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舆地勾稽六十年(精)/大家小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编从谭公的文集中撷取其精粹,鼎尝一脔。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这一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化,各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及黄河、淮河、云梦泽几大水系的今昔变迁。上海地区的海陆沉降,以及有关此一大都会的得名、建镇、建县年代等历史文献的考订,亦是谭公一生治学的着力处之一。第二部分介绍《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几部文献和郦道元、祝穆祝洙父子、王士性、金安清等历史地理学家的重要贡献,尤其是根据《禹贡》《山海经》两书所及方圆四至的远近,以及对四至内山川的记述详略有别,推断两部著作成书年代的先后以及作者可能的生活区域,令人信服。末附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存在的几处地理谬误。第三部分属谈往,追忆青年时代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协助恩师创立禹贡学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经历。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善人,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科学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氏在嘉善为望族,祖父、父亲曾应科举,科举废止后并游学东瀛;谭公幼承家学,后于暨南大学、燕京大学师从潘光旦、邓志诚、顾颉刚诸前辈肄社会学、民族学和历史学,尤其在顾颉刚古史考辨思想的汲引下深入钻研历史地理,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协助顾颉刚创办禹贡学会,将此作为奉献一生的事业。谭公的另一恩师邓之诚称其“释地正堪师两顾”,意谓其成就实可媲美前代舆地名家顾炎武和顾祖禹。自上世纪50年代起,谭公主持大型历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历时近三十载,广泛吸取史地及考古学的科研成果,使之成为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之一。谭公一生治学既注重钩沉史籍,又足历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新疆、甘肃等省份,考察中越边界,将此一传统学科发展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地理学分支——历史地理学。主要著作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目录 壹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概述 安阳和中国的七大古都 历史上的金门与马祖 地方史和地方志的区别 云梦泽的变迁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上海的得名、建镇、建县的年代与市舶司的兴废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后记 “上海”一词的时代差别 今上海境内无先秦古史可言,亦无古地可确指 贰 《禹贡》和九州 《山海经》简介 《山经》的地域范围、写作地点和年代 《汉书·地理志》选释说明 中国的古地图及其流传 二干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 中国古代历史军事地理著作的不足 郦道元的地理学贡献 近代杭州的学风 王士性——杰出的人文地理学家 读《水窗春呓》后 《方舆胜览》简介 郭著《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 叁 值得怀念的三年图书馆生活 两汉州制问题讨论书后 我与暨南 我与《禹贡》和禹贡学会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舆地勾稽六十年(精)/大家小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其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1474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1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2 |
CIP核字 | 2019037624 |
中图分类号 | K928.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6 |
宽 | 13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