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白对照史记(中华经典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历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南宋史学家郑樵这样评价:“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中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精选书中有名的篇章,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这本文白对照版的《史记》适于文言文水平各个层次的人阅读,能从中获益的好书。

内容推荐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至为深远。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了上起传说时代的黄帝(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约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面地叙述了纵贯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发展,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画卷。

本书是《史记》的文白对照本,是中华经典必读书。

这本《史记》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本记

 五帝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世家

 越王句践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列传

 孙子列传

 商君列传

 魏公子列传

 屈原列传

 淮阴侯列传

 扁鹊列传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游侠列传

 滑稽列传

 太史公自序

试读章节

译文

过了两年,吴王准备征伐齐国。伍子胥劝谏道:“不行。我听说句践吃饭从没有第二盘好菜,与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必将成为我国的祸患。越国对吴国而言是心腹的大病;齐国对吴国而言,则只是一块疥癣。希望君王放弃攻打齐国,先讨伐越国。”吴王不听,于是征伐齐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军,虏获了齐国的高昭子、国惠子回到吴国。吴王责备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太高兴!”吴王发怒,伍子胥要自杀,吴王听说后制止了他。越国大夫文种说:“我观察吴王执政骄傲了,请尝试向他借贷粮食,以揣度出他对越国的态度。”越国向吴国请求借贷粮食。吴王想借给越国,伍子胥劝谏不能借给越国,但吴王还是借给越国了,越王暗自喜悦。伍子胥说:“君王不听我的劝谏,三年后吴国将变成一片废墟!”太宰伯嚭听到这话后,就多次与伍子胥争论应对越国的政策,并趁机在吴王面前诽谤伍子胥说:“伍员相貌忠厚,但实际上是个残忍无恩义的人,连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君王呢?君王之前想征伐齐国,伍员坚决地进谏,后来讨伐成功,他反而因此怨恨君王。君王不防备伍员,伍员必定作乱。”伯嚭与逢同一起谋划,不断在吴王面前诽谤伍子胥。吴王开始并不听信谗言,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他把儿子托付给鲍氏,君王这才大为愤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子胥回国后,吴王派人赐给伍子胥属镂剑让他自杀。伍子胥大笑道:“我辅助你的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为君王,你当初要分一半的吴国给我,我没有接受,事情没过多久,现在你反而因为听信谗言杀害我。哎呀,哎呀,你一个人根本不能独自立国!”伍子胥告诉使者说:“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让我能亲眼看到越军攻入吴国。”于是吴王任命伯嚭执掌吴国政务。

译文

过了三年,句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死了伍子胥,现在他身边有很多阿谀逢迎的人,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回答说:“还不行。”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吴王在北部的黄池会见诸侯,吴国的精锐士兵全部跟随吴王前去赴会,只剩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句践又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越国派遣熟悉水战的士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地位较高的近卫军六千人,各类理事军官一千人,征伐吴国。吴国军队被打败,吴国太子也被杀死。吴国派人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见诸侯,害怕天下人听到这个战败情况,就保守了这个秘密。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以后,就派人带着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目前也不能消灭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

译文

这之后四年,越国再次征伐吴国。吴国军民疲惫,精锐士兵都死在了与齐国、晋国的交战中。因此越军大败吴军,而且留下来包围了吴都三年,吴军再次失败,越军就又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遣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跪着前行,向越王求和,说:“孤独无靠的臣子夫差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心里话,以前我曾经在会稽山得罪过您,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如果能够与您讲和就撤兵归国了。现在您举玉足前来诛罚孤臣,孤臣将唯命是听,不知你能不能也会像我对您那样赦免孤臣的罪行呢?”句践不忍心,想同意吴王的请求。范蠡说:“会稽山的事情,是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现在是上天将吴国赐给越国,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况且君王早上朝晚退朝,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征讨吴国已经二十二年了,一旦放弃它,可以吗?况且上天赐给的却不取,反而要受到上天的惩罚。‘用斧头砍伐树木做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身边。’君王已经忘记会稽的灾难了吗?”句践说:“我想听从您的意见,但我不忍心拒绝他的使者。”范蠡就击鼓进军,说:“君王已经把政务都交付给我了,吴国使者赶快回去,否则就要得罪你了。”吴国使者哭着离开了。句践可怜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安置您去甬东,统辖一百家。”吴王谢绝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了!”接着自杀身亡。他自杀时遮着自己的脸,说:“我无颜去见子胥啊!”越王下葬了吴王,诛杀了太宰伯嚭。

句践平定了吴国后,就领兵向北渡过淮河,与齐国、晋国诸侯会盟于徐州,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给句践祭肉,封他为“伯”。句践离开徐州后,渡过淮河南下,将淮河上游地区送给楚国,将吴国占领的宋国土地还给宋国,将泗水东面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这个时候,越军在长江、淮河东面畅行无阻,诸侯都来朝贺,越王号称霸王。

译文

范蠡这时离朝远走,从齐国送给大夫文种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此人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他共患难,不可以与他共享乐。你怎么还不离去?”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患病不再上朝。有人向越王进献谗言,说文种准备作乱,越王就赏赐文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征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使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剩余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到先王那里尝试去吧。”于是文种自杀身亡。

译文

句践去世后,儿子王鼯与即位。王跖与去世后,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去世后,儿子王翁即位。王翁去世后,儿子王翳即位。王翳去世后,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去世后,儿子王无疆即位。

王无疆当政时,越国兴兵向北征伐齐国,向西征伐楚国,与中原各国争强斗胜。在楚威王当政的时候,越国向北征伐齐国,齐威王派人游说越王说:“越国不征伐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之所以不征伐楚国,是因为没有得到三晋的支持。韩国、魏国本来就不愿进攻楚国。韩国如果进攻楚国,军队就会被覆灭,将领就会被杀死,那么叶地、阳翟就会有危险;魏国如果进攻楚国,军队也会被覆灭,将领也会被杀死,那么陈地、上蔡都不会安定。因此韩国、魏国去侍奉越国,只是为了军队不会被覆灭、将领不会被杀死,不会付出汗马之劳。您为何那么重视三晋的支持呢?”越王说:“我所要求三晋的,不是让他们出兵交战,更何况是攻城围邑呢?我希望魏国军队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国在南阳、莒地训练军队,把兵力聚集在常地、郯地的边境,那么方城以外的楚军不能向南调动,淮水、泗水之间的楚军不能向东进发,商地、於地、析地、郦地、宗胡等地区,即中原通路以西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水一带的楚军就不足以抵抗越国了。那么,齐国、秦国、韩国、魏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意愿,这样韩国、魏国不用征战就能分到土地,不用耕种就能收获粮食。韩国、魏国现在不是这样做的,却在黄河、华山之间用兵征战,被齐国、秦国所利用,我所期待的韩国和魏国如此失策,怎么能凭借他们称王呢!”齐国使者说:“真幸运啊,越国竟然没有灭亡!我不敬重他们使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犹如眼睛一样,能见到毫毛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现在大王知道韩国、魏国失策了,却不知道越国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刚才说的‘眼睛’之论了。大王所期望于韩国、魏国的,不是要他们付出汗马之力,也不是让韩国、魏国合军联合,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分散楚军的兵力。如今楚军兵力已经分散了,何必要期待于韩国、魏国呢?”越王说:“那应该怎么办呢?”使者说:“楚国三个大夫已分兵九路,向北围攻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全长足有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向北聚集到鲁国、齐国、南阳地区,兵力分散还有比现在更严重的吗?况且大王所要求的,是使晋国、楚国相争;晋国、楚国不相争,越国就不兴兵,这是只知道两个五却不知道十了。这时不进攻楚国,我因此认为越王是大则不想称王,小则不想称霸。再说,雠地、庞地、长沙地区,是楚国的粮食产区,竞泽陵,是楚国的木材产区。越国只要举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地区就不能再向楚国郢都进献粮食和木材了。我听说,图谋称王而不能称王,那么至少还可以成为诸侯中的霸主。然而不能成为霸主的,是因为失去了王道。因此希望大王转而进攻楚国吧。”

P120-125

序言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一部划时代的宏篇巨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至为深远。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高度评价《史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武帝末年。其父司马谈是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搜集史料的太史令,生平最大的志愿是编写一部通史,但他却因身体等原因未能达成所愿,更为此抱憾而逝,这对司马迁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二十多岁时,他游历了江准和中原地区,后返回长安出任郎中,后又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为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承袭父职,出任太史令,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身陷图圄被处以腐刑。这次灾祸使司马迁的肉体和精神都经受了严重的摧残,他痛不欲生,但《史记》未成的憾恨使他隐忍苟活了下来。三年后,司马迁被赦出狱,做了只有宦官才能充任的中书令。他面对不公的命运,不屈不挠,最终于太始四年(前93年)前后完成《史记》的撰写。而这部凝结了司马迁血与泪的著作,也由此成为了一部后人无法逾越的千古名著。

《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但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就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了上起传说时代的黄帝(约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约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全面地叙述了纵贯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发展,完整地再现了中国远古时期的历史画卷。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可视为全书的纲要,主要记述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几时间可考的均系以年月;表是以表格形式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是对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记述典章制度发展的专篇,涉及礼乐、经济、天文、历法等诸领域内容;世家记述了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变迁和特别重要人物的事迹;列传主要叙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事迹,少数记述了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历史。

在这五个组成部分中,本纪与列传是全书的主体,故《史记》的体裁被称为“纪传体”。纪传体不同于以前史书所采用过的以年代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编限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为中心反映历史内容。这在史学体例上是一个创举,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延续,从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两千年来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些增改,但均未超出《史记》创设的体制,都无一例外地有纪有传。

《史记》虽是以“实录”著称,但为了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必然会在故事细节方面进行虚构,在语言叙述方面突出情感,而这些典型的文学手法,使《史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命运变化及尖锐的矛盾冲突,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屈原、项羽、刘邦、韩信等。《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还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这也正是我们千年之后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情动的关键。《史记》也因此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自东汉末年起开始在士大夫阶层流传,但其在民间能够广为传播,得益于宋代以后出现的大量木刻本。历代刻本中,清同治九年(1870年)金陵书局的校刻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被现代学者视为善本,此本汇校了宋、元、明三代具代表性的各种版本,并汲取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失误较少。本书就是以此刻本为基础,参考其他文献,精选原著中的经典篇目整理而成,不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原文讹误、缺漏等现象的出现,而且也十分注重提升译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使得全书既具有学术的可靠性,又兼具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当然,不妥和失误之处,实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白对照史记(中华经典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译者 中华经典必读编委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91037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7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