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红楼梦翻译研究散论/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中华译学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冯全功著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散论》是“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之一。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主要论述《红楼》译学的建设问题,包括《红楼》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新世纪《红楼》译学现状与展望等、《红楼梦》翻译图书述评等;微观层面主要聚焦于《红楼》译学的具体话题,如霍译《红楼梦》中的形貌修辞、霍译《红楼梦》中的附加疑问句、诗词押韵策略、《红楼梦》中“情”英译研究、“笑道”英译研究、回目书名英译研究、《红楼梦》英译者对汉语死喻的敏感性研究、《红楼梦》英译中的逻辑显化研究、《红楼梦》译评中的底本意识等。 作者简介     冯全功,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楼梦》翻译与翻译修辞学。 目录 上  篇  《红楼》译学:不懈的追求 《红楼》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 新世纪《红楼》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0) 喜看红学添新枝——《红楼梦》翻译研究专著述评(1976—2015) 中国文学经典的译介之路与阐释空间——基于《红楼梦》英译的若干思考 中 篇 《红楼》译评:不断的探索 《红楼梦》中“情”及其英译 《红楼梦》中“笑道”翻译的对比研究 《红楼梦》回目中人物评价词英译探析 霍译《红楼梦》中附加疑问句研究 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中诗体押韵策略研究 麦克休姐妹《红楼梦》回目英译研究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改译研究——基于《中国文学》期刊版和全译版的对比分析 论《红楼》译评中的底本意识——兼评《(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 这《红楼》不是那“红楼”——互文写作理念下英语小说《红楼》评析 旧金山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的推介与接受 ——基于相关网络资源的分析 下 篇 《红楼》译论:不停的思考 论译者的翻译个性——以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为例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貌修辞——以霍译《红楼梦》为例 文学翻译中的整体细译与整体细评——从霍译《红楼梦》分卷标题的汉译谈起 英语译者对汉语死喻的敏感性研究——以四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中文小说英译中的逻辑显化研究——以霍译《红楼梦》中由“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为例 论文学翻译中的诚信观——以杨译、霍译《红楼梦》为例 论文学翻译中的互文翻译观及其应用——以《红楼梦》复译为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红楼梦翻译研究散论/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中华译学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全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845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4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84 | 
| CIP核字 | 2018170364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 
| 丛书名 | 中华翻译研究文库 | 
| 印张 | 2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61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