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马建波,四川昌西人,1992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物理系,1996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主要兴趣为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在各类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目录 致谢 序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尝试Ⅲ 第一章 好人挖坑 休读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二章 惹不起未必躲得起 逻辑经验主义的兴衰 第三章 科学的进步是一种幻觉? 历史主义及其后果 第四章 神圣的事工还是凡俗的职业?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 第五章 科学大战 科学家对相对主义的反击 跋我思故我来:一个哲学工作者的独白 中外文人名对照表 内容推荐 从为科学知识系对自然客观真实的反映进行辩护,到把科学知识贬低为人们主观建构的关于“自然”的神话,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观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马建波著的《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看上去荒谬无比但却充满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奇妙故事。本书既不力求全面介绍20世纪形形色色的科学哲学思想,也不着眼于对其中某个观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而是试图清晰地勾勒出上述看上去完全对立的两种科学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线索,以期为人们把握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提供一个有趣而又富于启发性的视角。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马建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86754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60 |
| CIP核字 | 2018131460 |
| 中图分类号 | N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9 |
| 宽 | 171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