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现代社会婚姻危机的伦理治理/经贸法学论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文化伦理学为研究视角,以经典文献、伦理文献和专题文献为基础,借鉴并超越既有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研究”两种研究范式,从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和道德实践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视角,依次探讨了现代社会特质的婚姻影响、现代社会婚姻危机的表征、现代社会婚姻的伦理原理、现代社会婚姻的道德规范、现代社会婚姻的德性技术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采用文献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调研等具体方法。本书重点在于对婚姻伦理中所包含的伦理原理、道德规范和德性技术的深层挖掘,以期切实提升婚姻“伦理精神”,促进婚姻领域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有机统一。 目录 总序 导论 第一章 现代社会特质的婚姻影响 一、“现代社会”的意蕴 二、现代社会的主要特质 (一)市场经济——“经济人”假说 (二)科技革命——网络、“ART”与“堕胎” (三)法律治理——“婚姻法” 三、总括性的婚姻影响 第二章 现代社会婚姻危机的表征 一、“婚姻主体”危机 二、“婚姻过程”危机 (一)婚姻媒介:媒人对“普遍物”的远离 (二)婚姻交往:“幻象症”和“猎奇症” (三)婚姻仪式:“理性缺乏”和“过度铺陈” 三、“婚姻结果”危机 (一)家庭目标:“两元对峙” (二)家庭元素:“协同困境” (三),家庭项目:“项目与能力之间的供需矛盾” (四)婚姻结果环节的危机表现 第三章 现代社会婚姻的伦理理念 一、理性:“智慧的婚姻” (一)“本体理性 (二)理性对“契约婚姻观”的超越 (三)理性的确证:“一夫一妻制” 二、信任:“放心的婚姻” (一)“信任”:对预期效果的期待 (二)重拾婚姻信心——解救被缚的“阿弗洛狄忒” (三)婚姻信任:“不灭的夜灯” 三、节制:“纯洁的婚姻” (一)节制:自我控制 (二)节制的困境:“在者”与“生境”的张力 (三)走向慎独:“尊重婚姻初心” 第四章 现代社会婚姻的道德规范 一、夫妻协作 (一)女性:“生命之火” (二)男性:“家庭守护神” (三)超越亚当、夏娃的局限:“远见” 二、孝敬父母 (一)“天、地、君、亲、师 (二)“无老不成家”——“无老不成社会” (三)不同文化的相似追求:“父父、子子” 三、爱护子女 (一)生育子女 (二)抚养子女 (三)教育子女 第五章 现代社会婚姻的德性技术 一、各司其职 (一)丈夫:爱和关心 (二)妻子:照顾和创造愉悦 二、舒心交流:语言美 (一)“谢谢” (二)“我爱你” (三)“对不起” (四)“我原谅你” (五)“一切都会好的” 三、从“我”到“我们”再到“伦理精神”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社会婚姻危机的伦理治理/经贸法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一强//张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2223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9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52 |
CIP核字 | 2018294493 |
中图分类号 | B823.2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