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甘南藏族民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甘南地情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重点反映了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同时还兼顾了土族风俗。全书共分八篇,分别是礼仪禁忌篇、节庆篇、服饰篇、婚娴家庭篇、丧葬篇、饮食篇、民居建筑篇和娱乐篇。这些仅仅是甘南藏族民俗的一部分,是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其他的则未反映。为了更贴切、真实、形象地反映藏族民俗,本书采用了大量照片以求收到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之效果,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甘南深厚义化底蕴和宣传甘南、提高甘南在外界知名度之目的。

内容推荐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位于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藏汉交流的前沿,是藏区通向内地的门户,是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跳板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它既完整地保留了藏民族传统的游牧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大量地吸收、融合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甘南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包容性而独具美丽,异彩纷呈。

目录

礼仪禁忌篇

礼仪/3

 生活礼仪/3

献哈达/3

敬酒/5

敬茶/7

待人接物/8

女子“上头”礼俗/10

 信仰礼仪/12

拉卜则/12

嘛呢达日觉/14

煨桑/15

转古拉/15

 禁忌/17

言语/17

行为/18

饮食/19

着装/20

起居/20

节庆篇

民俗节庆/24

 藏历新年/24

 香浪节/27

 采花节/29

 朝水节/31

宗教节庆/33

 正月大法会/33

 娘乃节/38

 七月劝法会/39

服饰篇

藏族服饰/43

土族服饰/58

临潭汉族服饰/59

婚姻家庭篇

婚姻嫁娶/65

 拉卜楞藏族婚姻/65

恋爱与提亲/65

订婚与彩礼/66

迎娶与婚礼/67

 卓尼藏族婚姻/70

 迭部藏族婚姻/73

 土族婚姻/74

 招婿(入赘)/77

家庭与称谓/78

 家庭/78

 称谓/79

丧葬习俗/83

 丧事筹办/83

 诵经超度/83

 设置灵堂/84

 服孝示哀/84

 出殡送葬/84

 供经供饭/84

丧葬篇

丧葬形式/85

 天葬/85

 火葬/87

 塔葬/89

 水葬/89

 土葬/89

饮食篇

肉食/93

 手抓羊肉/93

 石炙肉/94

 腊猪肉/95

 烤猪肉/96

 灌肠/97

乳食/98

 酥油/98

 酸奶/99

米面/101

 蕨麻米饭/101

 糌粑/101

 藏包/102

茶/103

 奶茶/103

 酥油茶/103

 罐罐茶/104

洒/105

民居建筑篇

民居建筑/109

 帐房/109

 土房/113

 藏族“切木”/115

 苫子房/117

 榻板房/117

寺院宫殿建筑/120

娱乐篇

歌舞/129

 民歌/129

勒/130

拉伊/131

格尔/133

栋令/135

艾早瓦罗/136

西贝勒/136

 舞蹈/137

锅庄/137

罗罗舞/138

摆阵舞/139

巴郎鼓舞/140

尕巴舞/144

 民间集会/148

松棚灯会/148

万人拔河/150

莲花山花儿会/154

 体育游戏/158

藏棋/158

赛马/159

乘马捡哈达/162

大象拔河/163

俄多/164

  藏式摔跤/164

抱石头/165

后记

试读章节

待人接物 甘南地区的藏族,重礼节、讲友谊、热情好客。见面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笑脸相迎。尊卑之间礼节极为严格,不能稍事疏忽。比如平民途遇大喇嘛(通常是活佛),要立即下马恭立路旁,虔诚地脱下帽子,将头上所盘的发辫解开放下,脱下右袖后从背搭到肩上,俯首躬腰,双手平举,再请问好。在室内或帐房巾遇仃客人到来,也必须立即起身,以示敬意。妇女计道斜立于右侧,双日下垂,不能仰视,待其过后再去操持自己所干的事情。活佛途经村寨、部落,全体民众均要结队出迎,恭立道旁,躬身屈膝,焚烧柏香等,以示尊迎敬送。还有向活佛送金银、酥油、牛羊、糌粑、路资等礼物者。

亲朋好友久别重逢,要拉住对方的手岵在自己脸颊以示亲热,并且互相请安问好。见到所敬重的人,将袒臂之衲搭在肩上,屈腰双手平伸以示敬礼,并说些“吉祥如意”、“平安长寿”之类祝福吉祥的话;平时亲友相见,也有拉手以示欢迎的;亲朋好友远行外出或初来,要替他牵马拽镫,并问好致敬。此外,还有合掌磕头之礼,参拜佛像、朝山拜神,一般是碰头,也有从家门口开始磕长头的,从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三步一叩头至著名大寺院的。甘南藏区牧民帐房里各家各户都设置有用来烧水做饭的三角炉灶或火塘,火塘两边地上铺有羊皮、牛犊皮、毡织坐垫、地毯等。若要到藏族群众的家里去做客或探视,必须在帐房外先大声呼唤,待主人出帐挡狗接让才能进入,主人必先让座于火塘旁设置的座垫上,然后扒火烘烤,敬茶敬水。客人进入帐房后不可乱坐,须遵循男宾坐左首女宾坐右首的习惯。若是远道而来的近亲挚友,主人会非常热诚地予以款待,悉心关照,除敬酒敬茶外,还会端上奶茶、糌粑、手抓、藏包、蕨麻米饭、酸奶等佳肴,客人若客气少进饮食,就会引起主人的不快。因此到藏族朋友家里做客时,要敞开饮食,不必客气,这样主人才认为客人看得起他们,尊重他们。遇婚丧和主要节日时藏族亲友之间都会互送礼物。春节前杀牛宰羊,按户分成份子,相互赠送,对贵客则用带羊尾的脊骨肉或胸部肉做成手抓款待,表示格外尊敬。在家中同席饮酒、喝茶、吃饭,自觉地按年龄排序,长者上坐,如年长者迟到,则全体起立相迎,并置于上首就座。

女子“上头”礼俗 “上头”又叫做头,是女子进入成年必行的礼仪。在夏河拉卜楞地区很为藏族群众所重视,他们都要以隆重的仪式为自家成年女子举行“上头”礼。

藏族女子长到16岁时,被认为已成年,就要举行“上头”成年礼仪,此后,姑娘便有了自主权,她们可以自主地生活,自主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可以结交男性朋友和自由恋爱。

为成年女子上头是藏族群众家庭的一件大事,在举行上头仪式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如要为姑娘准备新衣,购置珊瑚、玛瑙、琥珀及金银首饰等,要做好这一切需上万元或数万元不等。如果家庭经济不宽裕,不允许配置这一切时,便可向亲戚朋友借用。也有的是几辈人遗留下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配置一套较为完备的服饰。

举行上头仪式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这天在天未亮之前,家里的主妇首先要到自家的佛堂向诸神敬供,祈愿姑娘此后万事如意,岁岁平安。并向姑娘叮嘱一些必要的行为规范,如走路要端正,步子要小,说话不能大声大气,对亲戚朋友要热情等。上头仪式正式开始时,首先要由一名上有父母、丈夫,下有儿女、德高望重的妇女在成年女子头上编一根辫子,其寓意是这个姑娘将来也会像这名妇女一样家庭幸福,事事如愿。然后才由梳头人为姑娘梳头。梳头是将姑娘的头发梳编成许多小辫子,小辫子少则36条,多则108条。并在辫梢上加上黑色丝绒头绳,而最边上的两三根辫梢上则用白羊毛绳系扎,意为姑娘纯洁。将姑娘乌黑的头发梳成碎辫子后,在头中央分开成左右两大块,垂在背上。最后将碎辫子编成9根粗辫子,缀上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琥珀、宝石等。这时姑娘要穿上华丽崭新的藏袍,戴上由上百颗琥珀、珊瑚串在一起的项链和戒指、耳环,缀有珊瑚琥珀的小背牌,缝嵌着银盾和64块银元的长条毡牌,毡牌下摆的江丝流苏直到脚背等。华丽的服装加上娇嫩的脸庞,此时经过梳妆打扮的姑娘艳丽无比、美如天仙。

此后,已举行“上头”仪式的女子在一名小姑娘的引导下走亲访友。小姑娘随身带上糖果之类的小礼物和哈达,当出门遇到背水的人,则预示着成年女子将来万事如意,这时就向背水的人献上哈达或给些钱,若遇到同龄人时会互献哈达或交换礼物。走亲时首先要去的是一家至亲长辈,并交换礼物,此后就按顺序走访。每到一家,这家人都会全体迎接,祝她吉祥如意,临告别时,亲戚朋友都会给她送上头礼物。

走亲访友结束后,举行“上头”仪式的女子家里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专门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以表谢意。这天,成年女子家里要将收到的所有贺礼摆放在院里展示,其意在于告诉人们自家亲戚朋友多,人缘好。举行答谢宴的一天,是欢乐、愉快和吉祥的一天,人们不仪说许多吉祥祝福的话,大家还会跳起喜庆欢快的“锅庄”,唱起嘹亮的“勒”(民歌)。

P8-12

序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众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时代、弛域和民族中形成、发展和演变。民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群体中,这些约定俗成的、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而积淀的、为人们所共同遵循的社会习俗,往往与人们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相联系,反映了民族群众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等等。因此,民俗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民俗,不同地域的民俗有差异,不同民族之间其风俗习惯亦有很大的区别。“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即为此。

研究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无不与民俗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首先感知的是这个民族的外部特征,如语言、行为、服饰、性格等,其次再逐步深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民族文化核心,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民族。民俗是一种文化,研究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了解和把握民族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面貌。近年来,随着民俗研究的兴盛和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学家,尤其是广大旅游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少数民族地区。甘南就是这样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藏族自治州。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甘南,认识甘南,编写《甘南藏族民俗》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初衷之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青、川三省的交汇处,是内地通向藏区的门户和跳板。它的西部是广袤无垠的草原,东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南部是重峦叠嶂的山地。它既有青藏高原的严寒,又有亚热带气候的酷热;既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又有终年耕作的农桑文明;既有广布藏区的藏传佛教,亦有伊斯兰教、道教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气候特征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民俗的独特性、多样性和神秘性。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概略地展示给广大读者是编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二。

第三是甘南地方史志工作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完成首轮修志工作任务之后,面临着任务不足、队伍不稳、经费困难的严峻局面,如何充分发挥地方志部门人才集中、资料齐全、熟悉地情的优势,更好地使地方史志事业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写甘南地情丛书之设想,并得到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甘南藏族民俗》是甘南地情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重点反映了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同时还兼顾了土族风俗。在服饰篇中还介绍了临潭汉族妇女的服饰,这主要是基于这个地区服饰的独特性来考虑的。全书共分八篇,分别是礼仪禁忌篇、节庆篇、服饰篇、婚娴家庭篇、丧葬篇、饮食篇、民居建筑篇和娱乐篇。这些仅仅是甘南藏族民俗的一部分,是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其他的则未反映。为了更贴切、真实、形象地反映藏族民俗,本书采用了大量照片以求收到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之效果,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甘南深厚义化底蕴和宣传甘南、提高甘南在外界知名度之目的。

石为怀

2007年10月于羚城

后记

当《甘南藏族民俗》付梓印刷与广大读者见面之时,长期以来压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上,确有如释重负之轻松感。这部书从提出设想构思到查找资料、提笔编著,以及多次地反复修改,中间经历了几多曲折、几多辛苦,有时为了写清楚一个方面、一部分,甚至到了食之无味、寝之不眠之程度。每当提起笔而又无从下手时,深感自己生活底蕴之不足,知识积累之浅薄。所幸的是,自己尚有锲而不舍之精神和一颗虚怀纳教之心,大量地查阅了《甘南州志》、七县县志和有关书籍,尤其是参考了西北民族大学扎西东珠教授和民俗工作者王一清先生的部分资料,也请教了一些有卓越学识的贤达之士,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州上领导、有关单位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注,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培春、副秘书长杨春景、州文化出版局局长云丹龙珠、州藏语委主任贡老、舟曲县志办裴卷举等同志对本书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我的同仁州志办公室副主任张玉香以及和我共事多年的敏文贵同志也为此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还有其他几位同志在本书的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本书照片大部分南作者自己拍摄,并得到了摄影家常铭先生和临潭、卓尼县文体旅游局,舟曲、迭部旅游局和玛曲县志办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少量照片是其他同志拍摄的,因不明作者,冒昧之处敬请海涵。

南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疏漏与讹误之处在所难免,与广大读者的期望也还有一定差距,还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这本书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将后有更多的好书问世,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研究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当中来,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笔者也将继续努力,更多地关注民俗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编者

2007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甘南藏族民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为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44915
开本 32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314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