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神奇的生物链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由宋璐璐、曹金洪主编,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原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内容推荐

在高海拔的陆地上,生存着一群特殊的动物:它们有的生着长长的绒毛抵御寒风,有的长着厚厚的脂肪对抗寒冷,它们从未对寒冷和缺氧环境妥协。它们就是恶劣环境的终极挑战者——高原动物。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由宋璐璐、曹金洪主编,《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原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目录

第一章 哺乳类动物 1

第一节 猕猴的近亲——熊猴/2

第二节 尾巴种族的异类——短尾猴/5

第三节 胆小却凶猛的动物——棕熊/8

第四节 暗夜的行者——石貂/12

第五节 与家猫相媲美的强者——小灵猫/15

第六节 貌似猫头鹰的精灵——兔狲/17

第七节 高原上的尤物——金猫/19

第八节 戴着围脖的大猫——猞猁/22

第九节 万兽之王——虎/25

第十节 行踪诡秘的“美猫”——雪豹/30

第十一节 浪迹天涯的旅者——藏野驴/34

第十二节 “沙漠之舟”——野骆驼/38

第十三节 身体散发异香的珍贵动物——麝牛/41

第十四节 头顶假鹿茸的动物——赤麂/44

第十五节 游泳好手——水鹿/47

第十六节 我国的珍奇动物——白唇鹿/50

第十七节 生性机敏的假骏马——马鹿/53

第十八节 团结精神的象征——野牦牛/57

第十九节 “西藏黄羊”——藏原羚/60

第二十节 善于跳跃式奔跑的家伙——普氏原羚/63

第二十一节 性情胆怯的国宝——藏羚羊/66

第二十二节 行走于悬崖绝壁的精灵——斑羚/69

第二十三节 与家山羊攀兄弟的动物——北山羊/72

第二十四节 站得最高的兔子——高原兔/75

第二十五节 背脊长有黑斑的小家伙——云南兔/78

第二十六节 以挖掘本领著称的“大侠”——喜马拉雅旱獭/81

第二章 鸟类动物 85

第一节 飞越生死的勇士——蓑羽鹤/86

第二节 辛勤的“播种者”——克拉克星鸦/89

第三节 对感情专一的雪雉——白马鸡/92

第四节 鸟类动物中的贵族——蓝马鸡/95

第五节 鸟类中的“登山健将”——雪鸡/98

第六节 为爱而生的高原勇士——黑颈鹤/101

第七节 最重感情的精灵——斑头雁/104

第八节 最优秀的“侦察兵”——赤麻鸭/108

第九节 头戴“金冠”的九色鸟——棕尾虹雉/111

第十节 用嘴摄食的动物——血雉/114

第十一节 笨拙与骄傲并存的鸟儿——藏马鸡/118

第十二节 飞行与英俊并称的英雄——金雕/121

第十三节 鸟儿中的“变色龙”——秃鹫/124

第三章 爬行、两栖类动物 127

第一节 “戴着风帽的蛇”——眼镜蛇/128

第二节 住在海拔最高处的怪物蛇——温泉蛇/130

第三节 腹部长刺疣的家伙——西藏齿突蟾/132

第四章 水生类动物 134

第一节 善于跳跃的鱼儿——黑鱼/135

第二节 青海湖的王者——青海湖裸鱼/138

第三节 长有小眼睛的鱼儿——鲢鱼/141

第四节 以角质为武器的小鱼儿——齐口裂腹鱼/143

第五节 历史气候变化的见证——川陕哲罗鲑/145

试读章节

熊猴主要栖息在热带、亚热带山区的森林中,熊猴的栖居环境以及习性都和短尾猴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熊猴的栖居环境海拔相对较高,主要分布在西藏的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区,海拔大多都在2500米左右,耐寒性较强。

相对于其他猴类来说,熊猴的种群比较小,属于昼行性动物。熊猴每一天的活动都是有规律的,它们觅食活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最高峰的时间是在下午15时左右,在中午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小的休息期。在旱季和雨季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雨季相比,熊猴在旱季明显增加了觅食时间,相应缩减了休息时间。旱季的时候,觅食强度比雨季有明显的增强,在7~10时是熊猴的休息时间;在雨季的时候,休息时间是在12~14时。

熊猴比短尾猴更喜欢树上的生活,每天在树上的活动时间比在地上活动的时间多。

一般情况下,熊猴是几十只一群,群中雄性之间的“等级”都很分明,大群里面还要分小群,优势的雄猴作为首领,居住在中心。雌猴、小猴和软弱屈从的雄猴则散居在首领的周围。大雄猴都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各个熊猴群的活动范围在七、八平方公里左右。群和群之间的活动范围可以相互重叠,但是两群相遇必定会引发一场争斗。

猴群的社群关系很复杂,但却充满了趣味。熊猴可以做多种表情,在危急时刻可以发出信号求助。仅仅是叫声就有二三十种不同的声调,除此之外,熊猴还有很多的面部表情及姿态动作。比如说软弱的熊猴将后半身对着优势猴,这就表示我愿意屈从认输;优势猴朝着做出这个姿势的猴子高高翘起自己的尾巴,就说明优胜;猛烈地摇晃树枝表示进攻。当受到惊吓时,熊猴会先爬上树顶,再跳落地面,隐匿到草丛里面。

如果熊猴和叶猴同时出现在一处的话,它们虽能够和睦相处,但是绝对不会出现混群这种状况。  熊猴主要以吃野果和植物的鲜枝嫩叶来维持生存,偶尔会捕捉一些昆虫、两栖动物和小型鸟类,属于杂食性动物。

熊猴和猕猴很相似,稍不留神就会混淆。但是仔细一比较,就会发现熊猴比较粗壮一些,尾巴也较短,不及身长的一半,头上有一个“发旋”,从中间开始慢慢向四周旋开。

雌性熊猴大约到4岁半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性成熟,雄性熊猴大约到3岁能达到性成熟。熊猴妊娠期在170天左右,分娩期是每一年的3~7月份,每年可产1胎,每胎只有1仔。

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南亚地区活动着这样一群精灵,它们的尾巴比较奇特,喜欢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每天穿梭于丛林之间嬉戏打闹,过得非常开心。它们是谁?它们就是尾巴种族的异类——短尾猴。

短尾猴主要栖息在中国的甘肃、贵州、青海、西藏等省区,在国外主要分别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短尾猴生性喜欢多岩石的疏林高原,生活的地方都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可以供猴群喝水和夜间睡眠。它们是昼行性、树栖的一种动物。除了采食和夜宿在树上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都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它们时常在小河沟边嬉戏玩耍,用那双可爱的“小手”从浅水边的水草中寻找昆虫、螃蟹等作为食物。

短尾猴喜欢群居的生活,每一个群体的数量都在10~30只。和其他的猴类相比,短尾猴的地栖性更强,在受到惊吓、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沿着地面逃窜。短尾猴的游荡路线也比较固定。

短尾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几乎很少捕食蛙、小鸟和鸟卵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果实与叶是短尾猴的最爱,尤其是果实,是短尾猴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食物。

P3-6

序言

在高海拔的陆地上,生存着一群特殊的动物:它们有的生着长长的绒毛抵御寒风,有的长着厚厚的脂肪对抗寒冷,它们从未对寒冷和缺氧环境妥协。没错,它们就是恶劣环境的终极挑战者——高原动物。

浪迹天涯的旅者藏野驴,游泳好手水鹿,我国的珍奇动物白唇鹿,行走于悬崖绝壁的精灵斑羚,性情胆怯的国宝藏羚羊,飞行与英俊并称的英雄金雕,带着风帽的眼镜蛇,善于跳跃的鱼儿黑鱼,青海湖的王者青海湖裸鱼等高原精灵,为寂静的高原增添了许多生机与色彩。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原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书由宋璐璐、曹金洪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刘小沙、蔡琳杉、闫林林、陈玉潇、段雪莲、严亚珍、石静、冯少敏、孙悦、高鑫。

希望广大读者在打开我们精心编写的这本《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时,能够见证高原的乐趣,同时,对高原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能对我们编写过程中的缺点、不足给予批评和谅解。

编者

2013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神奇的生物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璐璐//曹金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47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5-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