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童研究资料(乙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分为甲、乙两种,本书为乙种之一,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书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本书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现已面市,适合典藏。

内容推荐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女性文学、文学史、文艺思潮、戏剧九种;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包括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莫言、张炜、王安忆、韩少功、余华、苏童九位作家。本套丛书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成果外,还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的整体索引。

目录

生平与创作自述

一份自传

年复一年

风景这边还好

寻找灯绳

我的短篇小说“病”

急就的讲稿

永远的寻找

——苏童访谈录

虚构的热情

我为什么写《菩萨蛮》

回答王雪瑛的十四个问题

我为什么写《妻妾成群》

自序七种

答自己问

作家苏童谈写作

关于写作姿态的感想

苏童王宏图对话录

——短篇小说的艺术(节选) 

苏童创作自述

苏童时代又回来了?

——访谈录

打开人性的皱折

——苏童访谈录

研究资料

苏童:在意象的河流里沉浮

读苏童

——限于他一九八七年的小说

苏童放飞的姐妹鸟

转换:走出枫杨树

——苏童近作印象

画魂:苏童近期小说一读

互补的青年意识

——与苏童有关的或无关的

文体:实验与操作

——苏童小说论之一

苏童的“米雕”

新潮的洄流

——评苏童的创作转型及其价值意义

两极交流的叙述形式

——苏童《米》的“中间小说”特性

苏童意象

叶兆言苏童异同论

魅力之源:飞翔与失落

——重读苏童

女性生存的悲歌

——苏童的三篇女性视角小说解读

苏童历史悲剧观评析

苏童创作的心理透视

苏童论

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苏童:窥视人性的奥秘

试析《妻妾成群》的艺术特色

面对历史的凭吊与对话

——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

重归还是拆解

——论苏童小说的历史追忆

逃遁与陷落

——苏童论

南方的堕落与诱惑

苏童小说的叙事美学

突围与陷落

——论苏童小说的孤独意识

《桑园留念》:苏童的经典

天堂的哀歌

——苏童论

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

生命意识的逃逸

——苏童小说中历史与个人关系

“唯美”的叙述

——苏童短篇小说论

病态社会的病相报告

——评苏童的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

苏童小说:唯美主义的当代叙述

海峡两岸: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论苏童、白先勇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附  录

作品年表

研究资料索引

试读章节

风景这边还好

苏 童

我愿意谈谈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的小说,也许因为我是局内人,也许因为我是局外人。

有一种说法是一九八六、一九八七没有好小说,我想持此观点的可能为数不少。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是怎么引发的,我只是体会到这些先生们对文坛现状的不满,不满者诚然有诸多的不满,但点头者也肯定发现了几片璀璨的风景。

所以我说,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风景这边还好。

就我个人的兴趣好恶来说,我最喜欢的一些作家都是这两年涌现的,譬如马原、刘恒、莫言等人。我觉得这两年貌似沉寂的文坛正萌发着小说革命的胚胎,有这么多的人在做着种种努力,把小说拉回到小说中来,而舆论界的相对淡漠则给作家们提供了清净安恬的气氛,他们可以闭门思过或者深刻反省,我想这对于那些真正具备实力的作家是有益的。事实上八六年以前的文学对以后的文学并未构成障碍和负担,所以超越并非难事。

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小说发展进程显得舒缓有力:在骚动的八五年以后两年,一些叛逆的作家和作品开始出笼,并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读到了一些超出预计的小说,那些作品沉甸甸地落在我们眼前,放射耀眼的光彩,譬如余华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譬如孙甘露的《访问梦境》,譬如洪峰的《奔丧》,而在另外一条创作道路上,刘恒、李锐等人也亮出了他们的绝活,使人坚信现实主义作品旺盛的生命力。还有一些作家,你无法将他归人哪个流派,但他们独特的创作面貌也使人耳目一新,譬如老作家林斤澜,譬如叶兆言、魏志远等人。可以说这是一个作家群体分道扬镳、各显实力的年代。

有人说现在中国文坛无大家。这是一种让人惶惑和迷惘的说法,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大家”这词给你漫长的距离感,我想起美国作家巴思的《迷失在开心馆中》,好像我们都在开心馆中寻求探险的乐趣,也许谁玩得最开心谁就是“大家”,也许谁玩得开心了就出不来了,谁是“大家”?会不会有“大家”?如果博尔赫斯如果纳博科夫或者鲁尔弗在中国,他们是不是大家?中国作家的小说意识到底走到了多远、多深?这可说不清。说到“大家”意识,我觉得它是外界的,它并不存在于作家头脑中,如果一位作家想弄清楚别人要求他怎么写写什么,他肯定会痛苦。他一点也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舆论对于作家有可能是一种骚扰和压迫,所以没有舆论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创作本身的终极意义就很模糊,所以我想最好别呼唤“大家”、“巨星”,就把宏伟的目标当成一个美好的幻想,这样也合理,这样可以稳定作家们的情绪,也有利于文学在自由和松弛状态中发展。

现在来回顾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的创作,除去一九八七年春夏那几个月,还是倍感亲切的。那不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我喜欢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小说,也许其中不乏我自己在那两年比较走运的因素,所以我相信不喜欢的人肯定也多。

随便说说,不想论争。

(原载《寻找灯绳》,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版)

P14-15

序言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新时期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繁荣,可以说,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追踪研究一直是中国当代学术界和评论界最具生机活力的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然而,与文学界和研究界的这种“繁荣”局面相比,新时期文学的资料工作则显得有些滞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套权威性的能完整反映新时期文学发展全貌的文学大系,也没有能够全面反映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历程和整体成就的系统资料汇编。这无疑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展示、回顾、总结新时期的文学成就,反思新时期文学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

有鉴于此,我们特意邀请孔范今、雷达、吴义勤、施战军四位在新时期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和评论家来主编这套《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为广大新时期文学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权威研究资料,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在资料查找和检索方面的便利,从而为推进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和突破做出贡献。我们力求做到:一,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三,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外,还将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本套书采取开放的体例,并将长期出版下去,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学术工程。我们的目标是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力争能使广大读者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童研究资料(乙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范今//施战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4332
开本 16开
页数 4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4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3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