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民英模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入选全国“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十六位河北籍或主要事迹发生在河北的英雄模范人物。本书采取大众纪实风格的传记写法,力求史料翔实生动,语言晓白流畅,人物历史形象丰满,细节真实,情节感人,富有历史厚重感,凝聚时代精神,展示鲜活生动的历史画面。

内容推荐

《人民英模》本着以史为经,以事为纬,事从史出,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反映河北英杰主要事迹的编写原则,每位英模人物一篇传记,前加小传。在写法上,采取大众纪实风格的传记写法,力求史料翔实生动,语言晓白流畅,人物历史形象丰满,细节真实,情节感人,富有历史厚重感,凝聚时代精神,展示鲜活生动的历史画面。同时,突出现代气息,面向大众的阅读习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好读、好看、好记。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为全省提供一部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以及作为全省党员干部开展先进思想教育的读本。

目录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

赤旗高擎赵博生

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

壮烈殉职的红军将领董振堂

抗战殉国的国民党军第一位高级将领佟麟阁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狼牙山五壮士

为中华民族解放奋斗的光辉旗帜马本斋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

钢铁战线全国劳动模范孟泰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矿山铁人”马万水

无私支教的耄耋老人白芳礼

谱写大爱之歌的林秀贞

大爱质朴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新时期中国石油战线劳模秦文贵

后记

试读章节

忧国忧民立志救国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直隶(今河北)乐亭大黑坨村。学名耆年,字寿昌、守常,曾用名钊、龟年、志钊,笔名大钊、钊、守常、伐申等,化名李琴华。

李大钊的父亲李任荣在他出生前半年就病故,母亲周氏在他出生一年四个多月后,也因病去世。李大钊是靠着大祖父李如珍(李任荣过继给伯父李如珍为子)的抚养成长起来的。从四岁起,他就在祖父的督促下开始学认字。

1895年,祖父送李大钊到本村谷宗海家开设的私塾,跟随生员单子鳌读书,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读《论语》、《孟子》等。李大钊是私塾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往往是别的同学都回家了,他还在独自用功,经单子鳌先生一再催促,他才回家。单子鳌很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还亲自给李大钊起了个学名叫耆年,字寿昌。

经过几年的学习,李大钊进步很快。单子鳌向李大钊的祖父提议,把李大钊转到小黑坨村张攻璞家开设的专馆,跟随张攻璞的老师、秀才赵辉斗念书。

后来,李大钊又转到井侯庄举人宋森荫为自家弟子开办的专馆,跟着优贡黄宝琳念书。赵辉斗、黄宝琳都曾在国子监读过书,见多识广,对李大钊的一生影响很大。

1904年2月的一天,学馆里年终考试完毕,同学们议论起清政府下诏变法实行.“新政”的事,这个话题自然引起了黄宝琳先生的兴趣,他就给大家讲起了太平天国洪秀全造反的故事。当他讲到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女的也能参加科举考试、也能做官,“天朝田亩制”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时,善于思考的李大钊发问:“老师!洪秀全的很多主张都很好吗?为啥还说他是‘造反’呢?”老师被问得语塞起来,摇摇头说:“这个么……你可把我问住了。”随后他又解释说:“依我之见,好行新法者,违俗而招祸。”又交流了一会儿,李大钊很激动地说:“我长大就效法洪秀全!”此话一出,老师忙劝阻他“慎言之”。

1905年,李大钊在永平府第二次参加童试时,清政府决定停办科举,后以府试考试的成绩被永平府中学堂录取为新生。是年秋,他到坐落在卢龙县城牌楼街路北的永平府中学堂读书。这所新制学校除经学外,开设了一些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课程,李大钊在这里学业大有长进,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而且在接触思想进步的同学后,受社会新思潮的影响,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把读书同国家的前途、社会和民众的命运联系起来思考。

1907年7月,因“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遂和同学结伴到天津报考新学堂。相继被长芦银行实习所、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等校录取。最终他选定了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于9月到天津上学。

1910年秋,李大钊由预科转人正科,攻读政治本科。由此,李大钊受到了较为严格系统的西方政治、法律等学科的专业教育和学术能力训练,奠定了他良好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基础。同年12月,天津学生发起第四次立宪请愿运动,李大钊作为骨干之一积极参加了这次运动。辛亥革命期间,李大钊曾参加了滦州起义的一些准备工作。

1912年秋,北洋法政专门学会成立后,李大钊和郁宪章任编辑部部长,负责主编《言职》会刊。李大钊翻译了《支那分割之命运》,并撰写评论、出版了《<支那分割之命运>驳议》一书,痛斥了日本企图分割中国的侵略言论,惊醒了国人。

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913年6月,李大钊从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到北京工作,主持《法言报》编辑工作。同年底,为了躲避军阀当局的迫害,李大钊在进步党领袖汤化龙、孙洪伊的资助下,到日本留学,于翌年9月考入了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本科学习。留日期间,他结识了章士钊、陈独秀等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朋友。这时,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日、英两种文字,开始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参加了神州学会、中国财政经济学会,任留日学生总会文事委员会编辑主任,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并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编印《国耻纪念录》,发表了《国民之薪胆》一文。

1916年5月,李大钊为反帝讨袁决定辍学归国。回国后,他参与创办《晨钟报》,积极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5月15日创刊的《民彝》,发表了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该文系统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他说:“吾国民之善用其秉彝”时,则为“中华再造之始”。同年9月,《新青年》第2卷第1号发表李大钊《青春》一文。此文尽显李大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思想,系统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以及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提出“青春之中华再生”,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凡以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者”;“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李大钊的民彝思想的形成和他的青春观,是其民主主义思想不断拓展的结果,并最终在对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接触后,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

李大钊从1912年起就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5年从日本回国后,一直关注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和变化。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所取得的成功,十分振奋,及时对十月革命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向中国介绍、宣传十月革命,以及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最早较全面系统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未来社会发展指出了社会主义方向的先驱。

1918年1月,李大钊受聘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后又任教授,在北京大学史学系、经济系、政治学系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学校,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和女权运动史”等课程。他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外,还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借助该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

P3-6

序言

弘扬“双百”人物精神推进河北科学发展

聂辰席

我们今天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云川书记批示精神,运用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自身岗位,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虽然许多“双百”人物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那些为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模范,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在这里,让我们向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双百”人物和革命先烈们表示深切怀念!向在座的“双百”人物再次表示热烈祝贺!向“双百”人物的亲属表示亲切问候!

刚才,几位“双百”人物代表和“双百”人物亲属的发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体现了“双百”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参加国庆观礼同志和几位各界别同志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体现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体现了对“双百”人物和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双百”人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央组织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是深人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这次评选出的“双百”人物,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和心声。评选“双百”人物,是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由中宣部牵头,会同中组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十一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对这项活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川、春华同志分别作出批示,对我省组织开展这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按照“重在评选过程、重在群众参与、重在宣传教育”的原则,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新闻媒体全力配合、深入报道,迅速兴起了以评选“双百”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热潮。各地各部门利用多种载体,向社会公开专门的电子信箱、热线电话、通信地址等联系方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畅通群众推荐渠道,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把评选活动延伸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和军营,以及新经济社会组织,覆盖到广大工人、农民、干部、部队官兵和学生。这次评选出的“双百”人物,从推荐、投票到监督的全过程,都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既体现了“双百”人物感人的历史功勋,又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民心民意,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动人乐章。

这次评选出的“双百”人物,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光辉历史的集中体现。这次“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坐标,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主线,用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绘就了一幅壮美鲜活、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演绎了一部感天动地、气势恢宏的历史活剧,生动展示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史。通过重温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重温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人们可以更加真切地领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次评选出的“双百”河北人物,是河北人民的典型代表。李大钊、白求恩、马本斋、戎冠秀、董存瑞和林秀贞、唐山十三农民等十六位河北籍或主要事迹发生在河北的英雄模范(集体)当选全国“双百”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集中展现了河北人文精神。以“双百”人物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勇敢地挺起民族的脊梁、书写时代的骄傲,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光辉典范,以自己的英雄模范行动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深切缅怀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报国之志,增强了人们建设伟大祖国和美好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继承和弘扬“双百”人物承载的精神内涵,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鲜活、最直接的教材。

第一,学习“双百”人物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以“双百”人物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自觉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省“双百”人物白求恩、马本斋、董存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二,学习“双百”人物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双百”人物为代表的英雄模范,怀着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敌人的利诱和屠刀,他们大义凛然、威武不屈;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他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我省“双百”人物、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就是始终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至死不渝的先进代表。

第三,学习“双百”人物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双百”人物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始终保持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在任何巨大成就面前,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唐山十三农民”英雄模范集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感恩图报、关爱他人、社会担当、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壮丽篇章。

第四,学习“双百”人物精神,就要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不同时期的“双百”人物,都能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敏锐把握时代潮流,是各个领域创新创造的倡导者、实践者、领跑者。他们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我省“双百”人物“矿山铁人”马万水的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这种优秀品格。

第五,学习“双百”人物精神,就要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双百”人物,用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他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我省“双百”人物戎冠秀、林秀贞就是这种典型,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  三、大力宣传“双百”人物的先进事迹,

进一步凝聚推进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

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中心和重点工作,各项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形势。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学习宣传“双百”人物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弘扬“双百”人物的崇高精神,努力把评选活动成果转化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进河北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第一,要广泛宣传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深入发掘“双百”人物的动人故事,最大范围地传播他们的崇高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双百”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作用,用优秀作品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

第二,要广泛组织学习“双百”人物活动。把学习“双百”人物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关心英雄模范及其家属,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每个人的心坎上。

第三,要把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进河北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学习“双百”英雄模范人物、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要认真学习“双百”人物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始终把个人的抱负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河北的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努力把河北建设得更加美好。

后记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为此,2009年5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领导同志批示同意,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十一部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5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安排部署会议后,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对开展此项活动予以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云川、省长胡春华分别作出批示,对河北省组织和开展好这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辰席专门听取了“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就全省如何贯彻落实中宣部会议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此后,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牵头组成的河北省“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的领导下,本着“重在评选过程,重在群众参与,重在宣传教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在全省各地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延伸到广大城乡社区,覆盖到全省的党员干部和工、农、兵、学、商,在全省人民的积极热情参与下掀起了“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热潮。

河北省在这次组织推荐评选“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中,把评选过程作为在全省进行宣传教育和推进爱国主义的一次重要活动,由此形成和深化为一次全省范围的大力弘扬、宣传、普及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民教育活动,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全民中间的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觉提高、自觉升华的社会实践。

9月10日,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其中包括河北籍或其主要事迹发生在河北的十六位英雄模范(集体)入选全国“双百”人物,人选率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茅。

9月13日,省委宣传部在《关于我省组织开展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对开展河北省入选全国“双百”人物下一步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意见,其中包括编辑出版一部全面介绍河北十六位英雄模范(集体)突出事迹的图书。

9月21日,省委书记张云川对省委宣传部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省委宣传部此项活动搞得甚有成绩。应充分运用‘双百’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达到组织活动的目的要求。”

10月22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辰席在学习弘扬“双百人物”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选全国“双百”人物的河北英雄模范(集体),集中展现了河北人文精神,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光辉典范,我们要贯彻落实张云川书记的批示精神,运用“双百”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自身岗位,凝聚推进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由此,在省委宣传部领导及宣传处的指导下,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下,我们以对“双百”人物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始精心组织、精心编写、精心出版这部《人民英模》。本着以史为经,以事为纬,事从史出,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反映河北英杰主要事迹的编写原则,每位英模人物一篇传记,前加小传。在写法上,采取大众纪实风格的传记写法,力求史料翔实生动,语言晓白流畅,人物历史形象丰满,细节真实,情节感人,富有历史厚重感,凝聚时代精神,展示鲜活生动的历史画面。同时,突出现代气息,面向大众的阅读习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好读、好看、好记。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为全省提供一部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以及作为全省党员干部开展先进思想教育的读本。  本书成于众人之手,是河北人文学者和出版界贴近生活,服务现实,高昂时代主旋律,和谐合作、凝聚集体智慧的成果。本书编写分工如下:主编:石玉新、胡克夫。全书由主编石玉新和责任编辑袁淑萍负责组稿,徐占博负责图片的搜集、整理和编辑。撰稿:胡克夫(全书人物小传),崔艳明(李大钊传稿),赵春霞(赵博生传稿),张玉艳(吉鸿昌、狼牙山五壮士传稿),范玉凤(董振堂传稿),熊先煜、熊先觉(佟麟阁传稿),娄月(白求恩传稿),傅汉生(马本斋传稿),曹希民(戎冠秀传稿),张小燕(董存瑞传稿),董宝莹(孟泰传稿),倪国梁、顾时中(马万水传稿),徐占博(白芳礼传稿),蒋海燕(林秀贞传稿),郝建国(唐山十三农民兄弟传稿),祁胜勇(秦文贵传稿)。全书由胡克夫、袁淑萍负责统稿,并作了大量的基本史实订正、修改和内容补充。石玉新、胡克夫、袁淑萍终审定稿。

在本书出版之际,衷心感谢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燕赵都市报社、华北烈士陵园等部门有关领导及人士的关心与支持;感谢邓子平先生和刘江滨、静冬先生的热情襄助;还要特别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杨才高度重视和全力主抓这部书的出版工作,并明确确定了高质量完成这部书的出版要求和标准;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袁淑萍通力参与全书的组稿和统稿,郝建国、徐占博、蒋海燕参与撰稿,为尽快顺利完成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因学识所限,本书难免有不当或舛误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民英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玉新//胡克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76080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82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4
18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