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流浪叙事--中国公路电影的文化地理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一部探讨中国公路电影的学术研究型著作,从创作脉络和类型分辨入手,探讨了中国公路电影的心灵地理与文化想象、流浪叙事、家庭回归与人物成长等内容,从景观美学与文化地理学以及叙事学角度,深入论述了中国公路电影的成长与发展,是一部资料扎实、学术性较强的学术专著。本书可作为影视艺术专业的学术性研究资料,也可为中国电影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进行学习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彬,女,博士,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专著《公路电影:现代性、类型与文化价值观》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现代性的两面——影片(塔洛)与(冈仁波齐)中的“西藏”意象与文化书写》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疆民族电影文化史”课题研究、北京市教委社科重点项目“‘文化北京’与博物馆影像公共教育”课题研究等。已在CSSCI期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获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目录 绪论 创作脉络与类型分辨 上篇 心灵地理与文化想象 第一章 景观意象与文化地理 第二章 诗意漂泊与文化乡愁 第三章 藏地书写与文化想象 中篇 流浪叙事与社会寓言 第四章 底层叙事与现代寓言 第五章 情感流浪与身份漂泊 第六章 公路逃遁与疏离迷失 下篇 旅程救赎与英雄成长 第七章 亲密治愈与情怀消费 第八章 与父言和与旅程救赎 第九章 原型能量与自我成长 附录:中国公路电影参考片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流浪叙事--中国公路电影的文化地理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01971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7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69 |
| CIP核字 | 2019297636 |
| 中图分类号 | J9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40 |
| 宽 | 16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