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出版学术专著《公民观的复苏》、《生态公民论》、《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自然权与人权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人文话语与历史的抉择》6部,参与编撰《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等论著7部;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多个基金项目。
图书 | 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出版学术专著《公民观的复苏》、《生态公民论》、《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自然权与人权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人文话语与历史的抉择》6部,参与编撰《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等论著7部;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多个基金项目。 内容简介 该书从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述之引论、生态和谐的基本内涵、生态和谐社会的思想演变、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辨、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框架、生态和谐社会的现实维度、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路标、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困境、生态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生态和谐社会的构成对象、生态和谐社会的评价原则、一个发育的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问题与前景、生态和谐社会的未来展望、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发展这几个方面力图把握阐释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观。 精彩文摘 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可忘记,人类社会是地球生物圈的子系统,人在自然中如鱼在水中。一个社会多数人都自觉遵循人权原则,都有尊重他人的美德,该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社会。但这个社会的人们若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健康,那么就会造成另一种不和谐,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和谐。事实上,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都较好地保持了各自社会内部的和谐,却极其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且因过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地球升温。如今发达国家较好地保护了自家的环境,而把污染性产业转移到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又造成了各自国家的严重污染,其温室气体排放的迅速增加会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仍没有实现与地球生物圈之间的和谐,人类仍未走出生态危机。全球性生态危机警示人类,仅谋求人际和谐是不够的,人类还必须谋求人与地球生物圈之间的和谐,各国都必须谋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国文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周国文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364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48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8 |
CIP核字 | 2018277434 |
中图分类号 | B8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4 |
宽 | 178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