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大智慧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它的魅力是世界性的、无与伦比的!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论语》为底本,运用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态度,去观察、学习孔子留给我们的“为己之学”,共同探讨做人与成事之道。所以,无论是从“大我”还是从“小我”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一本难得的可读之书。

目录

前言/1

1.巧言令色——伪君子的形象/1

2.成功需要积极的自我评价/4

3.当今更须“孝”行其道/9

4.和谐是一种境界/12

5.别把别人不当回事/14

6.以德服人,天下归顺/17

7.人生: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滋味/20

8.态度决定一切/25

9.人生需要机巧,内智不妨外愚/28

10.温故知新,受益颇多/30

11.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32

12.读书与思考:进得去出得来/36

13.不要羞于说“不知道”/38

14.做官的学问/42

15.给正直的人提个醒/44

16.人不能不讲信用/47

17.不要割断与别人的联系/49

18.生活优越更须宁简勿奢/53

19.要有一颗“如在”的心/56

20.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60

2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67

22.理想主义者勇于探索/70

23.凡事无可无不可/73

24.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77

25.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82

26.保持一定的距离/86

27.太平之世施才,黑暗之世全身/89

28.无欲则刚/92

29.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95

30.不能雪中送炭,就不要雪上加霜/97

31.好学者,恒心永在/100

32.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105

33.越有本事越要多请示/108

3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老师的老师/111

35.教子有方,不可拔苗助长/116

36.有耕耘才有收获/120

37.过自己想要的生活/124

38.三人行必有我师/128

39.弃天下如敝屣/131

40.敢于纳谏,不做昏君/133

41.富贵如浮云,关名传千世/137

42.德才兼备的人难求/140

43.是不是愚民政策/143

44.做就做个又博又专的人/146

45.管好自己的生命时间/149

46.难求好德如好色之才/152

47.人不可无志气/155

48.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志向坚定/160

49.会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163

50.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166

51.学习是件终身事,更是宜早不宜迟/172

52.问苍生莫问鬼神/175

53.过犹不及/79

54.四海之内皆兄弟/85

55.君子成人之关/193

56.学以致用/196

57.急功近利者往往是捡了芝麻丢西瓜/199

58.失意在所难免,权把心放宽/202

59.磨刀不误砍柴工/205

6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7

61.不要卖弄小聪明/212

62.凡事要为他人着想一下/218

63.风云突变更需耐住性子/224

64.不要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不清/229

65.有机会主动请缨,不要怕向领导“要权”/234

66.把握好做事的时机/238

67.学会调适你的情感与理性/243

68.做人有人格,勿拿原则做交易/253

69.患得患失,取舍皆失/257

70.信任能赢得阳光/261

71.撕掉一纸文凭,让能者居上/264

72.读懂孔子,学会立身处世/268

73.道不同不相为谋/274

74.不念旧恶少怨恨/278

7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83

76.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285

77.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291

78.尊五美.屏四恶/295

试读章节

 18.生活优越更须宁简勿奢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  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大意】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就一般礼仪而  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  费,宁可悲哀过度。”

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

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丧礼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为避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倒成了名实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说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一个负担,一个拖累;二喜可以收礼钱,借此发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三喜有遗产;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直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见我们今天的排场,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程度哩。

子日:“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讲奢侈排场的人常希望胜过别人,因而常有大款斗富的故事。而过分节俭.便事事不愿与人互通有无,容易陷入固陋。两者均不可取,但比较起来,宁可简陋。

瑞士是世界首富之国,但瑞士人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有时显得近乎“抠门”。欧洲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瑞士人有两个钱袋,装钱少的钱袋是准备请客的。即使是为自己购物,他们那种认真、耐心、掏钱时的谨慎,也使人叹为观止。比如选购一张价格低廉的普通中国画,常常是戴上眼镜看,又摘了眼镜看,放远了看,又拿近了看,仔细端详,反复比较,就是这样的功夫花过,有时也还是终于搁下不买了,这似乎也为瑞士民族平和、闲雅的气度作了一个注释。

真正靠劳动致富的人是很少挥金如土、奢侈淫逸的。李嘉诚是世人皆知的华人首富,而他至今仍住在30年前的老房子里;他担任公司总裁,可对自己的年薪的发放有个严格限制。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不仅自己克勤克俭,而且严格限制子女的零花钱,每项花费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花一块钱也得有所交代。因为他们“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创业维艰。,,1994年7月,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出任白俄罗斯首届总统,直到就职前一天,他还住在农村,他的夫人和小儿子至今还生活在那个偏远的村子里,他们的家是一座极普通的两层砖楼,还是集体农庄分给的。勤劳的总统夫人说:“我从不追求什么荣华富贵和显赫地位。”

“奢则不孙”,一旦陷入奢侈糜烂的泥坑,就会互相攀比,就像穿上有魔力的红舞鞋,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不如节俭一点,好比吃精美点心,每次津津有味地吃一点,你对点心便总怀有美好印象。如若吃得太饱,甚至吃伤了。点心的魅力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永远消失了。 

P53-55

序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些我们从懵懂儿时就开始接触的高深而通俗的人生智慧,将会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余生及后代。而她们就是世界瞩目的华人文化大师——孔子——留给我们的无穷智慧。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而,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了解孔子,还有多少人知道“儒家”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它蕴含的厚度和深度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人以孔子为圣人,对其做人之道广为流传和运用呢?

据史书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难到鲁国定居,因此孔子也就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官。宋、鲁两国是当时保存商、周文化最多的旧国,孔子所受教育以及后来形成的儒家思想,应当说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当东周后半期,王室卑弱,大夫兼并,宗族制度在瓦解,家庭制度在兴起,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候。以孔子生长的鲁国而言,就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孟孙、叔孙、季孙三大氏族正肆意掠夺,瓜分王室,甚至迫使国君(鲁昭公、鲁哀公)寄居国外,客死他乡。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正是在这种变革动荡环境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论语》问世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它一方面备受推崇;一方面又屡遭非议。这与它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社会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并不影响它在历史和思想上的价值,它一直被儒家奉为最高经典,两千多年来流传不息,影响深远。

关于《论语》,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赵匡胤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担任后周的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军统帅。他的手下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幕僚,名叫赵普。这位赵普就是赵匡胤日后登上龙座的关键人物。在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过程中,赵普参与策划了公元960年的陈桥驿兵变,帮助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此后北宋的统一战争、“削藩”以及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中,都显示了赵普卓越的才干。

但是北宋的统治稳定以后,国家需要的是建设和治理,“兔死狗烹”,虽然赵匡胤仍然对赵普很器重,但是已经官至宰相的赵普深知自己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在每天下朝之后就闭门读书。时间一长,大家都发现:赵普果然比从前更不一般了!处理政务和从前打仗的时候一样得心应手,想必一定读了不少的书籍。好奇的人前去打探后却没有发现什么藏书。倒是宰相的家人透露说,其实他读来读去只一部《论语》还没有读完呢!于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在京城传为佳话。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而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里。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本书就是以《论语》为底本,运用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世态度,去观察、学习孔子留给我们的“为己之学”,共同探讨做人与成事之道。所以,无论是从“大我”还是从“小我”,的角度来看,她都是一本难得的可读之书。相信一定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大智慧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叔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87342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