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直击战“疫”现场,全景展现全民抗疫图景】致敬英雄 : 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
内容
亮点展示

商品1:【价值68元】《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商详.jpg

编辑推荐

☆ 直击战“疫”现场,全景展现全民抗疫图景

本书全景展现抗疫现场,尤其是举世瞩目的武汉现场,从战“疫”部署、医院建设、医护资源调配、联防联控、志愿服务及各方支援、全国响应等,为我们贡献了一幅复杂而宏阔的抗击疫情图卷。江永红从历史的角度坚定全国必胜的信心;纪红建从全民战“疫”的高度,讲述了全国的响应与支援;何建明提供的上海抗疫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做法,不是公布当地的管理条款,而是以真实个体介入现实管理之场;李春雷笔下的春天,不是一个虚幻的春天,而是从一个年轻医护的生命事业之路中挖掘出的春天……每一篇报告文学都有温情与厚度。

☆ 深入战“疫”一线,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致敬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

作者深入战“疫”一线实地采访,记录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医务工作者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深深的印痕,全国军民披星戴月驰援湖北,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深夜坐在高铁上小憩,春节在家休假的护士千方百计骑车数百里也要赶回武汉,普通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争当志愿者默默无闻做奉献……

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致敬了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汇聚了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生动样本。

☆ 汇聚众多著名作家和一线记者,作者阵容强大,王蒙作序

本书作者阵容强大,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湖北作协签约作家普玄、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江永红、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以及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的知名记者等。不少作家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家、“五个一”工程奖等。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王蒙先生为本书深情作序。

☆ 120余幅抗疫一线的高清图片,忠实记录战疫现场

书中收录的120余幅来自抗疫一线的珍贵摄影图片,具有极为重要的史实价值。

☆ 附赠著名播音员朗读的有声版,扫描免费收听!

☆ 光明日报重磅推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光明日报重磅推出的抗疫报告文学作品集。在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众多著名作家、记者纷纷奔赴抗疫最前线,含泪记录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医务工作者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深深的印痕,全国军民披星戴月驰援湖北,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深夜坐在高铁上小憩,春节在家休假的护士千方百计骑车数百里也要赶回武汉,普通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争当志愿者默默无闻做奉献……

这些报告文学以感人的故事、丰富的细节、文学化的表达,在光明日报大篇幅、高规格、高质量地刊发后,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世界,引起普遍关注,被广泛转载,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汇聚了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生动样本。

作者简介

《光明日报》创刊于1949年,是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光明日报》继续定位思想文化大报。

具体作者:

王 蒙:作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新中国70年以来第一个获得共和国荣誉称号的作家;

江永红:《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王国平:光明日报记者;

纪红建:中国作协会员,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李 舫: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熊育群:广东文学院院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张国云:中国作协会员,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得者;

晋浩天:光明日报记者;

章 正:光明日报记者;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三获鲁迅文学奖(第一、二、四届),四获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一、二、三、四届),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十一、十二等);

普 玄: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专业作家;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李春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三、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家获得者(第四届等);

曾 散:中国作协会员;

王 昆:中国作协会员;

李琭璐:中国作协会员;

谢沁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

目录

2020 的春天 / 王蒙

记录动人心魄的历史 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 / 张政

信心,从新中国防疫史中来——写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 江永红

那些汇聚起来的力量 / 王国平

决战ICU /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人民战“疫” / 纪红建

与你的名字相遇——写给白衣战士 / 李舫

守护苍生——记战“疫”中的钟南山 / 熊育群

白衣天使在作战 / 张国云

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 / 晋浩天 章正

平凡英雄,社区战“疫” /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上海抗疫的第一时间 / 何建明

他们的名字叫美德 / 普玄

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 / 李朝全

三月正青春 / 李春雷

甘心 / 曾散

老唐这一路 / 普玄

火神山的“义渡人” / 王昆

哭笑天使 / 李春雷

我来自北京 / 李琭璐

医者伯礼 仁心接力——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 谢沁立

精彩书摘

信心,从新中国防疫史中来

——写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 江永红

小小口罩立下大功

一个陌生的瘟神,引发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还在中国游荡,疫情防控激战正酣,口罩成为这一特殊时段的一道“风景”。

眼前的口罩让人一下子想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口罩。1911年1月,在东北哈尔滨,从前一年年底开始暴发的鼠疫势头正劲。在这次防疫战中,一个中国防疫史上著名的“赌局”出现了,“赌”啥?要不要戴口罩。一方为清廷任命的东北防治鼠疫总医官、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伍连德博士,他坚持医护人员和疫区人民一定要戴口罩;另一方为法国名医、天津北洋医学堂监督(校长)兼首席教授梅斯尼,他坚决反对戴口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伍连德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解剖,发现此次流行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腺鼠疫的新型肺鼠疫,人传人的特点非常鲜明,因此他制定了包括隔离、消毒、入户登记、患者集中收治、尸体火化、人人戴口罩等在内的防疫措施。然而,戴口罩这一条遭到几个大权威的反对,反对的理论根据是鼠疫只有鼠传人,没有人传人,戴口罩是多此一举。这个理论是被誉为“日本细菌学之父”的北里柴三郎等人提出的,是上了教科书的,而伍连德发现的人传人的肺鼠疫,书上没有。于是梅斯尼与伍连德“打赌”,为了证明自己观点正确,他坚决不戴口罩,结果1天之后他就感染上人传人的肺鼠疫,6天之后就不治身亡了。他为自己的固执“赌”掉了生命,同时也用生命证明了伍连德的正确。他的死让伍连德的防疫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伍连德亲自设计了加厚口罩,并开设了一家口罩厂,免费给民众发放口罩。在综合治理下,哈尔滨的鼠疫于3月1日被扑灭,仅用了67天。哈尔滨的鼠疫防疫战是中国现代医学意义上的防疫第一战,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措施中有两项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一个是尸体火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体火化(此前有个体火化);一个是戴口罩,疫区全民戴口罩是破天荒的(此前只有教会医院的医护人员戴)。这次防疫战的胜利,让国人第一次见识了科学防疫的巨大威力。很多人未曾想到,一个小小的口罩,居然在战胜鼠疫过程中立下大大的功劳。从这个意义上说,口罩是中国开创科学防疫过程历史新阶段的见证者,是战胜瘟疫的“钟馗”,相信在今天也一定能给人民带来福音。

在防疫上,新中国没有打过败仗

据史书记载,一次大疫,死者少则数万,多则上千万甚至上亿。“温气疫疠,千户灭门”(王充《论衡·命义》),“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传染病仍然肆行无忌,危害甚烈。在1950年9月政务院第49次政务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报告说:“我国全人口的发病数累计每年约1亿4千万人,死亡率在3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死于可以预防的传染病上,如鼠疫、霍乱、麻疹、天花、伤寒、痢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等危害最大的疾病,而黑热病、日本住血吸虫病、疟疾、麻风、性病等,也大大侵害着人民的健康。”这么多传染病,难以一一细说,只说全国流行最普遍的“年年发生,月月出现”的天花,每年就夺走数万甚至数十万人的生命。据1950年湖南省岳阳市的调查,患天花的人占总人数的13.6%。而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情形更加严重,据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的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族民中竟有近半数得过天花。全国天花患者知多少?没有统计,超过千万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人们发现: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中国就再没有人变“麻”了(人出天花后会在脸上留下麻点),几乎见不到因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而变成跛足的人了,还有许多让人闻之丧胆的烈性传染病也难得听说了。是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免疫手段实现了消灭天花,消除脊灰,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有效控制了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据国家卫健委权威发布:1978年至2014年,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结核、破伤风等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幅达99%以上。

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消灭天花的时间是1961年,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的时间是1979年,我国整整提前了18年。我国从1994年开始再无本土脊灰病例,比世界卫生组织预定的2000年消除脊灰的目标提前了6年。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构筑起一条以疫苗为主的微生物“长城”。对已知的传统传染病而言,它既能抵御急性传染病的进攻,又可防止慢性传染病的侵蚀。截至2006年,慢性传染病乙肝曾经悄悄地让我国约6.9亿人感染,每年因之死亡约27万人,我国因而被称为“乙肝大国”。但是自1992年接种乙肝疫苗以来,已使全国约90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9.7%降至2014年的0.3%,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3000万人。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证实我国已成功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2%以下。“乙肝大国”的帽子被摘掉了。

计划免疫是我国的发明。有计划的疫苗接种使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平均寿命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但对传染病的控制无疑是权重最大的因素之一。

新中国的防疫史表明,尽管遇到过各种挫折,但是在所有传统传染病面前,中国还没有打过败仗。我国已经控制或消灭了传统传染病,也有能力战胜新的传染病,2003年我们战胜了“非典”即为明证。

前言/序言

2020 的春天

王蒙

(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病毒迎面而来

2020 年1 月14 日与几个老友聚会, 听到了武汉可能出现流行病的消息,朋友说已有专家建议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我想,这得多大的代价? 多大的影响? 不免忧心忡忡,但愿不会闹大。

9 天后,春节假期前一天,我得知了武汉前所未有的控制进出交通的决定,完全可以想象做出这个决定会有多么艰难,明白了严重性,预计将有一系列重大严肃的部署。我又总是想着,即使是劫难,终将在有力的措施下平安渡过,不能紧张,不能慌乱,天塌不下来。这一天本来预订了晚上与家人在餐馆聚餐,去,不去?全家人参与,意见来回变了6 次,最后改为取饭回家与部分家庭成员享用,算是迎接春节。我自觉态度还算淡定,但仍觉此次疫病像一辆邪恶列车,直对着庚子春节冲撞而来。

有道是:“对于灾祸,第一是要承认,第二是不怕,第三是要战胜它。”“承认”云云,曾觉得是废话,灾祸有什么承认不承认的呢?现在终于明白了:这确实是个问题。须要承认,须要面对,须要正视! 准备最坏的,争取最好的。这就叫实事求是。世事多艰,不能不丢掉侥幸心理。

大疫情大部署

面对疫情,迎战开始了。我们的文化传统、革命传统里,从来就有的战斗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一呼百应,随之激发。毕竟我们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苦难辉煌的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是容易的。中央下了决心,做了部署,我们就会像革命战争中那样,调动起人民力量,进行总体战、阻击战、围歼战、遭遇战、肉搏战,而且是科学迎战、行业迎战、全国一盘棋迎战,集中优势兵力谋求绝对优势,咬紧牙关,排除万难,不怕付出代价,一定要达到共克时艰、转危为安的目标。

宅在家里的这段日子,除了天天看疫情报告,看电视新闻与各项决策以外, 又正好认真看了一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放的电视剧《解放》。我看到了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大战役、大布局过程中,党中央领导层磋商乃至于不同意见的交换,看到了在某些战役前的顾虑与选择;而人民解放军最终总是棋高一着、抢先一步,等到冲锋号吹响,我们集中三四倍于敌的力量,压倒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压倒。我为之赞叹,也更理解了大变局中的大运筹、大部署。

人民战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到湖北去,到武汉去。抗疫开始,首先是各路医护人员,他们以尖兵出击的献身精神,冲在了最前面。他们是真正的白衣战士,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近距离面对面地展开分秒必争的营救,从死神魔掌中夺回一条条生命。他们穿的防护服装,让人想起防化兵装备,这分明是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展开的现代化战争。他们的勇敢令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看到各地援鄂的医护人员回家时受到英雄般欢迎的时候, 不能不想起同在抗疫拼搏中付出了生命与健康代价的医务工作者,想起病殁同胞与他们的亲人。死生大矣,岂不痛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沉重地、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对他们的纪念与哀思,思考着应尽的责任,顾念着仍在病榻上的重症患者们。

在白衣战士身后,是全体中国人民。他们中有忙碌的志愿者,有穿梭的快递小哥,有较真儿的检疫人员,有交通要道上奔驰的司机,有严格的公安干警,有不厌其烦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每日运送大量医疗垃圾的保洁员,还有深入重症监护室(ICU)采访的新闻工作者……尤其要向解放军致敬,子弟兵从来都是我们的保护神。还要向那些医学专家道一声“辛苦”,你们以专业精神和不倦的调研,发挥了专业建言、引领普及的领军作用。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是上上下下团结一心互相支援互为后盾的人民战争!

我们这些别无选择的宅家的众生,心系武汉,心心相印,时时牵挂。我们为火神雷神的“显灵”而鼓舞,为每一个出院的患者而高兴,为每一句温暖的话语而动情,为医患的共同奋斗而欣慰。我们在思考:我们的人民是多么可爱的人民,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是多么的真诚。对于医患关系、警民关系、干群关系,如何引导使之更加和谐,如何奖励褒扬以正祛邪,如何激发人们相互温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意愿,如何改变与消除戾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何化解社会风气痼疾与多种纠纷, 如何建立更加健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全体人民更加团结起来,见贤思齐,向各行各业的专家学习,向勤奋的劳动者学习。

我们看到了引领的力量、动员的力量、爱心的力量,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可塑造、可教化,看到了人民坚毅负重、顾全大局。民为邦本,人心可用。我们也看到了科学的力量、医药学的力量、中医药学的力量、心理关怀的力量、各行各业的力量、舆论的力量。钟南山等专家频频出镜,防疫卫生知识空前普及、措施到位雷厉风行……这些,正是党的领导的力量,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力量。人民是中心,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我们还必须迎接更多的考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以百姓之心为心

大家业、大发展、大格局、大事件,当然会有各种声音。我们听到了万众响应的朗声呼喊,我们看到了严格防控的行动力量,我们收到了来自国外的各种赞扬, 我们歌颂着各条战线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

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多种多样的声音,这些声音需要我们了解与参考,警醒与注意。其中有困惑与忧疑,见解与角度,宏论与争议;还有诚恳的但不可能都是精当的出谋划策;也有信口开河,磨磨叽叽。当然还有起哄与假新闻, 有性急的吹嘘和居心叵测的谣言。

我们的初心,我们的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发展迅速,成绩卓著,但显露一些短板,遇到各种考验,听到各种兴观群怨,实属必然。尤其在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心更多的担当,更多的包容更多的耐心,更有力的决断和更紧密的与群众的联系。毛主席有名言: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这个春天的抗疫,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显现出我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但是只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及时“反省”“自省”,短板可以补齐,教训可以汲取,困难可以克服,消极可以化解。经过抗疫的锤炼,我们的地方官员与行业官员,独当一面敢于担当的精神、处理突发事件与危机公关的能力,应该得到提升;我们的医疗体系与预警体系,应该更加缜密完善;我们的信息传播、舆论引领,可以更加切近贴心、入理入情、亲和周密。“得民心者得天下”,各行各业,东南西北,没有最好,只能更好。可以慰国人,可以安天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直击战“疫”现场,全景展现全民抗疫图景】致敬英雄 : 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光明日报文艺部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78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1100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