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论文集
内容
内容简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掀起了第三次美学论争。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论争,国内主要的美学家、重要的学术杂志几乎都参与到了这一论争之中。这场论争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也标志着中国美学走向繁荣和多元。其中,《学术月刊》起到了重要的领军刊物的作用:论争的开始由《学术月刊》揭幕,大量文章也在《学术月刊》刊登。同时,此次论争也绝不局限于《学术月刊》,包括《光明日报》《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福建论坛》《哲学动态》《求是学刊》《人文杂志》《文艺争鸣》以及《复旦学报》等各大学报,陈炎、杨春时、潘知常、张弘、朱立元、董学文、张玉能、周来祥等重要美学家,都参与到此次讨论中,构成了波及全国各理论刊物、持续十数年之久的一个理论冲击波。
早在十多年前,论争如火如荼的时候,编辑部就有意想把论争文章汇集成书,本书的雏形就形成于世纪初的2004年。当时限于经费未能出版。但这一直是学术月刊编辑部的一个心愿。13年之后的2017年,在我们为庆祝创刊60周年而编选60年论文集的时候,月刊老总编夏锦乾先生偶然跟我谈及此事,我们都感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力于中国学术话语建设和梳理的现在,也许是到了合适的出版时机。过了几日,夏老师将珍藏十多年的原始论文资料装在一个牛皮纸袋里带给了我。翻着已然泛黄的纸页,油然而生对那个思想空前活跃时代的一份向往。当时收集的论文约四十篇,十多年过去了,论争有了更大的深入和发展,并且基本告一段落;于是我征求了当时活跃的学者如杨春时、朱立元、张弘、潘知常等人的意见,特别是杨春时教授,给予了非常多的信息和宝贵的帮助。学界同仁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最终从《学术月刊》及其他刊物一共选取了89篇文章,时间跨度从1993年直至当下,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序曲与发端:‘积淀说’与‘突破说’之争”“展开: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深入:美学本体论之争”“发展: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建构”以及“总结:第三次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可以说是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论争的全貌。
由于这是一场席卷全国学术界、持续时间又很长的大讨论,相关文章浩如烟海,如何选择,需要标准。我们的选取标准是严格尊重历史线索,选择在当时具有较强原创性、学术性、挑起争论的重要文章,特别是那些阶段性话题的标志性文章;同时尽量广泛地展现各家各派意见,以便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论争的发生、展开和深入。在编辑过程中,则严格遵循论文发表的时间先后(对于成组的论争文章,以第一篇文章发表时间为准),同时以形成对话、论争的文章优先。尽管如此,还是难免有遗珠之憾,好在读者诸君或许可以循此线索,再做更细致的展开、发现和研究。
同时,所选文章并非局限于《学术月刊》,而是包括了国内数十家杂志,我们在每篇文章后对其出处都做了清楚的标识,并在此致以感谢。每家杂志的编辑风格各有不同,我们尽量统一了格式;当时一些用字、标点以及错漏字和注释,也都按照现在的规范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对一些无法规范的信息,也就保留原状,姑且视之为一份历史的记录吧!

目录


编选说明
第一辑 序曲与发端:“积淀说”与“突破说”
之争与“超越实践美学”
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对“积淀说”之再认识“
文化的现实选择与美学的意识形态性”
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
再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兼答朱立元、陈引驰先生
第二辑 展开: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
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
——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走向“后实践美学”
评所谓“后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
——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
——答朱立元同志
实践论美学断想录
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突破
“实践美学”需要发展而非“超越”
“后实践美学”:前进还是倒退?
——对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理论走向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当代美学问题
审美的超实践性与超理性
——与刘纲纪先生商榷
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实践美学体系的三重矛盾
审美、异化与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质疑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
致力于中国现代美学建设的后实践美学
告别实践美学
——评两种实践美学发展观
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
后实践美学的美学体系
——评杨春时的《美学》
关于《美学》的答辩
——与张法对话
后实践美学与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超越辨正
——兼答赵晓芳《后实践美学与审美意识形态》
……
第三辑 深入:美学本体论之争
第四辑 发展: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建构
第五辑 总结:第三次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5辑: 第一辑: 序曲与发端: “积淀说”与“突破说”之争 ; 第二辑: 展开: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 第三辑: 深入: 美学本体论之争 ; 第四辑: 发展: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建构 ; 第五辑: 总结: 第三次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学术月刊》编辑部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65621
开本
页数 1204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上海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