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贵族之家/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2

一个高个子的人走进来,他上身穿一件整洁的常礼服,裤子略短,戴一双麂皮手套,打着两条领带——外边一条黑的,下面衬一条自的。他全身上下,从端庄的容貌,梳光的鬓发,到一双没后跟、不发响声的皮靴,全都显得彬彬有礼、非常得体。他先向屋子的女主人鞠躬,然后向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鞠躬,再慢慢儿脱下手套,走近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的手边。他恭敬地吻了那只手,一连吻了两次,这才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去坐在一把安乐椅上,把他两手的指尖搓了搓,便开始说话:

“丽莎维塔·米哈依洛芙娜身体好吗?”

“好,”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回答,“她在花园里呢。”

“叶琳娜·米哈依洛芙娜呢?”

“莲诺奇卡也在花园里——没有什么新闻吗?”

“怎么没有呢?怎么没有呢?”客人用反问的语气说,一边慢慢地眨一眨眼睛,撅一撅嘴唇,“哼……您听着呀,有新闻,还是了不起的大新闻呢:菲托尔·伊凡尼奇·拉夫列茨基回来啦。”

“菲佳!”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惊叫着,“可你,得了吧,别是你瞎编的吧,我的爹呀。”

“一点儿也不是,我亲眼看见他的。”

“喏,这也还不能算个证据。”

“他身体壮实多啦,”格杰奥诺夫斯基继续说下去,做出一副没听见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那句话的样子,“肩头变得更宽了,还红光满面的。”

“身体更壮实了,”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一字一顿地说,“好像,他的身体怎么会壮实起来呢?”

“是呀,”格杰奥诺夫斯基发表着不同的意见,“别人处在他的位置上,真会没脸见人呢。”

“这话怎么说?”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打断他的话,“这是什么胡说八道的话?一个人回到自己家乡来——你还想叫他上哪儿去?况且他也没什么做错的地方!”

“做丈夫的总是有过错的,太太,我敢对您这么说,假如妻子的行为不检点的话。”

“你这么说,老兄呀,是因为你自己还没讨老婆。”

格杰奥诺夫斯基勉强地微微一笑。

“请允许我好奇地问一句,”一阵短短的沉默之后他问道,“这条漂亮围巾是给谁织的呀?”

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冲他急速地瞟了一眼。

“给那么个人织的呀,”她反唇相讥地说,“那个人他从来不造谣,不耍奸,不编瞎话,要是世上还有这么个人的话。菲佳我可是知道的;他只是错在把老婆宠坏了。喏,他可是恋爱结婚的呀,这种恋爱结婚的事儿是从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哟,”老太太斜着眼睛望了望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一边站起来,“这会儿,我的老兄呀,随你高兴拿谁去磨牙吧,拿我也行;我走啦,不来碍你们的事儿啦。”于是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便走掉了。

“瞧她老是这样子,”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目送她姑妈走开,同时说道,“老是这样子!”

“上年纪啦!有什么办法!”格杰奥诺夫斯基说,“瞧她说的:不耍奸。这年头儿谁不耍奸?就这种世道嘛。我的一个朋友,一位非常可尊敬的人,并且,请容我奉告,一位官职不低的人物,他就常说:这年头儿呀,就说一只母鸡吧,它要捞到一粒谷也得耍点儿奸——一个劲儿地打主意,要能从旁边儿绕过去,把这粒谷捞到嘴就好啦。可我只要是瞧您一眼呀,亲爱的太太,就知道,您的性情可真是天使一般的;请让我吻一吻您的雪白的小手儿吧。”

玛丽娅·德密特里耶芙娜轻轻一笑,把自己一只圆乎乎的手伸给格杰奥诺夫斯基,小指头向外叉开着。他把嘴唇贴上去,而她把自己的椅子向他移近些,微微俯过身子去,低声地问他:

“那么您看见他了?他真的是——没什么,身体很好,很快活?”

“是很快活,是没什么。”格杰奥诺夫斯基悄悄地说。

“那您听说没有,他妻子这会儿在哪里?”

“最近一段时间在巴黎;现在嘛,听说,搬到意大利去啦。”

P5-7

书评(媒体评论)

(屠格涅夫)结构最严谨、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皮沙烈夫

我总是怀念着屠格涅夫,我深爱着他,我想把他的作品都读一遍……

——列夫·托尔斯泰

目录

正文

序言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伊凡·屠格涅夫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他的全名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屠格涅夫是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散文家、剧作家,被赞誉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一生笔耕不辍,主要代表作有《父与子》《贵族之家》《前夜》《罗亭》《猎人笔记》等等,还留下大量散文诗,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罗斯剧烈的社会冲突和变革,是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瑰宝。

屠格涅夫出身于俄罗斯贵族,但并不认为贵族是一个先进的阶级。他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反对农奴制。然而,他的思想也有矛盾之处,体现在他不赞成革命民主主义,主张用改良主义推动俄国前进,寄望于贵族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也身先士卒,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农奴制改革(但最终失败)。这种矛盾并不妨碍他成为令世人尊敬的作家。屠格涅夫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劳动人民,不断在作品中揭露农奴制的罪恶。他一生都是下层劳动人民和革命者的朋友。

《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写于1859年,是他最优美、最感人的小说,用屠格涅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成功”。小说通过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和丽莎的爱情故事,以及对贵族阶级没落与农奴制崩坏的描写,反映出大时代的变迁和新旧的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典型的“多余人”形象。所谓“多余人”的形象,是指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批没落贵族知识分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出身贵族阶级,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却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们对现实不满,却无法与劳动人民一起参加斗争;他们不仅无用于沙皇统治,也无用于渴求解放的底层人民;他们虚耗青春,是对社会无用的“多余”的人。在俄罗斯文学中,比较著名的“多余人”形象还有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毕巧林,而屠格涅夫则塑造了多个“多余人”的形象。不仅拉夫列茨基,他的《罗亭》《多余人日记》《烟》《处女地》《春潮》《阿霞》同样塑造了一批“多余人”。“多余人”是历史的产物,是阶级局限性的产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分析出时代特征和当时人们的思想。时代的发展需要开拓者,而开拓者必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否则不可能成功。

此番出版《贵族之家》采用了智量先生的译本。智量先生是我国国宝级的翻译家,他精通俄语、法语、英语,共出版专著、创作、译著和主编书籍30余部,一生痴迷于翻译事业。当我们向智量先生问询能否使用他的译本的时候,已经88岁高龄的智量先生一口答应。他一直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好好学习。他非常热爱屠格涅夫,尤其喜欢他的《贵族之家》和《前夜》,他说这两本小说“非常有劲”、“我喜欢得很”、“太美了”。

内容推荐

《贵族之家》被誉为伊凡·屠格涅夫最优美的小说,通过讲述贵族青年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故事,反映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变迁。拉夫列茨基是俄罗斯文学中经典的“多余人”形象,他热爱祖国,想为祖国效劳,但终生都被环境、教养、时代束缚。丽莎聪明、忠诚、纯洁、善良,是屠格涅夫笔下完美的少女。小说结构严谨,文字凝练,情节紧凑,是俄罗斯经典长篇小说的典范之一。

编辑推荐

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伊凡·屠格涅夫代表作,一部俄国贵族的兴衰史,深刻反映19世纪中叶俄罗斯剧烈的社会矛盾,俄语翻译名家智量先生权威译本!

《贵族之家》鲜明、形象地描绘了俄国贵族的兴衰史。拉夫列茨基虽有远大目标,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于贵族少女的指点与拯救。然而他于迷惘之时不断喊出的“怎么办?”却震动了整个俄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贵族之家/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伊凡·屠格涅夫
译者 智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9977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6161506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