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独的力量
内容
前言/序言

 现代人都非常恐惧孤独。或因此便分外想要和他人结伴而行,甚至可以称得上“没有朋友就恐慌综合征”。
  实际生活中,一旦说自己“没有朋友”,几乎肯定会被当成人格问题者对待。正因为惧怕“没有朋友”的状态,所以很多人对于本来没什么必要来往的人也会一直与其保持来往,对吧?
  如果说这样能令你感到舒适,那也算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假如这样的生活无法满足你的本心,不能令你积极地理解独自生活的真意,而只是勉强打发时间过日子的话,那么这些碌碌无为的时光等同于是在稀释你的人生真味。
  记得小时候曾经唱过的一首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可以交到一百个朋友吗?”但是,若真有一百个朋友恐怕也会受不了吧。(《假如我上一年级》作词:麻土道雄/作曲:山本直纯)
  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苦于孤独呢?
  恐怕是因为“孤独”这一词汇留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孤单、寂寞、凄凉”吧。仿佛像是冬季草木枯萎般的凄冷萧条之感,不论是谁都会苦于寂寞,因而诞生了“结伴”这一关系性。
  学习之所以令人觉得痛苦,有一方面正是因为学习是需要在孤独之中完成的事情。做题也好,读书也罢,这段时间人都是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但也正因为孤独,效率和生产性才得以提高。如果连这点孤独的时间都忍耐不住,一边看电视、听广播、听喜爱的音乐,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能吸收的东西也就减少了。
  尤其是电视,它可以营造出一种节目中出现的人如同自己的朋友的氛围空间。“某某说了这样的话啊”“某某真厉害啊”……电视上的名人们亲昵地和你交谈着,仿若亲近的朋友一般,造成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的错觉。彼时彼刻,的确会忘却孤独,当然也就没有精力去深入思考了。
  现在所流行的品牌、潮流趋势,也都是大家一股脑儿跟风而形成的结果。其他人都想要那个东西,那么我也想要拥有。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推动、传播集体的欲望,玩弄着孤独的心理罢了。

作者简介

1960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并于该校修读教育学研究系学校教育学博士课程,现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教育学、身体论、沟通论。
著作:《开口就能说重点》、《瞬间学会读、写、说的技术》、《教育力》、《斋藤孝的点子革命》、《畅销!命名创想塾》等。

精彩书摘

  《孤独的力量》:
  抱团并成功的人并不存在。
  当你想要学点东西的时候,首先请脱离群体独自一人行动起来。这是最基本的姿态。比起脑袋的好不好使,书读得够不够多,这些都不重要。有没有成为独立的一个人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
  我有时候会在那种可以容纳两三百名学生的大教室里授课。学生们几乎全都是三三两两成群结伴地一起来上课,独自一人来上课的学生可谓是屈指可数。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只是偶尔没有朋友陪伴的学生,所以真正独自一人推门进来的人就更少了。
  恐怕学生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是一种“所谓成群结队的消极关系”。可能有人会说了:“刚好和朋友选了同样的课,一起出席有什么错吗?我们又不是在课堂上一直聊天。”但是,要我说的话,如果旁边有朋友存在是很难深入学习的。我经常教育他人:为了能让自己专注、认真地做一件事情,不要抱团,要离开群体。
  但话说回来,只是口头说明的话,想必大家很难理解这一点。实际上,如果把伙伴们分散开来,一个一个地和我面对面的话,就可以感受到结伴行动时所没有的感觉了。“二人相对”或者称之为“一对一”的对话是十分重要的。
  若是读书,那与书的作者可以说是一对一的状态。若是授课,与教授可以说是一对一的状态。当双方都十分认真且怀有一决胜负之心时,自然而就会有所收获。反过来说。如果是纷纷扰扰的意识或态度的话,那么你就只能获得有限的东西,学习的能力也会下降。
  当然,平时和朋友打打闹闹并没有任何问题,但你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学习的第一准备是要独自一人。因此,为了打消结伴关系,在我的课堂上我都会让这两百多号人全部调换座位,我会让他们把书包等物品全都放在一起,完全不认识的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仅仅如此,课堂上学习的劲头就完全改变了,真是有趣啊!
  同样,我也会在小学生的补习班上施行类似的“编组游戏”。所谓编组游戏就是把一百多个孩子分散开来,按照“每组五人男女混搭”或者“每组三人”等规则,把他们组成固定人数的小组,分组要以最短的时间去完成。这个游戏看起来像是集体游戏,但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单人游戏。
  例如,在“五人一组”的规则下,最后有一组变成了六人一组,那么就必须把其中一个人摘出来,即使说如果没有人主动想独自一人一组的话,那么分组永远不能成功。这种分组不管重复多少遍,孩子们的行为都不一样。在我的补习班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们现在已经可以在二十多秒内完成这个分组游戏,但如果是完全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根本没办法做到。
  所以说这个游戏看起来简单,其实难度很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游戏是为了让他们和朋友分开或者说敢于让自己变成多余的人,最后要让他们学会“即便只剩自己一个人也无所谓”,这才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这个游戏正是为了让他们牢记这一点,所以说意义深远,我认为这对日本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游戏。
  现如今的小学、初中、高中里,为了防止自己被欺负,相互结伴似乎逐渐成为一个生存小对策。但是,如果这是理所当然的话,随着班级内的权力所属小团体的变化,当你变成独自一人时仿佛会没有容身之处。如果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每当一个人独处时,精神会变得十分不稳定,并不恐惧于独处。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失落的十年(孤独与我)/1

我的孤独时代/3  孤独之中的光明/8

孤独的时候积蓄力量/12

 第二章  作为“独行者”而活 /17

首先要决意离群索居/19

目前的自己够好吗?/24

“拿出结果来”这一咒语/27

孤独的时间中应做之事/30

成为独立之人才会变成强者/32

要有断绝来往的勇气/35

选择积极向上的孤独/39

一个人的身体感觉/42

 第三章  孤独的技巧/45

为了不让自己安于自身现状——有三个技巧/47

超越孤独——有三种方法/63

把自己当作战友/73

水拯救了孤独/78  地水火风/82

身体是可以挪动的寺院/88

一点点地错开负面情绪/92  震动能抚慰孤独/96

女性们的独处技巧/100

 第四章  一个人孤独的世界(孤独的实践者们)/105

孤独与流浪/107  史力奇流孤独的体味/110

与时代违和的孤独感/115  文学与孤独/121

读书是通往死者世界的旅程/129  孤独的诱因/134

中原中也/138  潜心/145  “憎恶平凡人”/149

第五章  孤独的力〖HT/153

独自一人才能看见的风景/155  了解爱的孤独/161

正因为孤独才更加理解他人/168  孤独与乐器/172

与孤独相匹配的工作/177

孤独力量的基础是去甲肾上腺素/180

以无常观为武器/183  地下水脉/188

尾声/194

本书中摘录的书籍及参考文献一览/197

解说  小池龙之介/20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也曾有过暗黑的十年,从高考失败的18岁开始,一直到在大学谋得一席之位的30岁之前,陪伴他的尽是决绝与孤独的年月。

这漫长的时间里看似一无所成,但他一直在向着自己的目标,慢慢积累,等待着后期勃发的一天。即便没有看得见的成果,即便没有人认可,仍然选择相信自己,但是在人生的间隙彻底挖掘孤独的意义,就如同是从“地下水道”与时空里的所有伟人们彼此相连,这是成长的通过之礼。

  在一项针对20—30岁人群进行的调查中,十个人中九个人有独自吃饭、出行的经历,而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面临独自待着,也就是独处的境遇——比如因为忙、因为与人相处不舒服或者压力等等原因。但大多数人内心深处还是对“一个人”的状态有抵触和害怕,也不知道独处的时候一个人该干些什么才好。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写成了“独处技法”,为更多惧怕独处、惶恐一个人的现代人提供更多的思考,以及更具创意的生活方式,还有许多作者本人的试行错误可供借鉴。本书可以帮助、指导读者更加有效率、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光。

编辑推荐

 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教育者更重视社交智能。

如果无法独处,就无法远航。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繁杂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是什么造就了作者从平凡的落魄大学生,到知名畅销书作家,日本明治大学教授的华丽转身?是——孤独的力量。

本书作者也曾有过暗黑的十年,从考试失败的18岁开始,一直到在大学谋得一席之位的30岁之前,陪伴他的尽是决绝与孤独的年月。

这漫长的时间里看似一无所成,但他一直在向着自己的目标,慢慢积累,等待着后期勃发的一天。即便没有看得见的成果,即便没有人认可,仍然选择相信自己,但是在人生的间隙彻底挖掘孤独的意义,就如同是从“地下水道”与时空里的所有伟人们彼此相连,这是成长的通过之礼。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作者自身经验写成了“独处技法”, 为更多惧怕独处、惶恐一个人的现代人提供更多的思考, 以及更具创意的生活方式, 还有许多作者本人的试行错误可供借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独的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 斋藤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94915
开本
页数 206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0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