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古路之路 |
| 内容 | 亮点展示
作者简介 陈果,男,70后,四川省汉源县海螺坝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星火》等报刊,入选多种选本;获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创作扶持,获人民日报、中国作协征文优秀作品奖;三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著有《天梯之上》《听见》《勇闯法兰西》等多部报告文学作品,有作品英译出版。现居四川雅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目光聚焦于坐落在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的出行之路、脱贫之路和未来之路,反映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古路村村民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奋进拼搏,着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实现安全饮水和安全用电,打造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目录 序 章 从中关村出发 001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目光聚焦于坐落在大渡河峡谷绝壁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的出行之路、脱贫之路和未来之路, 反映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 古路村村民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 奋进拼搏, 着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实现安全饮水和安全用电, 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聚焦“悬崖上的村庄”的出行之路、脱贫之路、未来之路,反映了古路村这一深度贫困地区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企盼与奋斗。作者多次深入古路村实地采访,调研扎实,细致敏锐,使故事接地气、有厚度、有力度、有温度。本书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着力反映了古路村村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历程,同时也不回避脱贫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利益冲突,并对脱贫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客观的总结,说真话、实话而不说大话、空话,十分难得。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古路之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555110 |
| 开本 | |
| 页数 | 336页 |
| 版次 |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成都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