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痛的礼物
内容
试读章节

小镇姑娘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他就好。

许久之后你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你想要的好多。

而他,失去了,也不过是失去了而已。

观晓月这样的小镇姑娘,能够在城市里立足,都有一本藏在心里的血泪史。

不会有人知道她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能习惯在下午时坐在装修奢华的私人会所闲聊,她总是在转头看到窗外阳光的一瞬间,有一点惶恐:这一下午,就要过去了吗?

就像不会有人知道,她花了很长时间才习惯伯爵红茶。第一次来的时候,莉莉丝替她拿点心,又推荐她品尝这里最地道的伯爵红茶——第一口,她差点吐出来,味道实在太怪了。但是她强迫自己习惯。

她要改掉了28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当然很难,但是她下定决心这么做。

晚上卸妆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偶尔会做个鬼脸:不要说罗奇,估计连我爹妈也不认识我了吧?

她觉得其他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她得了一种容易尴尬的怪病,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引起她心里的一阵小尴尬。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抹笑容,都有可能让她浑身一颤,心里好像起了鸡皮疙瘩,好像随时会被人揭下面具,纵声嘲笑……她知道自己脱离这个圈子才有可能痊愈,可是进来之后,她就走不脱了。

她是她们口中“观小姐”。

而在此之前,她只是一个叫观晓月的小编导。

她做的是电视台最普通的工作,每天被领导、收视率、观众、嘉宾各种碾压。她咬牙坚持努力认真,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升职,制片人或者其他什么的,但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她已经调换了四五个节目组。现在都是以收视率为导向,一旦收视率不尽如人意,就会立刻被砍掉。最惨的一次,节目只播出完第二期,兰制片就铁青着脸宣布节目组解散,大家各自去找活干吧。散伙饭都没吃,都习惯了。

竞争太激烈了,没办法啊。每个人都在感慨,制片人这么说,连最普通的舞美、场记都这么说,可见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所以,加班做片子到清晨才回到家的日子,观晓月看着镜子里的黑眼圈,也自嘲像是个孤魂野鬼,可是她觉得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她当然想过,哪怕找一份文员、策划的工作,肯定比在这儿轻松,也能养活自己,可是父母不行,她父母非常需要这份工作。

观晓月在上初中之前,就已经知晓她父亲所有的曲折坎坷及梦想,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家里条件不好加上时代的原因,终于没有圆“大学梦”,深以为憾;高中时,父亲拿出厚厚的笔记本给她看,带着点儿不好意思的笑说,“我以前写的东西,我的文学梦没有实现……爸爸全靠你了。”

所以她读书选的是中文系,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对她父亲而言,像是打了一剂强心剂,那几年老家的收入很差,唯独她的父母每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干活赚钱,逢人就炫耀自己有个进入大电视台的女儿。

她每到过年或者假日回家,亲戚乡邻总是不无羡慕地说,“晓月,咋从没在电视里看到你啊?”观晓月刚要解释几句自己的工作性质,爸爸就接口说起来:“你们看到的节目都是晓月做的,她如果不安排这些事儿、这些人,你们就看不到节目了,知道吧?!”大家又“啧啧”道:“那些嘉宾老师,他们不都特别厉害吗,都听你的啊?!”

观晓月抿着嘴笑,点点头。

兰制片打电话来,支支吾吾的有点不好意思开口,观晓月说,你有什么事儿就直说嘛,我能帮上的肯定尽力。兰制片说,“太好了,我这儿缺个人物,你的年龄和气质都很合适,只要客串三集就可以,不会耽误你的工作。劳务费我一定会按照最高的给你。你答应了我就去跟你制片打个招呼了哈!”

观晓月拿到了台本,看角色设定跟自己有天壤之别——出身优渥,观点犀利,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她有点拿不准,怕以后惹麻烦。兰制片安慰她,“这是档观点碰撞的谈话类节目,重要的不是人物的出身背景,你只要发挥自己思维敏捷的优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就不会过多关注你的背景……绝对没问题。好妹妹,帮帮忙!”

观晓月就这样扮演了几次金领“观晓月”——她漂亮,优雅,言辞犀利,观点独特。她从来不跟其他的嘉宾高声争辩,很擅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录了两期之后,制片和同事们都力劝她作为常驻嘉宾留下来,观晓月却担心以后怎么收场,录完三次就坚决退出了。

她拿了几千块的劳务费,重回朝九晚五偶尔通宵加班的生活里。

直到遇到莉莉丝。

观晓月是第三次去看那只包包了,正在出神,有人轻轻地叫她的名字,“观晓月?!”观晓月回头,看到一个陌生女人的脸,25岁左右,漂亮,时髦,画着淡妆,穿着合体。

“我是你的粉丝,我叫莉莉丝。”这是莉莉丝的原话。观晓月都没怎么留意那档节目什么时候播出的,听到这样的话,她微笑着点点头。接下来,她就不知该怎么办了。

莉莉丝指着那个包,“我也很喜欢这款包包哎。”观晓月点点头,慌乱之中对服务员说“帮我包起来”。后来她才知道,这款包刚上市的时候,莉莉丝就买了。

付完款,莉莉丝眨巴着眼睛说,“我能请你喝杯咖啡吗?”没等观晓月拒绝,她忙着解释说,“我要跟朋友约了在附近喝下午茶,你去她们一定会惊喜的!”

观晓月还想推脱的,莉莉丝已经非常热情地挽着她的胳膊,亲昵地撒娇,“去吧去吧,就在旁边,三五步就到。”

观晓月就这样被一个刚刚认识的女孩带去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圈子里,她在路上暗想自己穿的这条宝蓝色连衣裙应该不算失分,又回想了一下之前台本上的身份设定,她们要认识的一定不是小编导观晓月,而是和她们处于同样阶层的那个观晓月。

后来观晓月不停地复习她和莉莉丝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从前她总认为是莉莉丝强行把她拉进了这个圈子,后来她才肯面对事情的真相:是她自己被“观晓月”耀眼的设定蛊惑,被莉莉丝艳光四射的样子迷乱,被心底对自己生活由衷的厌倦鼓动的……

尽管她录了三期就下了舞台,可是她心底是非常渴望扮演那个假的观晓月的——她优雅富足,有很好家庭出身,没准还有一个多金男友,悠闲而慵懒,用所有的时间来追寻舒适的生活。她跟真正的观晓月是两极,是她在心底一直很向往的那个女孩。

罗奇爱上的就是那样的女孩吧?她脑子里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此时她和罗奇已经断了联络好几年了,自从从朋友那里知道他谈了一个富贵多金的女朋友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可能有他的场合。而在那之前,她的目光和脚步总是为了追随他而存在。

她以为自己早就把罗奇忘了,她已经长大了,又谈过两段感情,可是怎么绕来绕去,还是会在不经意间闪出“罗奇”两个字?

她的上一任男朋友是她的同事,崔宇,是个摄像师。

他们谈了大概有三年吧,第二年住到了一起,以为有一天会结婚——至少观晓月是这么以为的。

他们在一个节目组共事了一段时间,崔宇并不是她喜欢的那款,城市男生,优渥的家庭环境养出来的略带叛逆的孩子,纨绔,痞气有点吊儿郎当。而观晓月喜欢的是那种阳光蓬勃、朝气积极的男生,就像是她初识罗奇时的样子。

但是那时候她决定戒掉罗奇,生活里也没有什么值得玩味的人或事,工作是她唯一的寄托。实在太无趣时,她发现了崔宇身上那一丁点的有趣。偶尔,观晓月会忍不住扭头去看崔宇,他认真地盯着镜头,清瘦的面庞上写着一种很严肃认真的表情。她恍惚间觉得他很帅,认真的那种帅。所以后来他喊她去餐厅吃饭,约她去看电影,约她逛街,观晓月也就没拒绝。

他们之间一切都挺好的,和平,安静,相处的很舒服,而这些满满麻醉了观晓月在这座城市里聚集的那些不安全感,还异想天开地以为自己从此就可以尘埃落定,她总觉得崔宇会在一个特别不经意的日子求婚,所以她总是很用心地等待着。

可是还是会有一些痛苦的时候,譬如她的缺乏安全感在他看来非常可笑,譬如他从未跟她提过未来、婚姻这样的字眼,譬如有一次吵架他冲她吼“你滚出去,这是我家”,她心里一哆嗦。那只是一次小插曲,在观晓月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他们在一起又呆了大半年。秋天时,观晓月去中介找了一所房子,收拾好,在冬天到来之前交了暖气费,然后跟崔宇分手。

她已经不止一次听说他在外面相亲了,没有亲眼所见,她选择逃避;她想,如果这个中秋节他还不邀请自己去见他的父母,就一定要当机立断了……那天早晨,观晓月吃了早饭,看书,打扫卫生,收拾停当,一看已经快11点了,她叹了口气,到房间里跟尚未睡醒的崔宇说“我要加班,晚上不回来了,跟你爸妈问好”。她没有等崔宇的回答,“砰”地关了门,在楼下的小花园里哭了很久。

她知道,他们原本就不是多么深刻的感情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被迅速溶蚀着,被加班,被捉襟见肘的经济,被每天24小时在一起的状态,被他们永远都无法弥合的家庭背景。他偶尔透露过他的高知父母,挑剔到无以复加,她从前以为感情可以给他勇气去冲锋陷阵攻陷父母的各种要求,后来发现根本自己是痴人说梦。

她搬去了单身公寓。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主动的一点事。

她下过很多次决心,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她有时候很厌恶自己的过往,好像没有太多机会取舍、把握和选择,一不小心,就踏入到被动的指挥中。小时候是父母,长大了是工作,以及男人。

P1-9

作者简介
小木头,既文艺又接地气的治愈系畅销女作家,知名杂志主编、媒体人。曾出版畅销书《优选的时光刚刚开始》,形象清新文艺,愿意配合活动,微信平台上流传的高热读文章超过10W+阅读量的有:《请低配你的人生》《所以,我拉黑了我爸》《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你不合群,那挺好的》等,多次登热推榜,阅读量破千万。
目录

自序

小镇姑娘

紧急联络人

人生是一种永远都不能解套的保险

那些痛的领悟,最后变成爱的礼物

两两相望

年少时,我曾爱过一个人

一段爱情的N个版本

圈子

空房间

白玉兰

对面男子的那支烟

姐姐

迷情

入世

你爱我像谁?

请问,需要一粒转运珠吗?

你不接电话的那十分钟

那天丢了钱包这件事

不愉快的回忆

计划有变

陶乐思今天二十八

序言

我从小就很迷故事。

放学回家的路上,跟一个大我两岁的女生结伴而行,为了打发无聊,互相给对方讲一个故事。她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多,而我每次贪婪地听她完之后,就开始绞尽脑汁在她的基础上,构思出一个“新故事”来。有好几次,我看到她的眼神都有点“你怎么这样”,但是我也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因为怕有一天我说我没故事可讲,她也不给我讲故事,我就没机会听新故事了;

长大一点,只要有点零花钱,就跑去小书店里买那些装订粗糙的故事书,对于一个小镇女孩来说,只要是印成铅字、有点脉络和情节的,就足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了。常常读完一本故事会都会让我怅然若失: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会写出这么有趣的故事啊?!

再长大一些,泡图书馆,自己买书,几乎全都是小说,我在那些古今中外的故事里,在那些悲欢离合的情节里,在那些或勇敢或脆弱或复杂或清澈的人物身上,看到了我的生活之外更大的世界,更美的风景,更长的路。

时至今日,癖好依然。

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给杂志报刊撰写情感故事,情情爱爱,悲欢离合。

那时候,把爱情看得比什么都重,比工作,比未来,比自己,更重要。所以,写来写去,总以为要轰轰烈烈、敢爱敢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一生。

有位编辑姐姐曾对我说:你故事里的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若是失恋,就一定会远走他乡,你发现了吗?

我一一翻看,真是如此。

在一段感情灰飞烟灭之后,我总是安排她们背井离乡从头重来,却并没有真正在意她们内心的伤痛要经历多久才能平复,那些汩汩冒血的伤口要多久才能够愈合,我没有真正在关心过她们在一个陌生地方从头重来需要多少勇气,经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甚至,我还没赋予她们成长和勇气的时候,就着急把她们赶了出去,能否获得幸福与未来都是很缥缈的事情。

长大之后,我发现,这是不对的。甚至是错误的。

那不是真正的人生,那只是虚构出来的在某个瞬间快意恩仇的文字游戏,那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故事。真正好的小说好的故事,应该是关怀一个人的命运,关照一个人的人生,理解他的伤和痛,也能够让他鼓舞或者是提醒着看故事的人,去照进真正的现实人生。

所以,有几年时间,我将写故事这件事放下了。每日里笔耕不辍的,是写随笔,天天写,年年写,写了一本又一本,写得随心所欲,写得满腹心事。

因为我知道,内心里,我最最想做的一件事,仍旧是写小说,写故事。将这些年我见过的人,听过的事,心中那些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情节全都写下来,写进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模糊的故事里,写给更多人看。

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最大好处是,可以躲在人物的背后,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点,即便是随笔都做不到,看似轻松随意的笔触,实则有很多心情与感受不能说、说不得。

故事,反而是最酣畅淋漓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成为我看世界的望远镜,从一个小小的圆筒伸出去,细且长,看得很远,看得很深,看清世界,也看清自己。

所以虽然也有绞尽脑汁痛苦悲催的时刻,但更多时候是幸福得无以言表。

这本书里收录的,是我这几年来陆续写的一些短篇故事,而且几乎全都是女人的故事。

恋爱,生活,职场,幻灭,苦痛,现实,妥协……最最重要的,是一个女人在经历过这些之后的成长。

恋爱的甜蜜,失恋的苦涩,人生的痛苦与狂喜,并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最终她要抵达的,是内心那个圆满丰富的自己,是她认可并喜欢的自己。

我经历过很艰难的时刻,当我可以跋涉出那段痛苦泥泞之后,我愈加相信,再天真脆弱的女人,心里也有一点关于幸福的光,而只要心中有光,女人就不会害怕人生路上的黑暗,总是可以走过去,走到阳光里去。

这本书,是要送给那些跟我一样对幸福有期待的女人,无论你正在经历着什么,无论你的未来有多么不确定,无论你的感情是顺遂还是不顺,我都相信,你会变得独立,强大,美好,幸福。

最后,要郑重其事地感谢以下各位——

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要感谢叶小夕,如果没有她的积极接洽就不会有这本书;感谢我的编辑珊珊,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她给予我太多包容和支持,让我在每一次抓狂之后仍然有残存的勇气继续下去;感谢这一路走来,那些让我吃过苦受过伤的人,更感谢那些一直陪在我身边的人,感谢我的家人父母公婆,他们从未质疑过我天马行空的梦想,感谢我先生,谢谢豆豆哥。

谢谢我自己,从未放弃写故事的梦想,希望可以继续写下去。

内容推荐

小木头著的《最痛的礼物》中的二十二篇情感故事,各个直击心灵。

在平凡生活中挣扎的男女,却不知不觉被隐形的情感的锁链捆绑,热恋时痴缠的热烈,最后却会化成早餐时相对无言,感情的激流渐渐退却时,有许多真相浮出水面。有些是我们不够珍惜,有些是我们被蒙蔽了双眼。

编辑推荐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周刊、十点读书、思想聚焦、二更食堂、睡前故事、慈怀读书会、经典短篇阅读、影响力、HUGO、好报、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等媒体重点关注。

在平凡生活中挣扎的男女,却不知不觉被隐形的情感的锁链捆绑,热恋时痴缠的热烈,最后却会化成早餐时相对无言,感情的激流渐渐退却时,有许多真相浮出水面。有些是我们不够珍惜,有些是我们被蒙蔽了双眼。改变我们的是岁月,还是爱?每个人都该问一问,到底他爱的是你,还是你所扮演或者所拥有的那些东西?小木头著的《最痛的礼物》是一本短篇情感故事集,每一篇都会从不同角度去诠释“因为爱情”这个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围绕着金钱、物欲、情感这些关键词,揭示人们在生活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像一根细针扎入生活,将真相揭露在人们的面前,让爱情更坦诚,也更阳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痛的礼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木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7081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0
CIP核字 201702429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