蹈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著作有:《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西方现代舞史纲》、《动感空间》、《清代舞蹈的传承与变异》、《战神的舞踏》等。主编《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系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与专业批评文章100余篇。 独立承担国家与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独立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高等教育现代舞教材系列》共6部,即北京市精品教材的撰写工作,在高等院校教授舞蹈史论与技术课程近10门。 曾荣获中国“荷花奖”首届舞蹈理论评奖金奖;国务院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桃李杯”优秀论文评奖(3篇)一等奖;中国文联首届“优秀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专著)二等奖;全国首届“舞研奖”评奖三等奖;解放军艺术学院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两次)一等奖;全国首届电视艺术团比赛优秀作品一等奖;全军第一届舞蹈比赛优秀作品奖。《体现的身体: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贡献的专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研究的对象 2.研究的意义 3.研究的现状 4.研究的途径 上编 基本原理 第2章 动作根源 1.生命的冲动 2.生命的形式 第3章 力效思维 1.力效分析 2.力效和谐 3.力效训练 第4章 运动空间 1.外部空间 2.内部空间 3.多维空间 4.动态空间 第5章 发现身体 1.物质的身体 2.精神的身体 3.感觉的身体 4.表现的身体 下编 表现形态 第6章 古典芭蕾的身体 1.典雅的身体之美 2.超人的身体 3.女性化的身体 第7章 现代舞的身体 1.自然的身体 2.粗粝的身体 3.紧张的身体 4.失重的身体 5.男性化的身体 第8章 现代芭蕾的身体 1.骚动的身体 2.纯粹的身体 3.涅槃的身体 4.尘世的身体 5.隐喻的身体 第9章 后现代舞的身体 1.易变的身体 2.奇异的身体 3.叛逆的身体 4.放松的身体 5.疯癫的身体 6.性倒错的身体 第10章 身体的原点 1.变异身体 2.返回原点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