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懂宝宝的身体语言
内容
编辑推荐

从一个联合国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本专业的婴儿心理学专著,但是可贵的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美丽的图片娓娓道来,再穿插上几十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让这本书变成了一本可读性极强、指导性更强的育儿读本。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只要我们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爱孩子、教育孩子,我们就能让降临人间的天使生活得更惬意,变得更聪明。

内容推荐

在婴幼儿阶段,宝宝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所想,即使说了,父母也不一定完全听懂,但好在,丰富的肢体和表情语言是宝宝与生俱来的优势。作为父母,你是不是经常被宝宝有趣的表情和动作逗得哈哈大笑?其实你也许已经错过了读懂他们心思的机会,这时候的宝宝可能正在用肢体和表情费力地向你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某个奇思妙想呢!

有研究发现,人的肢体表达能力在婴幼儿阶段达到高峰,之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完善逐渐下降。如果你能抓住这一有利日寸机,认真地与宝宝交流,阅读他的身体语言,你就能比别的父母更深入自己宝宝的内心,毫无疑问,宝宝在成年后会跟你更亲近。有学者指出,与父母心灵距离较近的孩子,即使到了逆反的青春期,也不会变得太难缠。

现在来看看你身边的宝宝吧!宝宝为什么会伸舌头?为什么喜欢将口水吐得满床都是?为什么会毫无缘由地大哭大叫?这可不是简单的生理现象,他们在用一切能利用的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告诉你他们内心中的真正需要。正因为他们不具备丰富的词汇,家长才需要探讨他们非语言表达方式背后所蕴藏的真正意愿。

作为儿童心理领域的研究专家,张明真用七十多张生动有趣的照片、几十个有趣的育儿故事,深入浅出地破解了五十多种宝宝常见的隐藏情绪,并提出不同的难题解决办法。相信本书能为年轻的家长解决不少烦恼,填平宝宝与大人之间的交流代沟。

目录

0-4个月:在情感依恋期,宝宝用哭声与微笑和父母对话

 1.环境太安静,宝宝变得比小动物还程小

 2.7秒钟是宝宝的“黄金注意力”时间

 3.不经意地吸吮手指,因为宝宝希望得到更多爱

 4.想逗宝宝微笑,一定要呈现给他一张完整的验

 5.换尿布的节奏太快,小心宝宝心怀不满

 6.宝宝做出怪异的表情,是因为他身体有异样感

 7.宝宝的轻度疼痛用表情表达,中度疼痛用哭声诉说

 8.宝宝常打哈欠,可能是缺氧预警

5-8个个月:宝宝有了自我意识,却无法完全表达自我需求

 1.一定要在宝宝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前喂辅食

 2.别让宝宝太贪心,当心他的占有欲转为破坏欲

 3.让宝宝学会独处,就能培养他更好的耐心

 4.想要两个孩子,就不要独自看管宝宝

 5.比起玩具,宝宝更爱注视一张微笑的睑

 6.拍照要小心,太近的距离只会让宝宝紧张

 7.学会使用玩具的吸引,让宝宝会甬眼睛引导身体

 8.宝宝在表达情感时,父母一定要有附和或回应

9-12个月:宝宝有了较复杂的情绪,他们会有意模仿父母的举止

 1.童年时给予宝宝足够的温柔,长大后他能拥有健康的异性关系

 2.宝宝用哭泣威胁父母?你要学会正确的说话方式

 3.外界噪声影响宝宝的听力,心理噪声影响宝宝的EQ

 4.宝宝的恐惧通常甬眼神和嘴唇配合表达

 5.宝宝有意地讨好,说明他需要来自家长的夸奖

 6.在1岁前为宝宝建立游戏规则,让他成为讲规矩的人

 7.宝宝学会做决定了,但他的决定会受父母的情绪影响

13-16个月:宝宝有了竞争意识,他们的表演欲一天比一天强

 1.宝宝也会有情感饥渴,宝宝需要与妈妈的眼神交流

 2.宝宝没有是非观念,不要责怪宝宝做“错事”

 3.学会角色扮演,让宝宝轻松驾驭世界

 4.嫉妒,在爱中成长的宝宝所能遇到的最正常情绪

 5.为宝宝挑选玩伴,让他从比自己略大的伙伴那里学习能力

 6.下蹲是宝宝对恐惧的另一种表述,妈妈应蹲下来安慰宝宝

 7.戒备心既能保护宝宝,又让父母与他产生距离

 8.父母适时的肯定,可能促成宝宝的一个终身好习惯

17-20个月:宝宝有了强烈的控铋欲,性别意识开始形成

 1.宝宝喜欢做情景想象,他通常把自己想象成更强大的动物

 2.越是擅长的事就越要多傲,这样才能让宝宝有自信

 3.“窝里横”没什么不好,让宝宝用含蓄的表情来表达不快

 4.宝宝有了初步的暴力倾向,父母应该咀止还是当作看不见?

 5.第一时间发现宝宝的求助信号,副让他染上哭泣的习惯

 6.宝宝有了性别倾向,还有了独特的色彩偏好

 7.20个月前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黄金时期,过分喂饭就是心理藿待

21-24个月:宝宝有了团队合作意识,也学会了简单的欺骗

 1.利用宝宝的团队意识,教他做大事

 2.在宝宝假装生气时,父母绝不能通融

 3.宝宝喜欢“蜗居”,别侵犯他狭小的空间

 4.会隐瞒的宝宝更机灵,隐瞒绝不代表欺骗

 5.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一定让宝宝多多模仿大入

 6.宝如果宝宝佯装不舒服,父母请不要当面拆穿

 7.宝在宝宝感到压力时,不妨喂他喝点水

24个月以上:大自然是最好的学校,宝宝在奔跑中成长

 1.要想改正宝宝的害羞性格,请把同龄小朋友带回家

 2.危险的环境有很大的吸引力,请小心看管爱营险的宝宝

 3.不要让宝宝高估自己的容貌,也不要让宝宝对容貌太挑剔

 4.宝宝对大自然产生浓巨的兴趣,正是科学教育的最好时机

 5.宝宝有了亲情观念,照顾小点的孩子是他们的天性

 6.宝宝喜欢观察,他现在的兴趣很可能称为长大后的爱好

试读章节

宝宝眼睛好、听觉灵敏,观察力就一定很强?不一定。观察力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实,它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它也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宝发展其他能力的前提。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要从观察开始。有了观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没有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触角,是一切科学发明、艺术创造以及人类进行有效交流的前提。

观察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而这个习惯应该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宝宝在进入对细微事物敏感期的时候,是培养他的观察力的最佳时期。一旦观察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就会发现,宝宝的所有能力都会日新月异。

是不是宝宝只希望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些宝宝喜欢开关,于是他可能对一切电器大感兴趣;有的宝宝喜欢音乐,于是他可能会格外注重观察乐器的构造。我的女儿自小就对丈夫的大相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每次给她照完一张相,她都会忙不迭地跑来看。有时还会自己研究,照相机的快门在哪儿,镜头盖在哪儿,闪光灯在哪儿。有一次,丈夫刚要抬手给她照相,没想到她三步两步跑过来,仰起脸,眼睛正对着镜头,微笑地盯着丈夫看。丈夫开始以为女儿想让他给自己照一张这种角度的照片,于是就按动快门,给她拍了一张。没想到,女儿抬起脸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他手里相机的构造,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触摸镜头盖,还想像丈夫一样,把相机挂在脖子上。

研究发现,孩子在2岁-6岁间所着重观察的事物,很有可能是她今后的兴趣所在。这个提示信息非常有用,因为家长可以因此为孩子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培养宝宝的观察习惯也很重要。宝宝最初的观察活动,是无意识的。如果这时能得到你的肯定,他的观察行为就会得到强化。比如,你带宝宝到街心花园玩耍时,宝宝在草地上发现许多好玩的东西,他的眼前会出现绿绿的草、几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蚂蚁,还有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奶奶。这时候,宝宝可能会兴奋地扭来扭去,欢快地叫起来。你就可以问他:宝宝,你在看小蚂蚁吗?小蚂蚁好可爱啊!对小蚂蚁的强化,就有可能使宝宝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蚂蚁身上,增加注意的深度,观察得更认真、更细致。

但是宝宝在观察过程中,眼睛移动的速度、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宽度不如爸爸妈妈,如果父母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东西看好看准了,然后开始指导,这不但会影响宝宝观察的兴致,也剥夺了宝宝观察的权利。如果你要做宝宝观察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宝宝,面对观察对象,让宝宝仔细地看一看,从中得到快乐。P247-248

序言

从很早的时候起,我就认识了张明真,我看着她出国读书,结婚,把老外老公拐到国内,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自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以来,我惊叹世界早教的巨大变化。上次我和张明真去饭店吃饭,亲眼看见她珊珊学步的小女儿用稚嫩的声音点餐,发音不是很清楚,但我能清晰地听到她把一个菜名说了两遍,说一遍中文,再说一遍英文。这个混血女孩在中国出生,学着两种语言,也接受着两种文化,在截然不同的中西教育的大背景下,她居然能生活得如此自如。

不久以后,张明真告诉我她在写一本叫《看懂宝宝的身体语言》的书。我相信她的文字一定能让读她书的妈妈受益匪浅,因为她扎实的心理学背景让看似枯燥的早教变成一件丰富、有趣而简单的事。

在国外工作时,我发现大部分女人怀孕之后就辞职在家做了全职太太,只有中国女性能有这样的精力和能力,一边当着两个孩子的妈妈,一边当作家:一边研究着婴幼儿心理学的奥秘,一边从事着她喜欢的工作……当她把两个孩子的照片和这本书的成稿拿给我阅读时,我一遍遍地感叹:如果每个妈妈都能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教育孩子,那么她们的宝宝在长大成人后一定很了不起。

从一个联合国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本专业的婴儿心理学专著,但是可贵的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美丽的图片娓娓道来,再穿插上几十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让这本书变成了一本可读性极强、指导性更强的育儿读本。在现今的图书市面上,我还没有读过这样能彻底改变孩子童年的育儿书。每个女人最终的命运都是当妈妈,我一直在想,当我成为人母的时候,一定会像书里说的那样教育宝宝,与他(她)进行最近距离的交流。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只要我们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爱孩子、教育孩子,我们就能让降临人间的天使生活得更惬意,变得更聪明。

书评(媒体评论)

很少见到这样温情和智慧的教子书,读了它,你会惊奇地发现:宝宝的心眼比你想象的多多了。

——马琦,从业30年的儿科主任医师

婴幼儿阶段的宝宝智力发育最迅猛,认真读宝宝的身体语言,你能让他变得比同龄人更聪明。

——Maya Gao,墨尔本大学超常儿童教育学硕士

这本书和币面上其他亲子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能教会父母如何站在宝宝的立场上,用他们纯洁和灵动的双眼看世界。

——张思伟,资深图书策划人

每天我都会见识很多宝宝,像书中那样,我试着和他们进行身体语言的交流。太神奇了!

他们竟能很快停止哭闹,变得合作、机灵又乖巧。

——曹经纬,“小鬼当佳”国际儿童摄影巾场总监

最全面的西方早教理论,最实用的东方育儿经验。

——詹姆士·格兰特,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做妈妈的女人一定漂亮,懂宝宝的女人一定聪明。看懂宝宝的身体语言,他们在长大后会跟你更亲近。

——黄德新,美联臣医疗美容医院执行总裁

我照着这本书中说的和宝宝交流,结果发现,她立刻听懂了我的话!

——李暮月,《母子健康》杂志市场总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懂宝宝的身体语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明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8556
开本 24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8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8: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