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说唱三千里
内容
编辑推荐

汪峰、小柯、朴树、李健等联袂推荐;十年里华语世界中最诚实、最犀利、最心碎、最精彩的文字读本!

《说唱三千里》其是董鹏和曾克用心去找来的香浓美味的音乐,再亲手捧给大家享用的餐盘。

本书是他们十年来隔空谈话节目的记录,是21世纪这最初的十年里华语世界中最诚实、最犀利,最心碎、最精彩的文字读本。它是我们的曾经,也是将要的未来,更是让我们心灵纯净的时代之歌。

内容推荐

2000年开播的《说唱三千里》节目的动机,其实是很表面化的。认识一年的唐山电台DJ董鹏和昆明电台DJ曾克发现两人有很多共同点:都是站着直播、都有一头长发、都在晚上九点直播。

《说唱三千里》诞生了,就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普通的对播音乐节目,就是在唐山和昆明这样的标准的中国二三级城市,也算不得是什么大事,却在十年的时间里猛烈敲击着超越两个地域的无数年轻人的耳鼓膜。《说唱三千里》的录音和节目文稿,像手抄本一样被复制、上传和下载,很神秘地被传播开来,成为一种声音毒药。

500多期节目,两百万字文稿,像极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有的部分疑似思想、有的部分类似评论和感悟、有的却堪比呓语……

这是一场阴谋,有人会意微笑,有人莫名其妙。

从2000——2010,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虽然公之于众却也很秘密。把听觉和视觉抡圆了一起用,或许也在时代大陆上奔过一趟。

千里万里,就那么简单。

本书汇集了《说唱三千里》节目开播十年来的大部分精华文稿,堪称一部广播史上一部恢弘巨作。

目录

我们坐在空无一人的公共汽车上/001

不行!我得说说老曾(老董)!/007

一条路漫漫/012

生如夏花/017

生活给了我们大家的生活/023

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030

2001封箱—一“哪儿也不挨哪儿!”/038

嘘!……/044

“我跟你连再见都不能说吗?”/051

谁能摸到你的心?/058

我们还没有长大!/065

夏天的本来面目/073

2003封箱——有一搭儿没一搭几!/082

像高旗一样高调胡混! /090

艺术青年李大男(哗啦之二)/098

辛晴的异想世界(哗啦之四)/105

一个巴掌拍不响!/113

左脑的四个春秋/120

我开一家咖啡店/128

我拿自己的盾磨自己的刀!/136

我爱你,再见/144

2005封箱——今夜有人入睡我不睡,我在想:那颗危险的心脏又在哪儿狂跳呢?!/152

你看着办!/161

我这一生就是一个节目!/169

LSD是迷幻剂/176

一刀之下就变得人仰马翻/182

哭泣的拳头/188

2007封箱——二在不三不四的日子里/195

沙发上的乱码/201

最近不靠谱/208

麦克疯/217

你好2009/224

就像是电影/233

年过四十,不惑丽惑/24l

我的瓶颈比你粗!/249

汪峰在空中飘荡/257

宅急颂/264

2009封箱——难得不糊涂/273

满足的人都有一颗大肚子/28l

宿醉/289

中年/298

最后一期节目/306

后记/314

试读章节

我们还没有长大!

曾:我骑着木马来唐山找老董玩儿,他在电脑里发现了我的踪迹,开启杀毒软件把我给粉碎了!我回到自己的岁月中,凄凄地说——我的青春小鸟就这么一去不复返!

董:我们有时候还能说说“青春”这词儿,可每当这么那么一说,就有点心不在焉,我已经沦丧掉了很多壮怀激烈。

曾:要守住岁月这个东西——基本上很难!最多只能从她飞逝的身影中抓一把感觉当首歌唱唱。

董:在岁月中耐得住消磨——这个基本上也很难,难在你的不甘不愿,烦的是: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复杂的事情很令人无奈。

曾:没劲透顶了!我建议在今天晚上,在孩子们刚刚过完自己的节日的第二天,我们乔装打扮,趁人不备,秘密潜入儿童时代!

董:儿童时代?我现在回去?说不定会有一个苦闷的童年,所以,我还是佯装成熟的好,就算有点迟钝。

曾:拔下一根儿花白的头发,一吹……一个苦闷的孩子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他藏在上了两道锁的斗室里,捧着一本《静静的顿河》呆呆看着窗外唱歌的小乌,小鸟说:你爸爸就要回来了!

董:那小鸟疯疯癫癫地把我带到角落里的青草旁,一个小泥孩儿正在小洞前刨啊刨,还抠!终于,他逮到了一个大蛐蛐!他就是小曾,他就是和隔壁老爷逗蛐蛐的小小曾。

曾:少年的欢乐无法响彻在青涩的鼓声中,他一直渴望成为一个战士,一个所向披靡的英雄。没有硝烟的朗朗晴空下,他像一头驴奔腾在足球场,他是滚动的小小董。

董:我拿起我的铁皮鼓,郁闷的鼓声瞬间响彻巨大的欢场,越来越密的敲击在严肃庄重的表情上,我被我的少年打得凌乱不堪。

小石头小蜜蜂小蚂蚁/小聪明小问题小秘密/大天空大海洋/大大的宇宙和想象/小的我只能当小风景

丁薇——《小风景》

曾:我试图标注那些我在岁月中的影像,找不到合适的辞藻,少年,优秀少年!青年,杰出青年!中年,人到中年!老年,老当益壮……

董:虽然我的身体没有一再溃败下去,但留在青年的印象里只剩下一点坏脾气,关于自不量力的少年,曾经马不停蹄,都已白驹过隙,只剩下两声纵声狂笑罢了。

曾:同样的红日,你可以看见喷薄而出的壮志凌云,你也可以纵情感叹黄昏暮色,等待最后消失在荒野。

董:我则走不出这中间状态,一面唏嘘,一面握紧拳头,虽然说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至少不会在感叹中沉沦。  曾:往左看,你笑得很灿烂,往右看,你思考得很阴霾。

董:灿烂的时候很灿烂,阴霾的时候比较孱弱,这对于我这种强硬派来说,都是很受伤的折磨。伤口是甜的,心头是酸的。

曾:淤血的心跳和透明的瞭望同时描绘着我的世界,来自水星的女人,来自火星的男人越来越多地提起自己的往事,夏天哭了,我不得不暂时脆弱。

董:脆弱并不证明你很弱,脆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定不能对抗!否则,你将狰狞,否则,你会有更加严重的病。

你像个孩子似的要我为你写首歌/一点也不理会/会有好多的苦从我心中重新来过/已经做了的决定是不会再更改的/自己也很清楚会有好多的苦从我心中重新来过

李宗盛——《你像个孩子》

曾:我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小时候,我开始这样魔幻地想。那么,那些童年的相片,肯定是谁趁我不注意硬塞进我记忆中的?

董:太不真实了。我也在想,这相框里的小孩儿是应该笑还是哭?我的“抛死”是谁教的?如真是我,那以当时的表情和姿态来讲,我应该混得不太差。每当有这个想法,我都感觉正在跑向幸福时滑了一跤,看:自己把自己摔的!

曾:昨天晚上的啤酒烧烤和止疼片让我在习习凉风中习惯了另外一种不能维系太久的情绪。街边的摇滚青年一直在笑,诡异地嘲弄朦胧的温情。突然,他们就变成找不到回家路的孩子,我想牵他们的手,可是我的手也很小,连自己都牵不住。

董:谁来牵我的手?该怎么走才能不歪靠?我们的确需要一些“无厘头”来占满疯狂的时间,去堵上时间留下的枪眼。忘了自己是谁,不是一句空话,这世界留给你迷失的机会。

曾:迷失在他乡,你还可以用思念聊以自慰,迷失在熟悉的故乡,你只好寻找一个叫梦的角落去彻底释怀,可是你能够保证斑驳树影下的幻觉、陌生面孔里的冷淡,甚至超市里很随便的音乐不会出现在另外一个迷失的噩梦?

董:我越来越不把梦当回事儿。围困在梦的缥缈扰乱中,多少有点废然。废然是先废了行尸走肉,然后新鲜如昨。

曾: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自己重新开始牙牙学语,含混着活,除了你和我,周杰伦等人都中招了。

P65-67

序言

他们说的比唱的好听

董兆杰

曾克和董鹏的《说唱三千里》即将付梓,让我来写前言,真的让我犯了难。因为,我既不是一个流行音乐的发烧友,。又不是一个音乐广播的从业者,不知应当在书的前面写些什么。

虽然,从《说唱三千里》的第一期开始,我就是一个忠实听众,但是,我这个听众,不是为了听音乐,而是想用我的专业特长和长者身份,对他们的主持语言在发音技巧、音色调整、语速把控等方面进行监听和反馈,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提高播出的语言质量。

听了几期之后,我发现他们因为专业背景不同,性格气质差异,致使语言风格迥然有别。学中文的曾克,因为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表达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舒展畅达;专攻音乐的董鹏,时而进发诗情,时而铺陈哲理,虽然具有跌宕张扬的音乐美,却常常不拘文法。他们的语言风格是不那么和谐,我担心他们的合作未必久远。

但是,不久我就读到了许多听众给他们的信,看到了“粉丝”们发来的短信,是他们告诉了我,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粉丝”们说,他们喜欢《说唱三千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两位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不搭调。他们欣赏的正是这种由两位对流行音乐同样痴迷,而声音色彩、语言风格又不同的搭档,所制造的别样和谐。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有的人喜欢民歌,有的欣赏流行歌曲,也有许多人特别爱听在民族唱法中揉进了通俗技法,在通俗唱法中融进民族技法的歌一样,他们既欣赏音乐的激情与浪漫,也喜欢主持者的睿智和诗意解读。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不同,已经成为互补的优势;他们的相同,成了他们展示节目特色的合力。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两个酷爱流行音乐、热衷主持事业、不安分、不守常的年轻人,在相距三千里的昆明和唐山之间,用电话连线的直播的方式,进行了十年的音乐对话。他们为听众送去了好听的歌曲,也让听众了解了他们的对音乐的感悟,对人生的求索,对听众和事业的赤诚。

《说唱三千里》独创了新颖的音乐广播形式。它采用了异地直播、说唱结合、诗歌互容、听想同步的形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用“报幕”的主持方式播出一大串歌曲的做法。他们选取最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社会的一组歌曲,然后,用诗一样的语言,痛快淋漓地即兴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动,掏心掏肺般地向听众倾诉自己的激情、思考、自省、无奈和抗争。节目中,他们用诗一样的抒情、凝练的口语诠释歌曲,又让歌曲用音乐的语言演义他们的诗情。听这种说与唱紧密结合、诗与歌兼容互动的音乐节目,听众的心不能不为之“共振”,听众的情不能不同时升华!

轻松而不失严肃,幽默而不乏庄重,即兴而不缺深沉的主持风格,给了听众不一样的愉悦。他们时而幽默的调侃,时而风趣地戏谑;时而慷慨陈词,时而低声吟唱;时而无情地解剖自己,时而对公众发出深情地呼唤。听这样的广播,足可以让人听得到他们怦然的心跳。令人不能不与他们同步思考,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所以,对我这样的听众来说, 《说唱三千里》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说唱三千里》之所以“说的比唱的好听”,就在于主持者不是夸夸其谈的道德说客,不是套话连篇的媒体专家,不是靠脸蛋争宠的明星,更不是用卖俗弄钱的大腕,也不是照本宣科应付差事的播音员。 他们是听众的诚挚朋友,是音乐的虔诚信徒,是广播事业的赤诚从业者。他们把自己当做载人之舟,渡人之桥、举人之梯,一心一意想把听众送入音乐殿堂,并陪伴着他们在音乐和人生构筑的王国里徜徉、享受、成长。他们真心实意办节目,老老实实做人,他们在每一期节目中都能真诚地和听众进行心贴心地交流。他们不断用音乐鞭挞自己的慵懒、自私和丑恶,他们从不隐瞒自己的得意和失意,也不宽宥自己的任何过失,他们总是把真实的自我赤裸裸地展示给听众,却没有任何对听众的贬斥与伤害。他们不断用音乐激励自己,不断开拓知识视野,不断探寻新的人生境界,并且努力践行着主持人的神圣使命。

因为他们心里有音乐,有听众,再加上他们那颗坦诚的心,所以,他们赢得了听众的信赖,得到了听众褒奖,获得了听众的支持,成了听众的知音;当然,听众也就帮助他们成就了这一档节目。

我听了十年他们的节目,与他们共同经历了成长的苦脑,也分享了他们进步与成功的快乐。当然,和任何人的作品一样,他们的这本书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些不是我应当写在前言里面的内容。

我是谁?——曾克的黄金搭档董鹏的老爸。一个在《说唱三千里》中只专注听主持词,而不怎么听歌的古稀老人。

后记

1999年还是2000年我都忘了,广州海印的那场大酒,到现在也没有散去。我把珠江吐脏了以后,老董扛着我不高大的身躯,一定觉得我是南方男人中的战斗机。

你们都不知道,《说唱三千里》就是这么矫情着开始的。要知道,当初我们都以为自己是艺术家,而且是摇滚艺术家。

《说唱三千里》其实真的有三千里,一千里是加了浓音乐的声音,一千里是加了浓感情的文字,一千里是加了浓酒精的癫狂。所以,就是经过了十年,也化不开。

我们的文字现在终于集成可以翻阅的文字,而且不再局限收听和认识我们的人去阅读,一贯自信的我们很忐忑。倒不是我们没有说好好这些话,而是我们这十年我们太像秘密世界里的呓语者,说出了太多听不明白的秘密。在这个没有隐秘的时代,秘密是可疑而不可靠的,随时都有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严重走形,变成一幅ps艳照。

每个星期我们都在电脑边为了这个节目写字和打电话,就算这是一场为期十年的行为艺术,也足够证明我们是老实人。但事实上,我们是不愿意做这样老实人的。我们想做没有约束的自由自在的人,如果还有一点青春激素,最好还能够有挥霍的快感。有人能这样吗?在路上的徐霞客、花果山的孙悟空、传说中的浪子燕青是不是,也无从考证。所以,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隔着三千里、在电脑面前敲打自己的自在世界。这个世界,在键盘上长达十年的敲击中被渐渐画了出来,像生活的另外一面,美妙得有些荒诞和摇晃。

不能说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就真的知道百年孤独是什么。也不能说我们写下这些魔幻文字就证明我们是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者。我们在炫耀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以思考和写作的名义玩儿。

某一次,我们甚至想连续72个小时赖在直播问里,一边胡乱写一边胡乱说。或者我们想驾驶一辆希望牌小汽车,在车顶上架设一个小型发射机,让我们的声音呼啸过祖国壮丽河山。

但这绝对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式的玩法。

那次,我们隔着三千里都哭了。那是这十年中最普通的一天,在还很神秘的OICQ里,老董突然说他想哭,碰巧我也想哭,于是我们预备起就哭了起来。这充满喜剧色彩的哭泣是没有人围观和认证的。  不撒谎的泪水,把《说唱三千里》的文字腌制起来,用极端的方式保鲜。咀嚼起来当然怪异,不过还不至于腐败。

生活,给了我们大家的生活,没有人因为它而出神入化。所以,我觉得我们只不过有了絮絮叨叨。在平凡的时代,我们的声音也好文字也好,只能证明我们是低伏彻底的家伙。

本来我很想动情写下这段后补的文字,还打算再流一点儿眼泪。但我发现,动情的,早就被《说唱三千里》榨取干净。

至于为什么要在《说唱三千里》动情,鬼知道!

《说唱三千里》十周年文稿精选集从2009年底开始谋划出版,到现在刚好整一年,这期间,经过的辗转与周折,绝对不亚于做得这十年节目,其工作量之巨,超出预想,面临几次搁浅,却不曾动摇,实在因为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此,特别感谢唐山电台的杨晓松先生与昆明电台的纳菲先生。还有近二十年间两台的领导与同事的默默支持。

特别感谢全国电台主持人和媒体同仁给予此书的高度关切,谢谢你们的大力传播和无限褒奖。

特别感谢汪峰、杨樾、古涛、启航、赵鹰、马条,以及为本书配写短评的所有亲人与朋友。你们给力,让我们持续磕下去!

特别感谢我们的家人,我们年迈的父亲和曾昭牧午与董与非小朋友,这本书会是你们最特别的礼物。

特别感谢我们的听众,是你们成就了这个节目,并给了我们不竭的动力,无疑,我们将一起继续。

最后感谢卢中强先生与陈琛先生,你们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茫茫的夜,下一个十年已经开始……

曾克 董鹏

于2010年11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会是21世纪这最初的十年里华语世界中最诚实、最犀利,最心碎、最精彩的文字读本。它是我们的曾经,也是将要的未来,更是让我们心灵纯净的时代之歌。

——著名摇滚音乐家 汪峰

《说唱三千里》其实就是董鹏和曾克用心去找来的香浓美味的音乐,再亲手捧给大家享用的餐盘。他们端了十年了,每次上面的音乐都是热的……

——著名流行音乐家 小柯

书是他们十年来隔空谈话节目的记录。我很好奇,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居然能说十年,十年来,他们有些怎样的变化,他们的热情和困惑,以至于未来,他们要不要继续。

——著名人文歌手 朴树

他们一如既往地仗剑行走于音乐天涯,守望着属于他们的那片音乐麦田。让一些想混迹于其中的心怀不端的人望而却步。

——著名人文歌者 李健

董鹏和曾克给了我们十年的追求彼岸的意念的见证,他们不停地说,不管是胡混还是所谓的不胡混,靠谱还是没谱,心永远在寻找人生真理的路上!

——著名摇滚音乐家 高旗

两位先生是国内最具才华和诗情的DJ。他们含而不露的深刻,柔软绵藏的力量。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这个年代异常缺失的安全感。

——著名民谣行吟诗人 钟立风

《说唱三千里》不拘泥于形式,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内容本身。在节目里,你能感受到主持人的激情、愤怒、挣扎、无奈、自我反省、他们的幽默,思考以及无边的才情。

——国际广播电台FM887总监 戴以戎

《说唱三千里》是中国广播音乐节目的一个丰姿绰约的里程碑。听他们的节目,我一直幻觉,他们应该生活在那个恢弘浪漫的朝代——唐朝。也许。他们曾有一世是生活在唐朝的游吟诗人。

——天津文艺广播总监 王晓彤

我想说老董和老曾是俩好编剧,现在想想,他们其实是俩好厨子,没准儿兜里还揣着两颗罂粟壳,过些日子,就勾搭你一回。你还觉着挺美。

——著名DJ 黄凡

《说唱三千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行为艺术,两个被理想主义涨爆了头颅的诗人,520个夜晚的宿醉,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记录永远不属于我们的梦想。

——著名DJ 杨樾

《说唱三千里》以对话的形式变成书,双方是借谈音乐来表达思想,两人肆意释放着独特的感悟和密集的意向,语言如水银泻地,酣畅淋漓。

——资深出版人 岂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说唱三千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鹏//曾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008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5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