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鹅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小斌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自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作有《羽蛇》《敦煌遗梦》《双鱼星座》等。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三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奖等。《羽蛇》成为首部进入世界顶级出版社国际出版计划的中国作品。

《天鹅》就是她写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拜金主义时代的纯真爱情。

内容推荐

《天鹅》是作者(徐小斌)写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天鹅》讲述了:

女作曲家古薇赴伊犁边防部队采风,结识了同样热爱音乐的年轻的边防军少校夏宁远。夏宁远的爱闪电般地击中了本已万念俱灰的古薇——两个孤单的人或许只需互相取暖,于是,一场惊世骇俗的情爱开始了。他们爱得那么真挚炽烈,而真爱注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目录

第一章 序 曲

第二章 无调性

第三章 弱位上的外音:先现音

第四章 强音上的外音:延留音

第五章 经过音

第六章 辅助音

第七章 变奏

第八章 高叠和弦

第九章 移调

第十章 倒影

第十一章 逆行

第十二章 分解和弦

第十三章 调式变音

聆听者

向爱投降一《天鹅》论略

巢穴女王,她抒写一切骤然而逝的美欲

后记:难产的《天鹅》

试读章节

第一章序曲

1

那一片湖水的颜色至今还令她大惑不解:如何大自然可以调剂出这许多复杂的色彩,竟是人工所远远无法比拟的。奇幻的光追逐那湖水,把她带到了一个神话世界。那水的蓝,由浅蓝、灰蓝、湛蓝,转到钴蓝、深蓝、银蓝,她第一次发现,蓝色竟有如此多的变化,在湖的背面,蓝色突然显得那般深邃,深得不可见底。那是真正的蓝色的梦,娇嫩而易碎,但是又充满了西域的神秘。云雾缭绕着那蓝宝石一样的水,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形成层层叠叠的屏障。有山,很低平的山,颜色是新鲜的黄褐色,使她想起达利的蓝色系列画。那种圣洁宁静的蓝色与躁动不安的背景就那么毫不妥协地凝结在一起。

达利笔下的水常常像薄纱一样地可以揭起来,好像那正是水的“皮肤”。

水是有皮肤的,看了赛里木湖便可以相信了。

很久以后她才悟到,让她惊讶的并非是那片湖水,而是水中那一对天鹅,那是她生平第一次真正看见天鹅,而且是那么近。当时她和他在一起,他们沉默不语,那对天鹅凝视着他们,同样沉默不语。

不知对峙了多久,他说:“古老师你知道吗?天鹅对伴侣绝对忠诚,如果被拆散了,它们就得死。”

她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看见那一对天鹅渐渐地游远了。

这是二○○二年春天的赛里木湖畔——她悄悄写了几个突然冒出来的乐句,存在了手机里。

2

他是驻守在赛里木湖旁的边防军。两杠一星,该是个少校。但是在她眼里,他不过是个年轻的小兵而已,因为她已人届中年,而他,还只有二十九岁。

二十九岁的男人,该是风华正茂,按目前流行的段子来说,该是“奔腾”阶段。段子全文说:二十岁奔腾,三十岁日立,四十岁正大,五十岁微软,六十岁松下,七十岁联想,八十岁索尼,也就是sorry了。可是这个年轻的少校并没有任何“奔腾”的迹象,他显得很忧郁,即使笑起来的时候,也掩饰不住他眉宇之间的忧郁。在那一群军人中间,他的确十分戳眼,首先是因为他身材高大,长相俊美,是的,俊美,这么说一点儿也不过分,她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吓了一跳,不知是第六感还是什么更隐晦的感觉,她突然想起了电影《钢琴教师》中那个俊美的男孩——那个男孩的眼睛里有那么一种羞涩迷离的光,那是一种只有纯洁的心灵才能产生的光芒,在当代的年轻人中间已经很少见了。

她自己也诧异自己的敏感:她的感觉很少欺骗她,特别是:对男人的感觉。有些男人,譬如她的前夫,她和他在一起整整生活了七年,可是,她对他没有感觉,甚至没有记忆。而男一些男人,一些凤毛麟角的男人,只要有一点点身体接触,便会有完全异样的感觉,譬如她的初恋Y,还有眼前这个军人,这个高高大大的二十九岁的男孩子,还完全没有触碰她,只是稍稍走近一点,或者在不经意间掠过一股风,便会有一种类似电击般的感觉,令她震颤。

但是她完全不知道他的感受。

她只是注意到:他看她的时候,目光中总是带着一种羞涩,而他看别人的时候,目光却变得坚定而中性,似乎很酷。

她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她常常想,一个年逾不惑的女人,半辈子已经过去了,根本不可能奢望什么爱情,特别是在这个东方古国,爱情似乎只属于青春少女,恋爱的的确确是年轻人的事,因为爱情中有些不能承受之重,只有年轻人才扛得住。

在部队为她接风敬酒的时候,她看见那个少校男孩儿,如坐针毡般地在椅子上蹭了好久,才趁着部队首长到来乱哄哄的时候,红着脸给她敬酒。他小声说:“我连喝三杯,你不用喝。”

他真的连喝三杯,装作豪情万丈的样子,但是她发现他根本就不会喝酒,酒在他的喉咙里发出咯咯棱棱的响声,他皱眉强咽,连眼眶都红了,她看了真是难受,没等他喝完就夺了他的杯子,仰着脖子一饮而尽,她同样不会喝酒,眼眶里竟然一下子冒出泪珠,他蓦然怔了,这时一个一杠两星的中尉走过来介绍:“古老师,这是我们的夏干事,也是作曲的,当然不好和你比,他是咱们部队的作曲家,写过不少曲子呢……这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古薇老师,这次她是应咱们部队的邀请,下来体验生活的……”坐在一旁的赵政委接过话来:“古老师说了,到时候为咱们部队写个曲子!”

古薇吓了一跳,好像突然想起,确有此事。P1-3

后记

后记:难产的《天鹅》

徐小斌

《天鹅》说是写了七年,其实断断续续都不止。

之所以写了这么久,简单地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本来想写一部“爱之书”,但写了半截已不知何为真爱。

突然有一天,我重听圣桑的《天鹅》,如同一个已经习惯于浊世之音的人猛然听见神界的声音——有一种获救的感觉。这时,来自身体内部一个微弱的声音突然响起:“写作,不就是栖身于地狱却梦想着天国的一个行当吗?”难道不能在精神的炼狱中创造一个神界吗?不管它是否符合市场的需要,但它至少会符合人类精神的需要。

就这样,经历了四年的瓶颈几乎被废弃的稿子重新被赋予了活力。但是我沮丧地发现,除了极少的一部分文字外,大多数都需要重新来过——因为整部小说都涉及了音乐,还不是一般的涉及,是主脉络都与高深的古典音乐有关——故事的层层递进是伴随着手机里的几个乐句如何变成小品变成独奏曲变成赋格曲最后成为一部华彩歌剧来实现的。于是只好报班听课。

——在二。一一年的炎夏,我永远穿着同一套灰色夏布袍子往返于课堂与家之间,与那些下了课还不断问问题的人们相反,每次刚刚下课我便神秘消失。以至于培训班结束时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子告诉我,他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小幽灵”。

我十分务实地想:我才不想去追究那么高深的古典音乐呢,小说里够使足矣。然而,写起来却远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怕露怯,我再度展开了自虐苦旅,沉迷其中,竟几度被我的男女主人公虐得潸然泪下。

我历来不愿重复,可是有关爱,不就是那么几种结局吗?难道就没有一种办法摆脱爱与死的老套吗?恰在这时,一个香港的朋友给我介绍了几种治疗失眠的办法,其中的一种便与西方的灵学有关。说是灵学,其实相当地唯物主义:物质不灭嘛。物质不灭,但是可以转换形态,所谓生死,堪破之后,无非就是形态物种之转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情节——男主角的遗体始终没有被找到。而在女主角按照男主角心愿完成歌剧后,在暮色苍茫之中来到他们相识的湖畔,看到他们相识之初见过的天鹅——男主人公曾经说过,“你知道吗?天鹅是最忠诚的伴侣,如果一只死了,另一只也绝不独活”。她看见那只孤独的天鹅,于是她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办——她绝非赴死,而是走向了西域巫师所喻示的“大欢喜”——所谓大欢喜,首先是大自在,他们不过是由于爱的记忆转世再生而已,这比那些所谓爱与死的老套有趣多了也新奇多了。

其实最初的想法是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非典时期曾经有一对恋人,男的疑似非典被隔离检查,女的冲破重重羁绊去看他,结果染上了非典,男的反而出了院。男的照顾女的,最后女的还是走了,男的悲痛欲绝。这个错位的真实故事让我颇为感动。

我喜欢那种大灾难之下的人性美。无论是冰海沉船还是泰坦尼克都曾令我泪奔。尤其当大限来时乐队还在沉着地拉着小提琴,绅士们让妇孺们先上船,恋人们把一叶方舟留给对方而自己葬身大海,那种高贵与美都让我心潮起伏无法自已。

《天鹅》尝试了一种“仿真”式的写法。我弃绝了惯用的华丽句式尽量让她素朴自然。恰恰二○○○年前后我有一次‘‘走新疆”的经历,于是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有异域风情的边疆。为了完成小说,我又前后两次去新疆,成本巨大。本来我以为,这样的写作会比之前容易得多,但是进入叙事语境后才明白原来难度如此之大,我又把自己逼向了绝境。而这部小说最不一样的,是关于生死与情感,是用一种现代性来诠释一个带有古典色彩的爱情故事。

我的写作与自幼读书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我一直在追求纯粹的文学,追求一种混沌复杂多义之美,追求“五四”以来被忽略的审美与审智的传统。写作于我,有时就像海涅的诗所说:“销魂的酷刑,极乐的苦痛,痛苦和快乐都是难以形容!”这种追求本身,就注定了我的写作会与社会语境错位。

但我的所谓独特不是刻意的,不是做出来的,这就是我的本色写作。我跟同代人在一些经历上有很大的不同。我的童年是在分裂的环境下度过的:有来自学校和父亲的宠爱和来自母亲的排斥。出于好奇心我很早就读了《红楼梦》,从此不幸被文学绑架,改变了我的命运和人生。我变成了一个因内心有秘密而自闭敏感的孩子,当小伙伴们都在跳皮筋的时候,我却沉迷于林黛玉的“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我的小说《末日的阳光》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封闭在她的房子里看那些被当时批判的禁书,然后直到有一天窗玻璃碎了,太阳变成了红色的碎片,映照在她身上,她才感觉到这个屋子空了,爸爸妈妈好像不在了,那个小女孩,当然就是我。我当时在外面高音喇叭的喧嚣中,为自己营造了那样一个小世界,读了大批的俄苏文学和法国文学(谢天谢地我家没被抄),完全是不谐和音。我想大概没几个小孩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吧?

我在青少年时期去了东北兵团,我去的那个地方,冬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下四十多度,最冷的一天是零下五十二度,大家难以想象,在这么冷的天气之下没有煤烧,我们为了生存只好到雪里去刨豆秸烧。夏锄时节,我永远落在最后,这就意味着我吃不上饭,因为那个老牛车永远是拉到人多的地方送饭,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在那样的劳动强度下天天饿肚子,我是怎么活下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青春的力量?所以我与同代人不同的,是不愿去描述那种艰苦,而是把那个苦难的现实转化到了一种幻觉世界,好像到了那个世界我才能够存活下来。最让人震惊的是即使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人依然有精神上的需要。我们全排三十八个女孩,当时唯一的精神享受就是听我讲故事,我把所有小时候看的书都讲完了以后,无法拒绝她们的渴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有了编故事的能力。

写作对于大多数人是获得,对于我来讲却是不断地丧失。包括丧失金钱,丧失健康,甚至丧失生活。当我从沉迷的文字世界中走出来的时候,面对现实终于明白,自己的余生将在“青灯照壁,冷雨敲窗”的寒冷中度过。

我不愿说“用生命写作”这类疑似夸张的词,但实际上,我的确是把自己整个的性命放进了文字之中磨砺至伤。我也曾经怀疑曾经焦虑曾经羡慕那些付出很少却收获巨大的人,但是后来终于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写作,是我的血液决定的,一切都无法改变,直到蜡炬成灰,我也别无选择。

想起伟大的巴赫那首举世闻名的主题乐曲《音乐的奉献》。巴赫利用“无限升高的卡农”——即重复演奏同一主题,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变调,使得结尾最后能平滑地过渡到开头。这里充满了音符与文字的游戏,这里有各种形式的卡农,有非常复杂的赋格,有美丽而深沉的悲哀,也有渗透各个层次的狂喜。它是赋格的赋格,是层次的自相缠绕,是充满智慧的隐喻。人类社会正如这样一首赋格曲,它不断地变调却又回复到原点,构成一个个螺旋式上升的怪圈。

文学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高度的商业化之后将需要新的返璞归真。任何社会都不会没有孩子,任何孩子都不会没有美丽的梦——而文学的梦应当是所有的梦中最美丽的。

感谢作家出版社为我圆梦;

感谢葛笑政社长的关心:

感谢水舟,谢谢你对《天鹅》的高度评价;

感谢亚丽,你是我最初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感谢孙郁老师,你的评论映照出了我的灵魂;

感谢高叶梅,深谢你对《天鹅》及时中肯的意见:

感谢王侃,你是批评界读全版《天鹅》的第一人;

感谢庆祥和潍娜,你们全新的解读给了我创作的新生:

感谢宁肯,谢谢你诤友式的提醒:

感谢战军,谢谢你对《天鹅》及时的肯定;

感谢我的责任编辑秦悦,我和你的沟通从无障碍非常开心;

感谢读者,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走过了三十多年,谢谢你们对我的厚爱与包容!

希望你们像爱我一样爱《天鹅》这部让我如此纠结和心痛的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徐小斌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被阅读者认为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徐是一个伟大的善于虚构故事的天才,她很巧妙地把现实与幻想的世界混合在一起。徐小说中包含丰富隐喻、寓言、重构神话的文笔优美的叙事则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并且具有跨界的国际维度,在表层故事的背后,有着关乎整个历史进程复杂性的深刻见解,并含有丰厚的哲学意味。

——著名澳大利亚女学者

徐小斌小说的唯美神秘是我们中国当代文学严重缺少的,她给我们的想象力打开了一个从来没有的空间。她和中国的另类传统文化有一种对话的关系。

我们以为网络文学中才出现的奇幻,在小斌那里早就有了,她给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经验,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事实是,即使在徐小斌最阴郁的小说里,也会出现大量巴洛克风景画式的明丽色彩,在她那些巫妖一体的女性人物身上,往往又有一种少女式的天真和童贞。徐小斌将这种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并在其作品中构建了双重的维度,一种形式、叙述、修辞的轻和一种历史、现实、宗教的重,这两者并置而生,互为视域,在这个视域中,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被呈现出来。

——著名青年评论家,人民大学副教授杨庆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小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9121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