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语言学导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化语言学导论》由戴昭铭著,本书的宏观结构安排也颇具匠心,合情合理。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下编为分论。总论的1—3章是文化语言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4—5章是文化语言学的史论。看了上编,可对文化语言学有概括的了解。分论是语言与文化各个主要部门的关系论,依次对语言与思维、哲学、政治、神话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无论是总论还是分论,涉及的问题都相当广泛。但是本书却有广泛而不浮泛的优点。对于所论述的题目大都能有相当深的开掘。比如关于语言和哲学问题,本书论析了语言建构哲学的过程,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辨,语言和哲学的互相渗透互相推动的研究;又如关于语言和政治问题,本书抓住政治的本质“权力”问题,谈到“名分”问题,又谈及语言问题的政治化。这些问题的讨论都需要有广博的阅读基础。可见本书作者为了写作此书,在读书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这是本书虽然篇幅不很大,但内容却显得厚重的原因。

目录

上编 文化语言学总论

 第一章 文化语言学的文化观和语言观

第一节 文化语言学的文化观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的语言观

第二章 文化语言学的对象、任务和性质

第一节 文化语言学的对象

 1.语言作为文化符号的功能

 2.语言和文化的“共变”关系

 3.语言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的任务

第三节 文化语言学的性质

 1.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

 2.文化语言学是解释性语言学

 3.文化语言学是交叉性学科

 4.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章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文化语言学的总体方法

 1.通过描写进行解释

 2.宏观和微观兼顾

 3.为语言的而不是为文化的研究

 4.求异的而不是求同的研究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的具体方法

 1.文化符号解析法

 2.文化思维认同法

 3.文化背景考察法

 4.文化差异比较法

 5.文化心理揭示法

 第四章 文化语言学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文化语言学的西学渊源

 1.欧美文化人类学理论

 2.洪堡特的语言学说

 3.美洲人类语言学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的中学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道一统观

 2.内涵丰富的“小学”传统

 第五章 文化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学术反思和学科建立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的发展

 1.流派和理论建设

 2.具体问题的研究

下编 文化语言学分论

 第六章 语言和思维

第一节 语言和思维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语言和思维问题的文化学价值

 1.人类的语言思维是人类文化的开创者

 2.人类的语言思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3.语文现代化、思维现代化和

 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第三节 语言和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是文化模式的决定者

 2.思维方式和语音特点

 3.思维方式和词汇特点

 4.思维方式和语法特点

 第七章 语言和哲学

第一节 哲学——语言编就的世界图式

 1.认识世界——哲学家与语言的搏斗

 2.隐喻和“制图”——哲学家的“语言游戏”

第二节 语言——哲学思辨的重要课题

 1.对语言运用标准的讨论

 2.历史悠久的“名实之辨”

 3.饶有兴味的“言意之辩”

 4.文化语言学的“名实”观和“言意”观

第三节 语言学和哲学的互相渗透和互相沟通

 1.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和语言哲学的兴起

 2.“乔姆斯基革命”:语言学还是哲学?

 第八章 语言和政治

第一节 政治的本质和语言符号

 1.政治的本质问题

 2.名分——政治权力的符号

 3.“正名”理论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

第二节 国家首脑名称的权力象征功能

 1.后、伯:原始共和制的象征

 2.王:商、周奴隶制的象征

 3.帝、皇帝(皇):封建集权制的象征

 4.总统、主席:民主共和制的象征

第三节 政令语言和政治运作

 1.政令语言——政治运作的枢纽

 2.政令语言的风格特征

第四节 政治变化和语言变化

第五节 语言冲突和政治斗争

 1.语言感情和政治凝聚力

 2.双/多语现象和语言冲突

 3.语言问题的政治化

 第九章 语言和神话及宗教

第一节 神话和宗教的起源和语词魔力

 1.人性的两重性和神话——宗教意识的产生

 2.神话思维和语词魔力

第二节 从语词魔力信念到语言拜物教

 1.语言本身被神化

 2.语言的功能被神化

 3.文字及其动能被神化

 4.言语禁忌

 第十章 语言和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质

第二节 语言模式与诗歌的形式特征

 1.语言的类型和诗歌的节奏类型

 2.语言形式的演变和诗歌形式变化

第三节 文学对语言的影响

 1.文学对词语形式的影响

 2.文学对书面语行文格式的影响

 3.文学对民族共同语形成的影响

 第十一章 语言和民俗

第一节 语言和民俗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民俗词语和民俗传承

第三节 民俗考源和词语考源

 1.由“上之所好”而成流俗者

 2.由典章礼仪而成习俗者

 第十二章 称谓和文化

第一节 称谓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

第二节 亲属称谓和婚姻制度

第三节 古代称谓和礼仪习俗

 1.自称词语

 2.对称词语

 3.对人称说自己的亲属

 4.称说对方亲属及有关事物

第四节 社会称谓的变化和新式称谓的建设

 1.旧称谓的消亡和新称谓的产生

 2.新式称谓的建设问题

 第十三章 语言的变化和文化的变化

第一节 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

第二节 地域方言的文化历史背景

第三节 社会方言和亚文化形态

 1.阶级方言和阶级语言

 2.行业语和术语

 3.隐语

 4.性别方言

第四节 语言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语言学导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昭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60697
开本 32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1996-12-01
首版时间 1996-12-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01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