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家王牌军覆灭记--孟良崮战役/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外战争传奇丛书主要记述了广大军民为谋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书中既有统帅、名将的高超谋略、英明决策和指挥艺术,又有广大官兵的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和积极的献计献策;既有用兵如神、出奇制胜的成功经验,又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失败教训;既有集中兵力、以众击寡的常规韬略,又有以弱制强、以少胜多的制胜方略;既有屡战屡败、关键一仗取胜而决定战争命运的经验,又有连打胜仗、关键一仗败北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教训;既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经验,又有忘战必危、亡国亡军的教训,等等。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事迹感人、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描述,通俗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整理成书,奉献给读者。这对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增长军事知识,启迪谋略能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和爱军尚武思想,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孟良崮战役,是华东野战军进行的一场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进攻战役,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仗,也是解放战争以来,华东野战军第一次从正面摆开阵势同强敌斗智斗勇,打得很有气势的一仗。这一战役,开创了我军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

本书撷取了战役过程中最有意义、最有趣味的一些情节故事,编著成册。读者通过阅读,既可以了解战役全貌,增长军事知识,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和激励。

目录

主编的话

硝烟散尽看沂蒙

挥师北上占垛庄

临蒙公路断归途

晓行夜宿巧迂回

神兵天降黄崖山

界牌一线阻敌援

横刀守卫天马山

浴血奋战南双泉

刀丛扑去争山顶

智勇双全朱茂东

觉醒反戈战蒋军

芦山顶上歼顽敌

孟良崮上英雄多

勾心斗角的蒋军

乱枪击毙张灵甫

人民军队爱人民

蒋军恶行罪滔天

爆破大王左太传

子弟兵团建功勋

越岭翻山送军粮

陈光彩的茶饭店

馒头大王胡佳贵

战史翻过“王牌军”

是非得失张灵甫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巍巍沂蒙山,连绵千余里。她是革命的山,是英雄的山。半个世纪前,发生在那里的孟良崮战役,在我军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华东野战军在此全歼蒋家“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孟良崮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

孟良崮战役是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役,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性一仗,也是解放战争以来华东野战军第一次从正面摆开阵势同强敌进行大规模较量的一仗。这一战役,开创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各解放区军民奋起抗击,至1947年初,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英勇奋战,共歼敌56个旅。国民党军队的全面攻势被瓦解,军事斗争的态势向着有利于我军的方面发展。在华东战场上,我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接连进行苏中、宿北、鲁南、莱芜等著名战役,取得了歼敌20多万人的战绩。蒋介石集团经历了惨痛的失败后,已经逐步失去了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能力。蒋介石在总结失败教训时说,“占地愈多,则兵力愈分,反而处处被匪军牵制,成为被动”,“而匪军却时时可以集中兵力,采取主动,在我正面积极活动,将我们各个击破”。因此,蒋介石改变了原来全面进攻的战略方针,由对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集中主要力量,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1947年5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在重点进攻陕北的同时,集中了汤恩伯、王敬久和欧震等三个机动兵团,共24个整编师(相当于军)60个旅45万多人的兵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给敌人以重创后,主动放弃了一些地区,主力转移至新泰、蒙阴以东地区待机。国民党军队得意忘形,气势汹汹,采取“东压北挤”的战术,以第一、第二兵团北进,第三兵团东压,企图在鲁中山区与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为防止像以往一样遭我军各个歼灭,蒋军一改惯用的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乘虚进袭等战法,采取了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作战方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领导下,几次寻歼敌军主力未果。他们没有急于迎战,而是根据敌情变化,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采取了“持重待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大量歼敌”的方针,率领部队大踏步进退,调动敌人出现失误。

随着华东野战军主力的后撤,蒋介石和他的手下将领们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蒋介石扬言:“陈毅两战之后,元气大伤,钻进沂蒙山,以山大王战术与我周旋。我们就在沂蒙山区把他一扫而光!”后来的事实证明,等待他们的是陈、粟大军的又一记铁拳。被一扫而光的不是华东野战军主力,而是他们的“五大主力之首”,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七十四师。

5月11日,由蒋介石的爱将汤恩伯统率的第一兵团北犯,其辖内整编第七十四师在我军调动下,前进积极,态势比较突出,两翼出现空隙。陈毅、粟裕慧眼识战机,立即定下“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役决心,以虎口拔牙的英雄气魄,采取中央突破、两翼钳击、“猛虎掏心”的战法,围歼该敌于坦埠以南地区。战役的具体部署是:集中第一、第四、第六、第八、第九共五个纵队16个师的兵力组成攻击集团,聚歼蒋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同时,集中第二、第三、第七、第十共四个纵队的兵力组成阻援集团,担任牵制和阻援任务。

5月13日夜,我第一、第八纵队,如同两把双刃尖刀,分别从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两翼插入纵深,割裂了该师与其左右邻之整编第二十五、第八十三师的联系;我第四、第九纵队亦于13日夜从正面猛烈攻击敌人,迫敌寸步难行;预先部署于鲁南的第六纵队于12日16时奉命飞兵急渡,日夜兼程120公里,于14日晨抵达垛庄西南20多公里处的观上、白埠地区,15日3时突然向垛庄发起攻击,一举攻占了这个战役要点,切断了蒋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退路。15日拂晓,华东野战军攻击集团的五个纵队,完成了对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包围。楔人敌阵的第一、第六、第八纵队与其他部队一起,在形成对整编第七十四师围攻态势的同时,分兵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完成了对企图增援之敌的阻击部署。

华东野战军敢于从敌重兵集团进攻战役的布势中,从密集的阵势中挖出整编第七十四师来打,完全出乎国民党军政领导的意料。该师被围后,蒋介石自恃该师战斗力强,左右又有援兵靠近,认为这正是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的良好机会。因此,一面督令该师坚守,吸引我军;一面急调十个整编师向该地区集结,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

当时,敌十个整编师的增援兵力近者五六公里,远者亦仅1~2日行程,情况十分紧急。这种情况下,能否消灭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关键环节有两个,一是围歼部队能否迅速解决战斗,二是阻援力量能否挡住敌之援军。根据战场形势发展,陈毅同志提出了“歼灭七十四师,活捉张灵甫”的响亮口号。指战员们群情振奋,积极响应陈毅司令员的号召,并提出了“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消灭七十四师立大功,红旗插上最高峰”等口号;共产党员们还提出了“立大功,上高峰,共产党员带头冲”的口号,围住了蒋介石的“王牌军”。

5月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了对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总攻。五个纵队的各路攻击部队从四面八方扑向敌人,展开了猛烈攻击,势如潮涌。战斗惨烈异常。对此,粟裕同志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我军为了争夺每一个山头、高地,要从下向上仰攻,每克一点,往往经过数次、十数次的冲锋,反复争夺,直到刺刀见红,其激烈程度,为解放战争以来所少见。”围攻部队浴血奋战的同时,华东野战军阻援部队四个纵队和地方武装,利用野战工事,顽强阻击增援之敌,像一座座铜墙铁壁挡住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尽管蒋介石调集重兵从三个方向增援,尽管敌整编第二十五师、第八十三师近在咫尺,但在我强大的阻援集团的阻击和钳制下,敌人付出了惨重代价却不能越雷池半步,始终未能与整编第七十四师会合。15日晚,我军把敌人压缩于东西3公里、南北2公里的狭窄山区,16日下午攻占了七十四师占据的所有高地。蒋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三个旅及整编第八十三师一个团被我军全歼。此役,我军以伤亡12000多人的代价,取得了俘敌19600人、毙伤13000人的辉煌胜利。猖狂一时的蒋军“王牌军”,美械装备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仅仅28个小时就被我军全歼,师长张灵甫及副师长蔡仁杰均被我军战士乱枪击毙。

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鲁中决战”计划,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震慑了蒋军内部,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配合了陕北及其他战场的胜利攻势。战役结束后,汤恩伯被撤职,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等受到处分。

对于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覆灭,蒋介石痛心疾首,声言“孟良崮的失败,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必须等到全军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造之后,乃能作进一步的打算”。此等哀鸣,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此役给敌人打击之惨重。而所谓的“起死回生”,则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当时的《大众报》曾这样比喻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失败,说是“相传有一个愈赌愈输、愈输愈赌的赌棍,输得无计可施时,便忽而换个座位,忽而在骰子上吹口气,忽而又去撒泡尿,结果还是无济于事。蒋介石的忽而‘全面进攻’,忽而‘重点进攻’,也不过是赌棍的换座位,吹口气,撒泡尿行径。可是败局已定,无论他玩什么花样,都是徒劳无益的了”。

孟良崮战役之后一周年,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回前线的战区指挥员粟裕,面授中原大战机宜。谈话间,毛泽东突然微笑着问粟裕:“去年,也是在这个气候宜人的5月,你们在山东打了一仗……”

“在孟良崮。”粟裕回答。

“战果如何?”

“全歼七十四师,击毙敌酋张灵甫。”

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

栗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惊呼‘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微微一笑,问:“还有一个人呢?”

“陈诚?”粟裕半问半答。

毛泽东摇摇头,说:“不足挂齿。”

粟裕又说:“何应钦?”

“何足道哉。”毛泽东再次摇头否定。

粟裕还是没能脱离蒋军将领的圈子,猜测着说:“白崇禧?”

毛泽东有点不耐烦地说:“离题千里了。”

粟裕不再猜测,直接问道:“那么,是谁呢?”

毛泽东答:“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P1-6

序言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的大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国防教育都很重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把“国防教育”列为“实现坚决抗战的办法”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要在全国人民中间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号召大家“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江泽民同志对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深刻指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下去,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他还强调“越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越要宣传国防建设的意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

为加强和普及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科技素质,2001年4月2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规定,配合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素质,我们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特约军事科学院的十几位专家,编写了这套《中外战争传奇》丛书,陆续向全国发行。

这套丛书,是根据目前我国初中、高中历史课本和语文课本中提到的若干战争、战役,从中选择了一些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内容编写而成的。

这套丛书,在编写上有它自己的特色,即立意新颖,构思巧妙,选材精当,内容真实,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形式独特。每本书都以故事命题,由三四十个故事构成,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约13万字。每本书在前面都有一个内容提要,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一场战争或一个战役的全貌。

在这套丛书的传奇故事中,主要是记述广大军民为谋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既有统帅、名将的高超谋略、英明决策和指挥艺术,又有广大官兵的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和积极的献计献策;既有用兵如神、出奇制胜的成功经验,又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失败教训;既有集中兵力、以众击寡的常规韬略,又有以弱制强、以少胜多的制胜方略;既有屡战屡败、关键一仗取胜而决定战争命运的经验,又有连打胜仗、关键一仗败北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教训;既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经验,又有忘战必危、亡国亡军的教训,等等。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事迹感人、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描述,通俗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整理成书,奉献给读者。这对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增长军事知识,启迪谋略能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和爱军尚武思想,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对国防教育的需求了解不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专家、学者及时提出批评、指正,以利我们在后续工作中改进。

林仁华张辉灿

2004年1月

后记

孟良崮战役已经过去50多年了,现在写一部记述当时情况的书,既要符合史实,又要有较强的可读性,自然会有很多困难。当年驰骋沙场的人们大多已经故去,通过采访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翻阅战史资料,查看传记和当时的报刊记载。战史中关于战役的记述,虽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特点,但其内容侧重于对敌我双方经验教训的总结,对过程的重现未免单薄。如果单纯依靠战史资料写出来,很难满足图书可读性的要求。传记中的记述多是参与其中的人的一些所见所思,其中虽然有些可读性较强的逸闻趣事,但于战役全局的记载则不足,而且,由于是事后根据个人记忆写出来的,有些还是后人写的,难保不与史实有出入;报刊记载中因为涉及当时的保密要求,对一些部队的行动完全隐去了其番号,现在已经很难判别出所记的事情是哪支部队在具体什么位置发生的。也就是说,从图书写作的需要看,现在所能找到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支离破碎的。为了使全书可读性和史实性都比较好,只能尽量多地占有资料,从比较中鉴别筛选,将零碎的资料按史实中的最大可能拼接起来,不足的地方给予弥补。这本图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在写作过程中,为查证史实,参阅的资料很多、很杂,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和作者一一联系;全书成稿后,承蒙林仁华、张辉灿两位丛书主编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谨致谢意。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有些甚至还会有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2年5月2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家王牌军覆灭记--孟良崮战役/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立平//徐邦禹//王先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62564
开本 32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7.4-49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1
148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