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郁金香热(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最受人追捧的花朵及其掀起的非凡热潮的故事!《郁金香热》是一部郁金香的历史。郁金香原产自风蚀贫瘠的中亚大草原,随着时间推移,郁金香进入了君士坦丁堡奢靡的帝国花园,在欧洲成为被人竞相追逐的、被人们公认为最美丽的花卉。

历史学家迈克·达什生动地讲述了这种令人惊叹的花卉的历史。在他的笔下土耳其苏丹、斯拉夫战士、法国植物学家以及荷兰小酒馆老板等角色虽然处于不同时空,远隔千山万水,但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点——对郁金香的狂热。

内容推荐

在17世纪30年代,成千上万的荷兰人被卷入了一股近乎疯狂的交易热潮中。他们之中既有腰缠万贯的富商,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他们投机的商品既不是石油,也不是黄金,而是刚刚从遥远的东方引入荷兰的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精妙雅致的花朵——郁金香。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稀有郁金香球根的交易价格甚至可以超过一栋阿姆斯特丹的房产。很多人一夜暴富,但是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郁金香市场从顶峰到彻底崩溃只用了不到一年,给参与者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郁金香热》作者迈克·达什通过追溯这场不可抑制的繁盛和接踵而至的毁灭性的崩盘,优美地呈现了荷兰共和国黄金时代的风貌。

目录

插图目录

价格说明

引言

序言 为郁金香而疯狂

1 天山山谷

2 在极乐家园里

3 来自东方的稀罕物

4 克劳修斯

5 莱顿

6 胸前的装饰

7 镜中的郁金香

8 花商

9 繁荣

10 金葡萄指示牌

11 沃特·温克尔的孤儿

12 崩盘

13 娼妓女神

14 郁金香国王的宫廷

15 迟来的花期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试读章节

穆罕默德也许是个现实主义者,但他绝没有放弃对奥斯曼新首都进行控制的打算。相反,在他的统治下,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伟大城市又恢复了生机。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圣索菲亚教堂四周树立了四个巨型尖塔,教堂也变成了清真寺。城墙被修复,新的宫殿也开始修建,在拜占庭时期被置之不理的废墟,土耳其人把它们变成了不计其数的花园。

伊斯坦布尔占据着世界上最优越的地理位置之一,但它仍然渴望被妆点。这座城市是依欧洲最东边的七座大山而建,三面环水。拜占庭帝国虽然灭亡了,但这个城市依然美丽,甚至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土耳其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城市的空旷,栽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用自然的美丽弥补和完善新旧建筑。在战争胜利后的几十年内,奥斯曼苏丹一人就拥有60多个私人花园,散布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之间。他还有几十个果园为他的皇宫提供蔬菜和水果。也有的奥斯曼人建造下沉的花园,这样夏天炎热时就可以乘凉;还有阶梯式花园可以种植各种葡萄树;也有公共场所的休闲花园;更有在住所内建造的仅供私人享受的天堂花园,里面种满了鲜花。

在来自欧洲其他城市的游客眼中,正是这种充沛的绿植让伊斯坦布尔与众不同。这里的居民在自家花园种花的方式让西方的园艺家感到震惊。土耳其人讨厌那种在英格兰、法国和意大利宫廷流行的严谨拘束的花园形式。相对而言,土耳其的花园更有一种印象派的、壮观的风格。种花不单要有精准的几何空间美感,更要追求繁茂和丰富的美。奥斯曼人要把花园设计成避开俗世纷扰的世外桃源,或是炎炎夏日里的避暑胜地。土耳其人还在自家花园种植一些无核的小水果,修建喷泉听流水的歌唱。对他们而言,花园就是在人间的天堂。

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为伊斯坦布尔的完善不遗余力。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来这里游历的欧洲人无不感到惊奇,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城市的规模和富裕,更是因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有良好的风格和品位。这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和休闲气质的城市,对其中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有包容的气度,这在欧洲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土耳其人是残酷和贪婪的,土耳其军队是惨无人道的,当然还有对土耳其苏丹私藏的后宫妻妾的好奇。事实上,土耳其人有多残暴,就有多么懂得欣赏美。

穆罕默德本人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他继位之初的一道旨意就是下令在城市最东边建造一座宫殿,并且给这个宫殿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极乐家园,也就是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托普卡匹皇宫。这座宫殿建立的宗旨就是要超越拜占庭千年来建造的任何建筑。以一个编年史记录者的话说,就是要同时具备多样、美观和富丽堂皇的特点。从任何角度,由内到外,都要金光闪耀,镶嵌上珍贵的宝石和珍珠,极尽奢华。穆罕默德本来就非常热衷于园艺,不但从他王国的各处收集稀有的植物品种,而且经常亲自在花园中忙碌。在他的监督之下,极乐家园的四周围绕着“巨大而美丽的花园,园中种上所有能想到的植物和果树,每一面都有丰沛的流水,新鲜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饮用;树上有鸟儿欢快鸣唱,地上有家禽成群可供食用”。然而有一天,这个有涵养的君王发现他名贵的黄瓜被人偷了,他竟然把所有的皇宫园丁抓来开膛破肚,只是为了查出到底是谁吃了他的黄瓜。

之后的奥斯曼统治者们在残忍程度和对精致皇宫、花园的狂热程度上,比穆罕默德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穆罕默德的曾孙苏莱曼大帝(Suleyman the Magnificent)。他1520年登上王位,其间他将帝国的疆域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范围:从维也纳城下到波斯湾;从直布罗陀海峡到里海。欧洲人称他为“最伟大的土耳其人”,不过之后的苏丹们也多沿用了这个称号。在苏莱曼的众多称号中,最有名的是“掌握生死之人”。在那些不幸与他的军队交手的基督徒心中,苏莱曼就是冷酷无情的代名词。然而苏莱曼大帝的臣民则敬称他为“立法者”,同时他还是个虔诚的教徒。作为一个奥斯曼人,非常意外的是他并不沉迷于声色,而是与他最爱的妻子过着贞洁的生活。P18-21

序言

这些人来自荷兰的各个角落,从头到脚一身乌鸦黑,披着风衣裹着毯子以抵抗刺骨的寒风。他们经过的小道已经被无数的马蹄和细窄的轮子倾轧的沟沟坎坎。最富有的人坐在没有安装弹簧的马车上,像没有经验的水手在飓风中行船般一路颠簸。其他的人更是只能骑在马上,埋着头顶风前行,或独自一人或三两结伴,穿过贫瘠的阿姆斯特丹北部的土地,向着海边的阿尔克马尔镇前进。

这些商人都是身材结实的中年人。他们在商业贸易中获利不少,深知如何让钱生钱,同时不吝享受钱财带来的富足生活。大多数商人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们身上穿的衣服,纵然颜色单调,但都是上好的布料裁制而成,贴身的钱包里更是装着满满的钱币。商人们在傍晚时分到达小镇,穿过阿尔克马尔狭窄的街道,在忙乱的市场附近寻找客栈入住。吃喝完毕,再用他们的陶土烟袋抽上一袋烟。之后还要再点上好酒和烤肉,靠在硬木椅子上,就着壁炉里泛黄的炭火,夸夸其谈直到午夜。

这些富有的荷兰商人经营的可不是谷物、香料、木材和水产之类的普通货物,他们倒卖的其实是郁金香球根。这些看起来像葱头一样棕褐色的球根,不管看起来多么不起眼,此时的价值可是比阿姆斯特丹港口堆放的最值钱的货物都要高。有的郁金香,因为数量稀少和品质上乘,甚至可以抵得上是它本身重量几百倍的黄金,所以成功的郁金香商人是很能挣钱的。当时,在整个荷兰联合省,最富有的人祖祖祖辈辈积攒下的财富也就40万荷兰盾,而一个郁金香商人买卖一个郁金香就能收入成百或上千荷兰盾,一两年问就可以聚积40万荷兰盾甚至60万荷兰盾的账面财富。

郁金香商人到阿尔克马尔是为了参加一个史无前例的拍卖会。镇上一个小孤儿院的院长有一些整个共和国里最抢手的郁金香。对他来说,欣赏鲜花的美丽远不如卖掉球根的钱来得有吸引力。也是为了能照顾孤儿院的孩子们,院长决定拍卖球根。尽管天气又阴又冷,商人们还是一大清早就聚集到拍卖地点——新市民卫队大楼(Nieuwe Schutters-Doelen)。这座位于小镇中心的人字屋顶建筑装饰华丽,同时也是阿尔克马尔市民卫队的总部所在地。

虽然房间很大,可是来参加拍卖会的商人挤满了各个角落,对财富的渴望让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拍卖师出现后,竞价马上开始并且很快升级到疯狂的地步。一个球根就叫价200荷兰盾,然后400,然后600,然后上千。大概百余个球根中,有四个卖出了单价2000荷兰盾以上的高价。到最后一个球根被卖出为止,拍卖总额达到了9万荷兰盾,这在当时真算得上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这次拍卖的时间是1637年2月5日,在这一天,联省人对郁金香的狂热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曾经不值一文的郁金香球根,如今作为人们垂涎的对象,其价格甚至超过了贵重金属。到这一天,郁金香自几百年以前、几万里以外开始的旅程真正圆满了。

后记

在创作这本作品期间,有许多人需要感谢,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我不知疲倦的研究助理、阿姆斯特丹的亨克·鲁伊斯泰恩博士(drs Henk L,ooijesteijn)。他既是一位近代史专家,又是一个历史久远的球根种植者家庭的后代,没有谁能比鲁伊斯泰恩博士更好地帮助我在哈勒姆、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档案馆中查询资料,并指引我研读大量关于这一题材的荷兰语作品。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这本书的创作。

我能有幸认识鲁伊斯泰恩博士是通过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亨克·范·尼罗普(Henk van Nierop)介绍。他本人也是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之一。其他给我提供了帮助的荷兰同事还包括亚普·鲁伊斯泰恩(Jaap Looijesteijn),球根种植者布里灿德(Breezand)和阿姆斯特丹的达恩·德·克勒齐博士(drs Daan de Clercq),克勒齐博士与我分享了有关他的祖先雅克·德·克勒齐的信息。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经纪人帕特里克·沃尔什(Patrick Walsh),我的编辑莎拉·霍洛韦(Sara Holloway),是他们在我兴起这一创作念头的初期,给予我信心和帮助。还要感谢蒂娜·沃尔什(Tina Walsh)帮助我翻译了一些难懂的荷兰语古老文件。为了完成这本书,最辛苦最劳累的人是我的妻子彭妮(Penny),衷心感谢我的挚爱。这本书是我们共同的成果。

书评(媒体评论)

(达什)凭借其讲故事一般的生动文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喧哗燥热、烟雾缭绕的哈勒姆酒馆……本书无愧于对郁金香这种非凡花朵的一次华丽的致敬。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次对人性中的贪婪无度和自欺妄想的迷人探索,同时也为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美好事物而致敬。一部让人不忍释卷的作品。

——德博拉·莫盖茨

扣人心弦……丰富有趣的细节描写。

——《卫报》

“一次对人性中的贪婪无度和自欺妄想的迷人探索,同时也为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美好事物而致敬。一部让人不忍释卷的作品。”

——德博拉·莫盖茨

“一本社会历史的好书——引人入胜,文笔优美,有教育性。”

——《科克斯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郁金香热(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迈克·达什
译者 冯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8885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4067167
中图分类号 K563.09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3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3-7068号
版权提供者 Conville & Walsh Limite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