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总第7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陶庆主编的《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总第7辑)》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基层社会有一定意义。 作者简介 陶庆,安徽宁国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政治(人类)学专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职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博士后,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主编创刊《政治人类学评论》并已出版6辑;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出版论著近50篇(部),其中15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杂志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杂志全文转载。 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主创的“本科生大创协同教学一硕士生创刊反哺教学:培育文化自信的共享型模式”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主讲的本科生“公共管理学前沿”(双语)课程入选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8年)。 目录 1 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 ——以中、老、缅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为例 /张雨龙 2 乡村权力多元与乡土秩序重构 ——以赣西村宗族权力与政府权力冲突互动为例 /谢建社 3 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 ——以皖中DG村“老板”村干部为例 /秦海燕 4 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 ——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为例 /郭亮 5 乡村集市中的权力整合 ——以川东圆通场的废兴个案为例 /吴晓燕 6 “寺庙重建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 ——以J村社区为例/骆建建 Summary(In English) 《政治人类学评论》征稿与写作体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总第7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陶庆 |
| 译者 | |
| 编者 | 陶庆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72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7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86 |
| CIP核字 | 2018240389 |
| 中图分类号 | D0-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