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律史学人的坚守与追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法律史学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建所伊始的四大学科组之一,六十年来在其他各学科分化重组历程中,法律史学科仍然保持了建所初期的格局,亦可谓不忘初心。在法律史学科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本学科成绩斐然,为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贡献。张生、高汉成主编的《法律史学人的坚守与追寻》辑录了法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本所研究人员从事法律史研究的部分作品,较为全面地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史学科的学术脉络与轨迹,在全国范围的法律史学研究中,当是“惊鸿一瞥”,自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价值与意义。 目录 导论 上编 法律史论的宏观层面 关于法制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我国法学研究对象问题的两次大讨论 法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昂格尔的“中国问题 中编 古代法律史论 中国传统法律的形象——“皋陶作士”的文化解读 象刑歧义考 伥匜铭文及其所反映的西周刑制 先秦兵家法律思想概要 秦律中“隶臣妾”问题的探讨——兼批四人帮的法家“爱人民”的谬论 唐代的审判制度 元代司法制度述略 明代典例法律体系的确立与令的变迁——“律例法律体系”说、“无令”说修正 明清时代的“中人”与契约秩序 《尼布楚条约》所涉以雅库为界初考 清代律学及其终结 下编 近代法律史论 重评清末法律改革与沈家本之关系 《大清民律草案》现存文本考析 大清刑律草案签注考论 西方·日本·中国法——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讲义录考论 民国民法典的制定:复合立法机构的组织与运作 中国革命法制史的若干基本问题 中国红色区域行政法律监督制度述略 导语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特出版“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丛书。丛书精选建所60年来法学所科研人员在各学科领域发表的优秀论文,以法学所各研究室为单位各自汇编成册。为全面反映各研究室的状况,每册文集还组织精干力量单独撰写了“导论”,对该研究室的机构变迁、学科发展历程、对法治建设实践和法学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选文理由等进行了梳理和说明。 张生、高汉成主编的《法律史学人的坚守与追寻》辑录了法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从事法律史学研究的所有人员的代表性作品,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法律史学研究的学术脉络和主要成就,是法学研究所60年来学术研究对中国法律史学作出贡献的全面展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史学人的坚守与追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生//高汉成 |
译者 | |
编者 | 张生//高汉成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7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4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50 |
CIP核字 | 2018238466 |
中图分类号 | D92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