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姚著中国史(全五册)(精装) |
内容 | 商品特色 目录 第一卷《黄河文明之光》 编辑推荐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叙事中,中国史与世界史是分隔的,中国史看不到世界,世界史里找不到中国。《姚著中国史》兼容了中国、日本和西方史学的研究与写作方式,打破了传统中国史的认知茧房,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1.突破了传统中国史由中原向外层层推演的藩篱,为秦楚这些半边缘国家正名。 2.对东汉以来豪族演化的历史叙事,蕴含着为生民立命的庶民情结。 3.对五胡建立的胡-汉联合政权的本质辨析,客观展示了大分裂时期的民族纷争与融合。 4.正视辽金元这些来自长城以北的草原征服者,并将其与汉族政权进行平等观照。 5.在域外与中国动态联系的环境中考察中国历史,爬梳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渊源。 6.摆脱了传统历史偏向于政治史叙述的窠臼,广泛利用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增强了历史解释力。 当前中国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民亟需一种世界主义的知识视野。《姚著中国史》超越了中原王朝循环的线性叙事模式和汉族中心主义的内观视角,作者姚大中先生对中华文明饱含热情而又异常冷峻,他用毕生精力完成了世界史视野展示大中华文明的书写,为今天的我们成为世界历史民族提前做好了知识储备。 《芈月传》历史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姚著中国史》全书共5册,全书汲取中国和日本欧美俄苏多地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架构、独特的视角叙述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 第一册《黄河文明之光》【东汉末年前】爬梳了最早的中国,并剖析了中华第一帝国秦汉的勃兴与崩解; 第二册《古代北西中国》全景透视了“游牧中国”和“农业中国”的竞争、共生与融合; 第三册《南方的奋起》【公元189年至581年】描绘了历史的曲线——正统朝代南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熔炼、孕育着一个新帝国; 第四册《中国世界的全盛》【公元581年至960年】诠释了隋唐帝国确立中国在东亚秩序的轴心地位的历程; 第五册《近代中国的成立》【公元960年至1911年】 展示了宋以后中华民族诸成员全部登上舞台的场景,及中国的重新整合。 《姚著中国史》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在域外与中国的动态联系的环境中考察中国历史。其“汉族中国主声部”非常清晰,同时与之相配的其他“次级声部”的声音也相当丰富。它们大致可以按照地缘来划分,除了作为主声部的中原核心中国这一区域外,其他的次级声部大致有以下几种:西方声部、东亚声部、中国西部边疆声部、南海声部,所有这些主次声部都有自己的声音。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姚著中国史(全五册)(精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大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2011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90500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