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安东尼·高迪
内容
作者简介
张一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2015年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取得建筑设计与理论硕士学位,2019年在该校继续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设计思维与视觉传达、城市更新设计。在巴塞罗那留学的五年期间,曾数次调研、拍摄高迪的八个建成作品,并参观了与此相关的档案馆和博物馆,为本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后记
中国有几位建筑学者也
曾对高迪的成就和思想进行
过深入的探讨。1987年,
后德仟教授在高迪研究专家
胡安·巴格达指导下完成了
博士论文《空间思想家高迪
和中西形意的比较》,文中
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结论,他
认为高迪的思想相比西方,
其实更接近于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因为高迪在创作中运
用了许多高级的隐喻,表达
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建筑师
董豫赣在《为什么纪念高迪
》一文中将高迪的成就归于
一系列的偶然与奇迹,如“
偶然是一个手工艺世家的后
代,偶然避开了时代的碾压
,奇迹般地得到了贵族和工
业巨子的双重恩宠”等,认
为高迪没有像柯布西耶、密
斯等大师那样,用建筑思想
影响或改变一个时代。台湾
学者汉宝德教授则认为高迪
是一个“实干的人”,他的建
筑至少起到了“启发想象,
欢娱世人”的作用。
高迪确实没有像柯布西
耶那样,对时代产生过颠覆
性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也很
快被淹没在人们追逐现代建
筑的洪流中。也许在我们的
时代,高迪的巨大影响很大
程度上还是通过旅游业和传
媒业推动的,因为每一个到
过巴塞罗那的人一定都记住
了高迪的名字。但如果抛开
那些浮夸的包装和鼓吹,仅
仅把他看作一个平凡的建筑
师,高迪依然有很高的职业
能力和素养,值得我们去学
习和纪念。
虽说时势造英雄,但高
迪也对“时势”时刻保持着关
注,他充分了解新兴资产阶
级、宗教信徒、社会主义者
等各自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也知道如伺把自己的才能与
这些需求结合在一起。虽说
高迪有一位奇迹般的贵人古
埃尔相助,但如果有一天我
们也幸运地被这样一个“金
主”甲方委托设计,却没有
高迪那样一流的才能和过人
的毅力,恐十白也难以创造
出和他一样伟大的作品。虽
说高迪接手圣家堂的建设是
受到曾经的老师举荐,但如
果不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勤
奋实践,用实力打动了老师
,也许圣家堂的继任者不会
是他。虽说高迪与生俱来的
天资我们可能并不具备,但
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
刻苦的钻研精神,他也不可
能在大型的工程中如此自信
,游刃有余地创造出新的结
构。虽说我们可能难以拥有
高迪那样众多优秀的合作者
,但我们仍然可以充分了解
各位合作者之长并加以协调
。虽说你我不是恰巧出生在
一个手工艺世家,但我们依
然能够从万物中观察出建筑
的逻辑和哲学。
高迪的成长和职业经历
中确实充满了“偶然”的天时
、地利、人和,但他也具备
了许多“必然”的职业素养,
并努力让自己的天赋能够充
分发挥出来。无论你是一个
正在成长的学生,一个成熟
的职业建筑师,还是一个建
筑理论家,也许都能从高迪
的成就中找到自己的短板,
因为高迪几乎综合了所有优
秀建筑师应有的特征。虽然
他的人生中也有过很多不如
意,就连他的死因也很令人
惋惜,但他作为一个建筑师
的一生是辉煌的,令人羡慕
的。我们谁都难以成为第二
个高迪,但我们谁都可以从
他的人生中看到一部分自己
的未来。
高迪的建筑作品也带给
我们无限的灵感。如果你是
以一个工程师的视角,它们
也许是造诣非凡的结构典范
;如果你是以一个艺术家的
视角,它们也许就是浪漫主
义情感的自由表达。高迪知
道如何以一种兼顾的方法进
行建筑创作,让技术和艺术
并行不悖。他在科学的理性
中注入了人文的情感。这两
种力量也许都是他从对自然
规律的观察中获得的,自然
既给了他科学方法的原点,
又给了他无限的艺术想象。
这种观察力也许是我们同样
可以具备的。但相反,我们
永远不要试图单纯地去模仿
高迪建筑的外形。就像高迪
研究专家胡安·巴塞格达·诺
内尔所说:“高迪是一个不
可模仿的人物。任何模仿的
企图,定遭失败。”如果模
仿了古埃尔公园的外形,也
许就会出现像“重庆最牛公
厕”这样尴尬的“网红”建筑
。但如果你是以一个游客的
视角看待高迪的作品,它们
也许会成为朋友圈中的常客
、到巴塞罗那打卡的“网红”
建筑首选。高迪的建筑作品
在当代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
平面。很多人选择去观看,
但很少有人再愿意静下心来
思考。借此次大师系列丛书
的出版,笔者希望自己对高
迪作品的这点有限的思考,
能够对中国的建筑学生、从
业者及艺术爱好者有所启迪
,也希望能引发更多的阐释
和不同的观点。高迪的个人
经历和作品思想涉及大量的
历史知识、社会背景和复杂
的建筑结构理论,本书编写
若有纰漏,还请读者见谅并
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书中未标注来源的图
片皆为作者自行拍摄或绘制
而成。
目录
第一章 建筑天才养成记:高迪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1.1 传奇的个人经历
1.2 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高迪的职业生涯:风格的形成
2.1 早期(1878—1900)
2.2 成熟期(1900—1926)
第三章 高迪代表作品解析
3.1 文森之家
3.2 古埃尔庄园
3.3 古埃尔宫
3.4 古埃尔公园
3.4.1 项目背景
3.4.2 场地规划
3.4.3 象征含义
3.5 巴特罗之家
3.5.1 项目背景
3.5.2 改造设计
3.6 米拉之家
3.6.1 项目背景
3.6.2 结构和空间
3.7 古埃尔工业园区教堂
3.8 圣家堂
3.8.1 项目背景
3.8.2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8.3 结构与空间
3.8.4 宗教象征意义的装饰
第四章 高迪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4.1 高迪的理论来源
4.2 创作就是回归自然
4.3 结构美学逻辑与空间智慧
4.3.1 经验式的模型方法
4.3.2 拱结构与直纹曲面
4.4 装饰的多重含义
4.5 手工艺的精神
4.5.1 对材料的物尽其用
4.5.2 个性的人形模具
4.5.3 整体设计观念
第五章 高迪对后人的影响
5.1 历史上对高迪的评价
5.2 高迪的继承者们
5.3 圣家堂的今天
参考文献
后记
鸣谢
精彩页
第一章
建筑天才养成记:高迪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1.1传奇的个人经历
1852年6月25日,安东尼·高迪·科内特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塔拉戈纳省一个名为雷乌斯。(Reus)的小镇,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童年的高迪因患风湿热病不便行走,所以他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用奔跑和游戏去感知这个世界。但正因如此,他慢慢养成了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习惯。童年的高迪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仔细观察乡间的树木、岩石、水流和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形体特征。一块树皮、一只蚂蚁就能陪他度过半天的时间。对高迪后期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自然观思想也是从此开始形成的。高迪相信:“有一本伟大的书,它就打开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全心去阅读,那就是自然。”他也曾说:“工作室旁的那棵树就是我真正的老师。”虽然行动受限,但他的想象力可以无限驰骋;虽然饱受病痛折磨,但他梦想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止过。
高迪生于手工艺世家,祖父家是铜匠,外婆家是铁匠。高迪的父亲是个制作蒸馏器皿的锅匠,他教高迪认识各种金属,让高迪了解它们的延展性、硬度等特性及用途,试图引导他成为一个工匠。高迪很早便开始在工作上帮助父亲,他看着平面的铁片被塑造成一个个立体的容器,金属外壳之内有着丰富的空间。正是因为这种对空间本质的直观感受,高迪才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高迪曾坦言:“我能感受到空间,也看得到它的存在,因为我的父亲、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工匠。他们的工作使我受益匪浅。工匠的工作是将平面塑造出立体感,在工作开始之前,他们已经预先感受到了空间的存在。”家庭的手工艺传统为高迪对空间的敏感直觉进行了启蒙,最终化为他建筑思想的灵魂。
高迪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雷乌斯的教会学校读书时,他只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比如在几何原理课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其他许多他不感兴趣的科目则没有通过考试。他在中学阶段就展现出手绘的天赋,为学校周刊绘制插图。带着对建筑的执着追求,中学毕业后,高迪继续前往巴塞罗那求学。21岁时,他正式成为了巴塞罗那建筑学校。的第三届学生。学校的培养使得高迪在空间几何、建筑结构计算等学科中成绩优异。在制图和设计课中,他也总是因做出多个比较方案而获得最高分。但很多时候,高迪并不去上课,而是跑去学校图书馆阅览馆藏的世界各地建筑图片集。高迪对地中海周边地区及东亚地区文化都相当了解。虽然高迪当时并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但学校的教育为他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能有日后的创新蜕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之余,因为家庭生活拮据,高迪也勤工俭学补贴家用,他在此时已经开始为很多建筑师工作,参与巴塞罗那的项目实践。1876年,他和建筑师约瑟普·冯特塞雷合作为1888年世博会设计了城堡公园(Parc de laClutadella);还成为建筑师胡安·马托雷尔的助手并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高迪在这些工作中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未来职业生涯中关键的人脉基础,比如正是通过建筑师马托雷尔的介绍,他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甲方资助者,同时也是他的挚友——富商古埃尔。。高迪能够接手圣家族教堂(简称圣家堂)的建造,也是因为胡安.马托雷尔的举荐。
高迪的毕业设计是一所大学的礼堂,细节繁复,遵循了19世纪正统学院派的古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1878年,高迪毕业并获得建筑师称号,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校长在授予他学位时风趣地说道:“今天,我们是把学位授予了一个天才还是一个疯子,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虽然高迪的才华在一开始并不被认可,但时间不仅证明了他的天赋,也改变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
高迪喜欢阅读,他常常通过书籍和当时的杂志了解建筑领域所经历的种种变革,其中拉斯金和勒·杜克对他的影响很大。然而他却从来没有追随过任何潮流,一生中只正式发表过一篇理论文章。因为他更喜欢在实践中思考,让作品达到更深的层次。他总是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他喜欢独自工作,努力钻研几何原理和建筑结构。但他也热衷于远足登山,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的好奇心。虽然童年的风湿热病伴随了他的一生,但高迪不顾病痛和医生的建议,经常游历于加泰罗尼亚的自然景观之中。1879年,27岁的高迪加入了加泰罗尼亚为振兴民族文化而组织的探险考察队,每天骑马或步行近10千米,探索加泰罗尼亚和法国南部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1885年,巴塞罗那爆发了霍乱疫情,高迪又不得不在郊区的村庄巴耶斯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在自然里的探索和生活经历进一步给了他创作灵感。
导语
提起建筑大师,没有人不知道高迪,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巴塞罗那乃至整个西班牙的象征,那华丽繁复的建筑装饰,看似怪异却令人着迷的立面,让中外多少建筑师,多少旅行者震撼,又让多少人对巴塞罗那心驰神往。
在巴塞罗那,高迪有七个作品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一座还在建设中的教堂——圣家堂。他常被建筑史学家们定义为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又被大众贴上“建筑天才”的标签。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是什么让高迪的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如果只把高迪看成一个建筑师,那他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想真正的了解高迪吗?读这本书就够了!
本书的作者用了五年的时间,追随高迪的足迹,在他曾经学习过的建筑学校收集资料,在他留下最多作品的城市实地考察,汇集成本书。无论是作为学习用书、图片资料集还是建筑旅行攻略,各类读者都能在该书中有所收获。
序言

张一梦的这本书详尽地
展示了高迪作品风格随时代
发展的推演变化。高迪所处
环境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转
变与其作品的多样性息息相
关。当谈到高迪时,这些文
脉印记至关重要,因为他的
世界观的形成,深深地受到
特定自然、宗教、艺术、手
工艺、技术和特定地点与时
间中社会观感的影响。该书
对一系列典型案例进行了深
入的分析,重点着眼于设计
方法论与设计生成的核心理
念。书中还展示了在外观表
象背后,建筑师的大部分思
想和创作方式如何能够适用
于当今时代,并且持续地发
挥影响和启迪作用。该书这
种特别的方法和有效的分析
框架无疑有助于中国读者们
快速而清晰地掌握高迪最有
特色的作品和思维过程。
难能可贵的是,《一本
书读懂安东尼? 高迪》并不
是又一本树立高迪个人品牌
的作品展示集。作者作为一
名建筑师,以专业的建筑视
角审视了每个作品产生的场
地文脉,形式背后的创作理
念、含义、结构和空间逻辑
,并且亲自绘制了一系列简
明易懂的分析图解和草图。
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古埃尔
公园的雨水收集和管理系统
分析图,再比如圣家族教堂
对哥特式建筑结构的发展图
解。该书中的分析超越了对
历史主义特征的有限描述,
将我们置身于当代建筑的辩
论中。例如,她指出了像勒
? 柯布西耶这样的现代建筑
大师在思想上的包容性,而
通常肤浅的解读常会认为他
与高迪毫不相干。书中精心
挑选的照片及图像资料再次
体现出分析方法在建筑方面
的专业性。它们不仅呈现出
每个设计的形式,还重点展
现了建筑各个角度的空间特
征。在该书内容中,作者特
意将案例的展示与理论研究
相结合,字里行间透露出对
理论的深入反思。这赋予了
此书毫无疑问的学术意义和
价值,值得建筑、艺术专业
的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学习
参考。
作为该书作者在巴塞罗
那博士研究期间的导师和朋
友,同时基于对中国学术和
专业领域的认识,得知一本
如此优秀的关于高迪的著作
可以在中国出版,我感到非
常满意。出于我对作者的了
解,她在塑造方法论与知识
体系上严谨且敏感,有着出
色的能力。因此,我对该书
满怀期待。一方面,该书为
中国当代的读者了解高迪打
开了一扇窗;另一方面,也
为高迪作品的拓展研究提供
了别样的视角和方法。作为
巴塞罗那当地人,我对这个
城市的最初记忆就已经伴随
着高迪的这些建筑作品,它
们已经融入了城市的日常生
活中,难以再带给我惊喜的
体验。相对于当地人而言,
张一梦的优势在于她自带全
新的视角去看待高迪及其背
景。出于这个原因,我也希
望借此机会补充一点,我希
望该书能尽快翻译成西班牙
文和英文,以便欧洲读者也
能从中受益。无论是作为学
习用书、图片资料集还是建
筑旅行攻略,各类读者都能
在该书中有所收获。此外,
该书对像高迪这样的建筑大
师有着深刻的认知,我敢肯
定这类作品将有助于建筑文
化长久有效地传播下去。
路易斯·布拉沃·法雷
建筑师、博士
2020 年4 月,巴塞罗那
内容推荐
提起建筑大师,鲜有人不知道高迪,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巴塞罗那乃至整个西班牙的象征。那华丽繁复的建筑装饰,看似怪异却令人着迷的立面,让中外多少建筑师,多少旅行者震撼,又让多少人对巴塞罗那心驰神往。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华丽外表下,高迪作为一个专业建筑师,是如何将自然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的。想真正了解高迪吗?读这本书就够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安东尼·高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一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1313036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22
CIP核字 2020136896
中图分类号 K835.516.1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9
15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