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7年级)/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干世界的众生相,谈
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我常常
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须读上
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
,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
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季羡林
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
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
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
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人口
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
点苦味。
——周汝昌
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
。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
——启功
目录
*万物有灵*
北京的痴梦
剥啄声
户外的树
旧燕
螳螂
蟋蟀
报国寺
一溜河沿
香冢
大酒缸
*逝水留痕*
案头清供
留退笔
歙砚与闲情
砚田肥瘠
圆明园劫灰
玉楼中砚
闺秀小楷
*乡关何处*
乡关半日
通州履旧
起火老店
津沽旧事
姑苏半月
梦魂长在断桥西
历下谭林
狐死首丘
犊车驴背
代步
*故人往事*
熊十力
黄晦闻
朱自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魏建功
顾羡季
银闸人物
汪大娘
怪物老爷
*哲理情思*
晨光
机遇
自嘲


春风吹又生
去者日以疏
弃捐勿复道
但目送芳尘去
君自此远矣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教学实录刘德水
精彩页
北京的痴梦
我自1931年暑后到北京住,减去离开的三四年,时间也转完了干支纪年的一周。有什么可以称为爱或恶的感触吗?再思三思,就觉得可留恋的事物不少。此情是昔年早已有之。二十年代后半期,我在通县念师范,曾来北京,走的是林黛玉进京那条路,入朝阳门一直往西。更前行,穿过东四牌楼和猪市大街,进翠花胡同。出西口,往西北看,北京大学红楼的宏伟使我一惊。另一次的一惊是由银锭桥往西走,远望,水无边,想不到城市里竟有这样近于山水画的地方。念师范,常规是毕业后到外县甚至乡镇去当孩子王,所以其时看北京就如在天上,出入北大红楼,定居后海沿岸是梦中也不敢想的。
几年前我曾诌文谈机遇,说它与人的一生关系密切,我们却不能奈何它,因为已然者不可改,未然者不可知。就凭这不可知,离开通县之后,我竞有了先则出入红楼、后则结庐后海的机会。在北京住时间长了,风风雨雨,啼啼笑笑,也是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单说对于北京,就有了较深的了解。了解常常与情纠缠到一起,这情是“爱”,表现为说说道道,是觉得许多方面都好。许多方面,说不胜说,只好化零为整,说印象最深的,计有四条。第一是文化空气浓。表现在许多方面,也只能说说显著的。一是学校多,大中小,上包括世界知名的北大、清华、燕京等,下也不当弃外号为“野鸡”的,可以说大街小巷都是。学校多,知书识礼的人也就多,如果当代还有孟母,她择邻就可以省很多力。二是读书人多,这多人中,自然还要包括不少有高名的,如王国维、鲁迅、陈寅恪等。三是书多,图书馆,个人收藏,书店书摊,几乎到处都是书。我们常说书香,各种书,古、今、中、外,善本,木刻,铅印……除“黄色”的之后,用鼻嗅,气味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的作用,是与之接近,日久天长,就可以野气渐减而文气渐增,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四是与文有关的事物多,这是说书之外,还有书画碑帖、笔墨纸砚等,也是随处可见。就算作附庸风雅吧,比如你有了蜗居,想略装点一下,就可以到琉璃厂,写字找罗复堪,刻印找张樾丞,等等,几天就交工。五是雅人雅事多,比如你逛公园,路过茶座,会听到男女杂坐唱昆曲;往某街巷,不识路,问路旁老北京,他会领你去,高高兴兴的(今日就多半会索指路钱)。
第二是历史旧迹多。旧迹有什么好?我的体会,是给“逝者如斯”之叹略作一些补偿,即使如苏东坡所说“而未尝往也”,也总可以抚摸柱础而想见昔时的宫殿之美。而说起北京,所存旧迹又不只是柱础。限于人而有文名的,其故居,只是宣南,就可以找到几十处吧?人而有艳名的就更容易引起思古之幽情,如铁狮子胡同有明末田畹府,从门前过,我们就禁不住想到陈圆圆。这样的幽情也许不该有吗?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们是俗人,俗是本分事,不矫情,也可以说是无伤也。
第三是富有人情味。这是与其他城市,尤其新兴城市比,与北京人,尤其老北京(还可以分为深浅二级,深是旗下人,浅是非旗下的多年住户)相处、交往,总感到亲切、温暖。这由于他们(包括妇女)惯于待人如己,助人为乐。
第四是吃穿日用。北京老字号多,花点钱,所得轻说是靠得住,重说是必很好。这方面,由程朱陆王看是小节,但是,如果由唯心而移近唯物,所费不多而能得到自己想望的,就成为大事了。以切身感受为例,单说老而没有字号的,我住在后海北岸,西行,小市喝大麦粥,东行,大葫芦买甜酱萝卜,晚间家中坐,买推车串街的羊头肉,都价不高而味绝美,其他都市就未必能这样。
觉得好处多,必化为情,是爱。情动于中,依《诗大序》之教,要形于言,于是远在二十年前,我就以《春明碎影》为题,凑了十二首五言绝句。写人,写事,写时,写地,当然都是可怀念的。怀念,一个分量重的原因是已经不再有。又过二十年的现在就更甚。比如以上说的四种优点,即使还没有化为零,也所馀无几了吧?这样说,我的情是由爱变为惋惜。可说的不少,只说一种,桑榆之年最想望而不能得的,是一个称心如意的息影之地。可取的地方不只一处,老北京是其中之一,比如偏僻地方的小胡同内,一个由墙外可以望见枣树的小院就很好。说起来,这愿望也是藏于心久矣,有诗为证:“露蝉声渐细,容易又秋风。曲巷深深院,墙头枣实红。”(《春明碎影,深巷之秋》)这样的小院,近些年都是住在楼里想象的。能实现吗?显然,除非是在梦里。
梦,非人力所能左右,于是我转而投身于白日梦。又于是我就真有了一个小院,离城根不远,因而可以听到城外丛林的鸟叫。院内房不是四合,为的实地多,可以容纳两三棵枣树。不能种丁香或海棠吗?老北京,小门小户,要是枣树,秋深树上变红,才对。当然,不能少个女主人,《浮生六记》陈芸那样的,秀丽,多情,而且更多有慧。这之后,我的拙句,“丁香小院共黄昏”改为“枣棵小院共黄昏”,幻想就可以成为现实。说到此,有人不免要窃笑,说书呆子的“呆”竟发展为“疯”,可怜可叹。但我亦有说焉,是有言在先,乃白日梦,自
导语
这本《叶圣陶先生二三事(7年级)》是张中行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之一。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的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于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人生、闲情,将一生感悟与情怀晕染在朴实的文字内,这是本书所选张中行散文的价值所在。
内容推荐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7年级)》为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张中行散文经典篇目,分《万物有灵》《逝水留痕》《乡关何处》《故人往事》《哲理情思》等几辑。其中,《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张中行的散文,写人,有《世说新语》之味,气韵非凡;状物,富有灵性与哲思;言理,冷静超脱,博杂而富有隋趣。这些散文带领青少年走进国学大师丰富的文学世界,领略布衣学者的超然智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7年级)/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中行
译者
编者 刘德水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07220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5
CIP核字 201824778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4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