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等职。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他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奠定了我国革命文艺的基础。代表作《子夜》标志茅盾文学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他的小说,描绘深广的社会生活,展示变幻的时代风云,概括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刻画细腻多姿的艺术形象。另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散文、杂文、历史故事等。
| 图书 | 看见绚丽的阳光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等职。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他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奠定了我国革命文艺的基础。代表作《子夜》标志茅盾文学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他的小说,描绘深广的社会生活,展示变幻的时代风云,概括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刻画细腻多姿的艺术形象。另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散文、杂文、历史故事等。 内容简介 茅盾作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道路上扮演了指引者和探寻者的角色。本书从茅盾所著中外文论中提炼其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精妙观点,细分阐述。“和文学发生来往”讲述了茅盾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看见绚丽的阳光”是茅盾对中国古代名著与近现代作家作品的赏析评论,其中茅盾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评价为“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采撷□闪亮的星”是茅盾研究世界名著之心得体会。“与时代巨匠对话”选取国外文学大家,探究其作品背后的五味人生。“话经验金针度人”中茅盾对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总结。“写给初学写作者”是茅盾对文学青年在创作道路上的建议和指导。茅盾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方法反映了他现实主义的文学观,他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分析体现了其精到的文艺修养,而他对于写作技巧和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其客观科学的文学思潮。 内容推荐 本书从茅盾所著中外文论中提炼起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观点, 分六辑阐述。第一辑《和文学发生往来》讲述了茅盾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第二辑《看见绚丽的阳光》是茅盾对中国古代名著与近现代作家的作品的赏析评论, 其中茅盾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评价为“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第三辑《采撷最闪亮的星》是茅盾对世界名著的研究。第四辑《与时代巨匠对话》选取国外文学巨匠, 对其作品背后的人生做深入探究分析。第五辑《话经验金针度人》是茅盾对于文学创作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致的总结。第六辑《写给初学写作者》是茅盾对文学青年的建议和指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看见绚丽的阳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茅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708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5页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42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1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