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表征
内容
作者简介
朱荣英,男,1963年9月生,河南尉氏人,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河南大学第三、四届人文社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全文予以转载。出版专著8部,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奖励基金特等奖2项。
目录
引论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理性价值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当代实践价值
三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总体思路
四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史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早期探索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史总体概览
二 马克思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的思想
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阐述
四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的批判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系统展开
一 马克思在《提纲》、《形态》中的论述
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分析
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整体剖解
第三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 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发展
二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突出贡献
三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表述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结构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批判本质的逻辑线索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批判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后现代批判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社会批判
第二节 生产逻辑、资本逻辑与实践逻辑及其相互关系
一 以生产逻辑诠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如何超越资本逻辑对人的全面压制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本学痕迹
四 实践逻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逻辑
第三节 考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实践逻辑的两个维度
一 人的发展理论中的“为己”与“为物
二 人的发展理论中的“人本”与“物本
三 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心迁移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辩证性蕴含
五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性本质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逻辑及其生态阈限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分析
二 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及其全面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性
四 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及其生态整合
五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态阈限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性内涵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取向
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三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错位
四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五 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环境与选择
第二节 人的社会性价值的全面实现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
二 人的多方面价值的社会化生成
三 人的价值实现的共在性形态
四 评价人的价值的社会化标杆
五 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人的自由
第三节 实现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信仰
一 人全面发展所彰显的信仰之美
二 人全面发展所显现的生活之美
三 人全面发展所体现的崇高之美
四 人全面发展所实现的理想之美
五 人全面发展所表征的智慧之美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表征——以“四个全面”的建设为例
第一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 “两个关键一招”:自觉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二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深化改革的全面性问题
三 “真正的民心所向”:坚定“以人文本”的改革方向
四 “三个进一步解放”: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第二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小康社会建设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景
二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三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领全面依法治国
一 “依法治国”:人的全面发展的法律化表达
二 “执法为民”:让人民群众感到公正就在自己身边
三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在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四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重谱惠民新篇章
第四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一 “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一次重大政治牵引
二 “对人民高度负责”: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指向
三 “勤政为民”: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厚望
四 “良好政治生态”: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五 “不忘初心”:把为民造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入手,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总体取向、终极趋势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种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辩证本性,是唯物辩证法在人和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具有运用。它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法基础与公正本质,凸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感召力,是对马克思实践人学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表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表征》由朱荣英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表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荣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5768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458
CIP核字 2018254128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