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智库/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旭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多本国内外期刊编委和多家重要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4年获得“中国管理学青年奖”,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策过程理论、智库和专家参与、转型与公共治理等。著有《中国专家政治》(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 in China,2018)、《中国智库的兴起》(The Rise of Think Tanks in China,2013)两本英文专著,以及《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2012)、《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2009)两本中文专著。在《公共行政研究与理论杂志》(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等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第1章 关于“智库”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智库概念之争 二、中外智库发展之差异 三、中外智库研究思潮 第2章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智库 一、第一阶段:1978-1991年 二、第二阶段:1992-2001年 三、第三阶段:2002-2012年 四、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 第3章 多元化的中国智库体系 一、半官方智库 二、高校智库 三、社会智库 第4章 智库运行体系中的新主体 一、“小”智库带动“大”网络 二、学术共同体 三、研究基金 四、新闻媒体 第5章 加强新时代中国智库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标 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建议 附录 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2016年、2017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清华大学朱旭峰教授的《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智库/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一书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系统审视了中国智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和现实作用,并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中国智库体系及智库运行体系中的新主体,以期全面认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智库建设的十大关键词,即专业、影响、独立、创新、务实、竞争、合作、激励、监督、国际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智库/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旭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6542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2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64 |
| CIP核字 | 2018289635 |
| 中图分类号 | C932.8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60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