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叙事戏剧的当代演进(精)/百家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叙事戏剧的当代演进(精)》中,作者郑悦将从叙事戏剧的前世——表现主义戏剧出发,延展至叙事戏剧的今生——当代欧美的“后现代戏剧”“后戏剧剧场”,力图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的演进关系。从戏剧文本的“纯化”到“综合化”,叙述者在戏剧中重新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在剧场艺术中,观众从被隔离在“第四堵墙”之外彻底体验戏剧的幻觉力量到轻松地观摩一个故事,获得在娱乐中思考的能动性,到20世纪后半期的观众参与,到“论坛剧场”中观众直接引导剧情走向。20世纪的剧场艺术更为多元,不仅有商业戏剧,同时也生成了大众戏剧、社区戏剧、教育戏剧等多种门类。这些戏剧形式中,都有叙事戏剧的影子。正因如此,在当下的大戏剧观念中,叙事戏剧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在戏剧史以及戏剧理论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有非常鲜明的现实导向性。无论在艺术价值还是应用价值方面,它的力量都不可或缺。 作者简介 郑悦,1977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取得上海戏剧学院外国戏剧史论方向博士学位。 目录 绪论 现代戏剧的叙事化倾向 第一章 从表现主义戏剧到叙事戏剧 第一节 戏剧美学观念的解放: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叙事戏剧的形成与发展——布莱希特与皮斯卡托 第二章 1956之后:布莱希特的继承者们 第一节 “布莱希特戏剧”在英国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英国当代叙事戏剧发展简史 第三节 布莱希特之后:20世纪50—60年代的叙事戏剧 第三章 阿登与达西:从主流戏剧到社区戏剧 第一节 从超然到愤怒,从主流到边缘——约翰·阿登的戏剧创作历程 第二节 政治诉求·诗意关怀·英国形式——阿登与布莱希特 第三节 “社区戏剧”与“大众戏剧”——阿登夫妇的政治实验戏剧 第四章 1968之后:叙事戏剧的演进与发展 第一节 “1968运动”及思潮:质疑、反叛与“文化乌托邦” 第二节 “替代剧团”的十年(1968—1978):大众戏剧与政治剧场 第三节 叙事戏剧观念的发展:布莱希特融合阿尔托 第四节 叙事戏剧与叙事剧场的演进:“后布莱希特戏剧”与“后戏剧剧场” 第五章 凯若·邱吉尔:叙事戏剧发展样本 第一节 叙述式结构的发展——多重叙述、拼贴、并置 第二节 “历史化存在”的延伸——过去、现在、未来 结语 叙事戏剧与当代中国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叙事戏剧的当代演进(精)/百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704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12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6 |
CIP核字 | 2018242316 |
中图分类号 | J8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7 |
宽 | 179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