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本末归源--中国精神的坚守与弘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成果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周维娜主编的《本末归源--中国精神的坚守与弘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成果集)》是配合第十五届全国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出版的教学成果图书。书中涵盖全国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推荐的众多优秀作品集,充分展示了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值得建筑设计、环艺等相关专业互相交流学习。本书适用于建筑与设计专业师生、研究者及行业从业者。 目录 根植与特植——艺术院校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特色化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 “现代主义”之后的中国环境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以“无痕设计”为例 澳门近代本土商业街形态的形成与演变——以新马路片区为例 中国传统园林的表现绘画创作途径探索与实践 论书法景观理论在历史城市公园中的运用——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哈尼族传统民居在当代的价值再现——以阿者科民宿酒店设计为例 “厚人伦,美教化”得古法出新意——浅谈《传统室内设计》的课程教学体会 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教学思与践——基于建筑环境艺术教学 真实的建构——中央美术学院四年级建构课程教学探索 可供性视角下展陈交互设计研究 观念·形式——艺术院校建筑学科“观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大战略下的西部新农村发展模式经验总结——以永寿黄土地窑洞庄园建设发展为例 试论限色写生法对风景园林教学的启示 艺术融入社区与宜居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台北中研社区为例 案例教学在“素描风景画”课程中的应用——以圆明园长春园狮子林遗址调研和复原创作为例 基于民族文化精神的环境领域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岭南室内设计的形式特征 城市环境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再生”探究 基于象征手法的建筑设计课程实践 浅析丝路沿线陕甘段古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 融入岭南文化的酒店装置艺术创新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空间设计行业发展的思考 艺术聚落空间生成模式的策略研究——以呈贡下庄村为例 城市意象的连续性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本末归源--中国精神的坚守与弘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成果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维娜 |
| 译者 | |
| 编者 | 周维娜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27631 |
| 开本 | 20开 |
| 页数 | 3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71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76 |
| CIP核字 | 2018226174 |
| 中图分类号 | TU2-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5 |
| 宽 | 210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