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文化遗产建筑在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上,在树、石和水的框架内看北京,乃是欣赏这座城市遗产的一种方式。在寻访北京古迹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的标记往往是一口井或一眼泉,几棵多节的松树,有时是一块石碑或一座废弃的石洞。它们传承了所在地的历史。
自然的这三个方面蕴藏着北京的往昔岁月。它们帮助我确定自己寻找的地点,并作出反应。它们往往保持着那些地方的气氖,虽然当地的宗教仪式早已不再。不仅如此,它们还带我认识了从名人到老百姓的许多北京人,他们欣然与我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历。
本书为法文。
图书 | 寻访北京的古迹--古树雄石宝水(日文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京的文化遗产建筑在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上,在树、石和水的框架内看北京,乃是欣赏这座城市遗产的一种方式。在寻访北京古迹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的标记往往是一口井或一眼泉,几棵多节的松树,有时是一块石碑或一座废弃的石洞。它们传承了所在地的历史。 自然的这三个方面蕴藏着北京的往昔岁月。它们帮助我确定自己寻找的地点,并作出反应。它们往往保持着那些地方的气氖,虽然当地的宗教仪式早已不再。不仅如此,它们还带我认识了从名人到老百姓的许多北京人,他们欣然与我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历。 本书为法文。 目录 序 古树就是活的历史 引言 成双的树迎宾客 历史的孤独哨兵 北京最古老的树木 进香道旁的树 时代文物密藏器 御苑中的树 墓地的标志 树的昵称 装饰树 危难中的树 植树 石头:历史的回声 引言 北京古老的石头村 幸存的石碑 石头和庙宇 石桥 石兽 石径 石佛 石头与环境 滋养万物的水源 引言 龙与风水 周边的河 湖与皇家园林 几眼古井 令人心旷神怡的古泉 漫步古运河边 帝都水设施遗迹 珍贵的水源 跋 北京历史年表 地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访北京的古迹--古树雄石宝水(日文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阿南史代 |
译者 | (加)李莎·卡尔杜齐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50518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4-06-01 |
首版时间 | 2004-06-01 |
印刷时间 | 2004-06-01 |
正文语种 | 日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6 |
宽 | 192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