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好老师坏老师(美国的公共教育改革)/译文纪实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达娜·戈德斯坦(Dana Goldstein),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全国通讯作者,为《大西洋月刊》等多家杂志供稿。荣获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伯纳德·L·施瓦茨(Bernard L. Schwartz)项目奖金和国家研究所(Nation Institute)的海鹦基金会(Puffin Foundation)写作项目奖金。两次入围利文斯顿大奖(Livingston Awards)35岁以下杰出青年记者最终名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传道者教师”:公立学校运动与美国教职女性化 第二章 “强压的怒火”:对美国教育的女性主义挑战 第三章 “不逃避,不退缩”:黑人教师与美国内战后的种族提升 第四章 “当说客的女教书匠”:教师工会的诞生及进步主义教学法与教育效率之争 第五章 “疯狂的调查”:战争期间的“猎巫”运动和工会主义的社会运动 第六章 “唯一有效的贫困护照”:伟大社会教师的远大前程 第七章 “我们都变成了激进分子”:社区控制时代下工会教师对抗黑人权利 第八章 “失望透顶”:教师问责制如何取代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地方控制制度 第九章 “可量化的大目标”:数据驱动的千禧年教育愿景 第十章 “用我所知”:授予教师改革教育的权利 结语 以史为鉴 致谢 参考书目 内容推荐 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在韩国,人们把教师称为“立国者”。在芬兰,男人和女人都把教师放到配偶最理想职业的前三名。然而美国有句老话——“无能者才会教别人”,这反映出美国人对于教育工作者居高临下的态度。要了解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就必须了解美国教育的历史:对公共教育抱有过高期望,将其视为英才教育,但同时又不愿大力投资其中涉及的公共组织、教师和学校。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也许与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有一定关系。谁应该在公立学校中担任教职;应该教什么内容;如何教育、培训、雇用教师;如何支付教师薪酬;怎样评价和解雇教师:美国人为所有这些问题争论了两个世纪,但是基本上还未能达成共识。 《好老师,坏老师》一书回顾了175年的美国教育史,从过往经验中找到了美国当前公共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好老师坏老师(美国的公共教育改革)/译文纪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达娜·戈德斯坦 |
| 译者 | 译者:陈丽丽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8272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7 |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70 |
| CIP核字 | 2020066032 |
| 中图分类号 | G571.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