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20世纪爱尔兰戏剧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发展为线索,选取不同时间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戏剧运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作为自由国家的戏剧,50、60年代的戏剧第二次浪潮,70、80年代北爱戏剧,90年代凯尔特之虎时期的戏剧)介绍20世纪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以历史背景、社会政治文化思潮、重要剧院、剧作家作品为主要内容,侧重阐述不同剧作家在不同时期对爱尔兰特性的理解、演绎和修正,形成视角多元的局面。最后以全球视野考察了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与世界的关系,尤其谈到了爱尔兰戏剧如何影响海外剧场,以及海外剧场如何进入和影响爱尔兰。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系统介绍20世纪以来爱尔兰戏剧史的专著。 作者简介 李元,北京师范大学中西比较文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国际爱尔兰文学研究协会(IASIL)文献书目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现当代英国和爱尔兰戏剧与剧场研究,已独立发表专著2部、译著2部、论文近30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大事记 导言 舞台上的民族:民族身份与20世纪爱尔兰戏剧 第一章 爱尔兰戏剧运动:艺术与政治(1897—1915) 1.1 从爱尔兰文学剧团到阿贝剧院 1.2 复活节起义之前叶芝的戏剧创作:从“人民的剧场”到“贵族的形成 1.3 格雷戈里夫人的多重身份 1.4 约翰·米林顿·辛格:“舞台上的爱尔兰人 1.5 萧伯纳、乔伊斯与爱尔兰戏剧运动 第二章 演出新的民族国家:动荡和战乱中的爱尔兰戏剧(1914—1951) 2.1 动荡和战乱中的爱尔兰剧场 2.2 复活节起义之后的叶芝:艺术、大众与阿贝剧院 2.3 爱尔兰戏剧运动中的肖恩·奥凯西 第三章 重新书写爱尔兰特性——50、60年代新浪潮(1952—1969) 3.1 50、60年代的爱尔兰戏剧:“第二次浪潮 3.2 萨缪尔·贝克特与爱尔兰 3.3 汤姆·墨菲笔下的爱尔兰 3.4 60年代布菜恩·弗里尔的作品:移民、爱与回忆 第四章 70、80年代的爱尔兰戏剧:社会转型中的爱尔兰身份 4.1 70、80年代的爱尔兰戏剧 4.2 户外日戏剧公司和戏剧作品:流动与争议中的民族身份 4.3 北爱女性作家:女性身份书写 4.4 弗兰克·麦吉尼斯:“可爱的混乱 第五章 民族身份的重述——凯尔特之虎时期的爱尔兰戏剧 5.1 民族身份的再协商:全球化、多元、解构 5.2 90年代的资深剧作家:弗里尔和麦吉尼斯 5.3 90年代的新生代剧作家:玛丽娜·卡尔 5.4 90年代的新生代剧作家:马丁·麦克多纳 后记 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与世界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世纪爱尔兰戏剧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7261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40 |
| CIP核字 | 2019060223 |
| 中图分类号 | J809.5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50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