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仁(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内容
编辑推荐

系列丛书《国学百家讲坛·儒学分卷》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由宋一夫主编的这本《国学百家讲坛(彩版):仁》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中的核心命题“仁”。

内容推荐

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本册《国学百家讲坛(彩版):仁》的核心命题是仁。

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命题。《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原指两个人的关系。甲骨文已有了“仁”字。仁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就受到社会的重视。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将仁提高到社会“全德之称”的地位。仁的学说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对人格的养育、心智的养成、待人处世、兴邦治国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作用。

《国学百家讲坛(彩版):仁》由宋一夫主编。

目录

国学漫谈

孔子·说仁

孟子·说仁

荀子·说仁

刘向·说仁

王通·说仁

柳宗元·说仁

周敦颐·说仁

王安石·说仁

二程·说仁

胡宏·说仁

朱熹·说仁

陆九渊·说仁

真德秀·说仁

薛瑄·说仁

陈确·说仁

试读章节

文王仁爱埋枯骨

土丘上,烈火在熊熊燃烧,横架在烈火上的铜柱已经被烧得通红……

“走,快走!”

几个士兵押着一个犯人走上土丘,犯人吓得哆哆嗦嗦。四周围着好多观看的人。这时,台下的执刑官大喊道:“用刑!”

犯人赤着脚,被士兵用刀逼着向通红的铜柱上走去。他看到烧得通红的铜柱,吓得面如土色,无力移动双脚。士兵怒喝着用刀砍向犯人。最后犯人被逼上了大铜柱。

可是,犯人刚一上去,双脚即被烤煳,一阵钻心的疼痛传遍全身。犯人大叫一声,向后一翻,从铜柱子上掉到烈火里……

这种刑罚叫“炮烙”,是商纣王发明的,专门用来惩罚对他不尊敬的人。

商纣王非常残暴,喜欢制造一些酷刑来杀人,看着犯人受刑的惨状,他会乐得手舞足蹈。商朝人民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一不小心就会被处死。

纣王贪财好利,他要求百姓交很多租税,不停地搜刮百姓。仓库里的粮食多得放不下了,他就把粮食酿成酒,整天饮酒作乐。生活在纣王统治下的人民非常穷苦。

当时,商朝西方有个叫周的诸侯国,国君是周文王,他和纣王正好相反,十分仁慈。

有一天,周文王坐车到郊外去。在荒野中,他看见有一堆死人的骨头,天长日久都已经枯烂了。周文王感到心里很不好受,对随从们说:“你们在这附近挖一个坑吧!”

随从们感到很奇怪,就问:“在这荒郊野外挖坑干什么?”

“挖好坑后,把这些枯骨掩埋起来。”周文王说。

“这不知是谁家死人的烂骨头,何必埋它呢?”

周文王叹了口气,说:“不管是谁家死人的骨头,都应有个埋葬的地方。这样暴露在荒郊野外,叫人看了不好受。”

于是,随从们在附近挖了个坑,把那堆枯骨埋好。

随从们干完活儿,文王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身为国君,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所有的周人都是我的臣民,我应该对他们负责啊!”

周文王讲仁义埋葬枯骨这件事很快在各国传开了,人们议论纷纷。

“西伯太仁慈了,连没有主人的枯骨都埋葬好,真是仁义之君啊!”

“他对死人都这么好,对活着的百姓一定会更好!”

“西伯对百姓这么好,咱们为什么不逃到那里去呢?”

“对呀,咱们到周国去。”

于是,各国的人都纷纷投奔到周国来。周文王对他们非常友好,‘给他们吃的、住的,并且分给土地让他们耕种,对有才能的人加以重用,完全像对待周人那样对待这些归附的人。归附的人越来越多,周国逐渐强大起来。

诸侯国之间发生争执,周文王都尽力调解,大家都很尊敬他。渐渐地,周文王便成为各国的领袖。

周文王看到商纣王残暴,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就下定决心推翻商纣王的统治。他仁慈爱民,得到各诸侯国人民的支持。后来,周文王的儿子武王消灭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

周文王统治周国长达五十年,他以仁义治国,以仁慈爱民,得到了天下人的衷心拥护。

孟子游巍说仁政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幸福的家园啊!每家每户都有一百亩可以种植五谷的土地,五亩能种植桑树、养蚕的房宅地,五只母鸡,两头母猪。老人们衣着整洁,悠然自得,学塾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国家的官吏们以仁爱之心管理着这块温暖的乐士……  这幅幻景不断地在孟子的脑海中浮现。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设想的“仁义”之国,孟子不辞劳苦地奔波于各国之间。这一次,他又风尘仆仆地前往魏国。魏惠王问孟子:“您这么辛苦,从很远的地方到我这里来,一定带来了能使我们国家强大的好办法吧?”

孟子说:“大王怎么开口就问给您带来什么好处呢?如果您国家的人都想着多为自己争抢好处,国家就要灭亡了。”

惠王问:“那我们都应该做些什么呢?”

孟子说:“人们都应该用‘仁义’来修养自己的品德,一国的君主应该用‘仁义’的办法治理他的国家。”

惠王说:“请问,要是这样做的话,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呢?”

“我想,如果人人都去追求仁义,就会更好地抚养自己的亲属,就会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面,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变得强大。”孟子信心十足地说道。

“大王是否也知道很多大国的国王都被他手下人杀死的事呢?”孟子问。

“知道,您认为发生这种事的原因是什么呢?”惠王很想从孟子口中得到答案。

孟子说:“这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按仁义去做,都以夺取别人的权力和财产为满足,才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嗯,人人都应该讲仁义才对呀!”惠王点头说道。

过了几天,惠王再次接见了孟子。他说:“我有一个没齿难忘的耻辱。本来,人人都知道魏国是天下强大的国家。可是,我做国君后,在东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战死了;在西方被秦国打败,败退七百里;在南方又败给楚国。你认为我怎样做才能报仇雪耻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应该用仁义对待老百姓,对他们刑罚不要太重,不要向他们收取过多的赋税,一年四季让他们有点休息的时间。用忠孝去教育百姓,使年轻人在家里都能孝敬父母,出了家门都能尊敬师长……”

“这样做会怎样呢?”惠王不等孟子说完,又问。

“这样的话,一旦战争爆发,敌国来侵犯,这些人就可以拿起武器,个个以一当十地抗击敌人。”孟子说。

惠王又问:“一个国家拥有的地方很小,怎么能强大起来呢?”

孟子说:“国家的强与弱,不在于拥有多么广阔的土地。如果能按上面我说的那样去做,大王要做天下的王,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地方就足够了。”

孟子又说:“一个好的国家,百姓家即使有八口人,也能吃得饱穿得暖。青年男子既能赡养父母,也能养活妻子儿女,就是遇到荒年,人们也不会饿死。”

孟子的这些主张是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家发展的。可当时的国君只想着怎样扩展自己的地盘,称霸天下,认为推行“仁义”是以后的事情,根本没有人重视。

惠王听了,虽口中称好,心里却在想:“没有广阔的土地算什么大王?我一定要争取大片的土地和众多的臣民。”

为了达到目的,此后惠王东征西讨,烽烟四起,以致田地荒芜,百姓们怨声载道,国家日益衰弱,很快就被强大的秦国蚕食殆尽了。

P44-5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仁(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一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10820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