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精)
内容
作者简介
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福建侯官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一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一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
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
目录
自叙
引论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第一章 “记一不识十”
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
第三章 “骑驴三四载”
第四章 “陵厉不飞翻”
第五章 “故山归兴尽”
第六章 “东胡反未已”
第七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
第八章 “一岁四行役”
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
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
第十一章 “夔子之国杜陵翁”
第十二章 “孤舟增郁郁”
结语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索引
附录
一 注疏卷自叙
二 我怎样写杜甫(洪业)
三 再说杜甫(洪业)
四 洪业英译杜甫诗选(《秋兴八首》中英对照)
洪业及其《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代译后记)
初版补记
再版说明
第三版后记
精彩页
在杜甫的时代,唐帝国有前途的学者们都立志要通过进士科考。科考告捷之后会有官方任命,由进士科入仕通常会在官僚体系中升迁较快。每年,仅仅只有大约三十人能够从好几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的难度极大地增加了进士科的荣耀和诱惑力。
一个学者必须首先申请参加州郡举行的初试,从而获得参加全国考试的候选人资格。州郡试的科目与全国考试的科目类似:首先是诗赋;然后是五篇策论,以当下政府面临的现实情况为主题;接下来是一些儒家和道家经典中的问题。地方官在选拔时会极其审慎,因为一旦他们不能选拔真正优秀的举子,或者经他们选拔的举子有太多人在进士科考中表现欠佳,那么他们的磨勘考评会被记过。仲冬时节,通过州郡考的举子们要到政府的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全国科考将在第二年春天举行,由吏部分管科考的部门的主要长官(吏部考功员外郎)担任主考。
在举子们被锁入贡院进行考试之前,他们在长安如何打发时间呢?我们也许以为他们能忙着温习书本。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这么勤奋。一般来说,当时的风气是举子们会忙着作自我宣传。若干世纪之后,对考卷进行糊名的措施才开始实行。因为考官能够直接在卷面上看到举子姓名,所以很自然,如果他们碰巧认识举子本人,或者认识举子的权贵亲属、引荐者,或者了解此人的文学声名,他们的判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样的风气助长了举子们提升自己声名的行为。在长安,春天成为一个寻欢作乐的季节,无数的宴会在举行。如果一位才学之士写出了一首敏捷之作,它很快会被传诵在歌妓们嘴边;这是获得名声的最好途径之一。不过,大多数学者们会把时间用来拜谒达官贵人,他们有着或真或假的文学兴趣。以寻求批评和指导为借口,一个举子可以向官员行卷,卷中抄录了他的诗文之作。如果这位显贵碰巧被一段文字、一联诗语所打动,他可能会对朋友们引述,而作者的声名就这样很快传开了。
那么,735年的晚冬和736年的初春,举子杜甫在长安做些什么呢?我倾向于认为他没怎么宣传自己。他可能觉得没必要这么做,因为他完全有信心以真才实学在考试中赢得至高荣誉。后来的两首诗告诉我们,在考试之前,杜甫就已经读破万卷书,下笔行文,如有神助。杜甫只拿自己与前代最优秀的作家相比,对于与同时代的人竞争,他毫不畏惧。当然,这些回忆可能会有诗歌的夸张。至少,环境会赋予他这些少年轻狂。难道他不是杜审言的孙子吗?那可是以文学技艺自诩、瞧不上一切对手的大诗人。难道他不是京兆选送的举子吗?京兆的中心城市长安可是整个帝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来自这座伟大城市学术和智慧宝藏之外的“蛮荒之野”的举子就有八千之众。自然,京兆的选拔考试极其严格。事实上,成为代表京兆的举子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杰出荣誉了,京兆举子很少听说不能通过全国科考的。再说了,我们的诗人在这座城市并不缺乏声名。在老辈官员中,有李邕和王翰,两人都是成名已久的文人。杜甫并未拜访二人,但李邕自己要求与他见面(“李邕求识面”),王翰甚至希望能与这位骄傲的举子住得近一些(“王翰愿为邻”)。
736年的科举考试颇为有名,因为一次激烈的争论导致了后来的科考改由另一个部门掌管。这次科考的主考官是考功员外郎李昂,此人性格刚急,想标榜自己完全以卷面的优劣来评判试卷。他毫无必要地将举子们聚集起来,批评那些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影响他的举子的文字疏漏。其中一名被他批评的举子请求道,对于这样尖锐的批评,可否采取“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回应。李昂怒气冲冲回答说:“有何不可?”这名举子引用了下面两句:
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
并问道,这著名的两句是否是这位大主考所写。“是的。那又如何?”举子继续说,洗耳的故事来自古代隐士许由,他洗耳是为了不想听到皇帝将禅让帝位于他。举子问道,一个人是否可以假设当今皇帝会传位给他?主考官又怒又怕,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李昂转而向朝廷抱怨,而这导致了那位不顺从的举子被关押。但皇帝也因此觉得考功员外郎的声威不足以使举子们敬畏,他下令从今以后由一名礼部副长官(侍郎)担任科考主考官。 杜甫某句诗曾透露,他在这次人事变动之前就已经参加了科考(“忤下考功第”)。他还进一步说,这次科考失败之后,他曾经“快意八九年”,之后才于745年再次返回长安。我们这里把此次考试的时间放在736年,而不是通常的735年。
P38-40
导语
杜甫的一生,亲历了唐朝的由盛及衰。杜甫出生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降生后,他家庭的声势已经不如往日显赫,渐渐衰落下来。出身社会中上层书香门第的杜甫,自然有着饱读诗书、以笔为剑、忠言进谏、侍奉天子的使命感。
序言
自叙
吾何以兴念而撰为此书
也?予年方十三,家父即
授以杨伦《杜诗镜铨》,
语予云,杜子美志意宏远
,心性桀倔,且多谐趣;
嘱予曰:“其人也,天假其
时,则显;运命未济,亦
不衰。”既长,因予所学,
遂以《圣经》为绝世之书
。而仅次于圣《诗》者,
即为杜诗,每能慰予之大
悲大喜。四十年来,涵泳
其间,其亲近感激之心,
沛然而与日增焉。
壬午岁(1942),予缧
绁于日寇之囹圄,欲阅《
圣经》而不可得,遂索杜
诗一部——囊昔文文山
(1236-1282)于元人狱
中慨然引领而待死,集杜
句成诗二百章。予臆可以
效法焉——亦不获允。其
时于晨昏祷思之中,已默
定他日脱身后必所当为之
事若干,潜研杜诗即其一
也。
丁亥至戊子岁(1947-
1948),予再赴哈佛大学
教席,授以杜甫行实。诸
生喜焉,促予笔削以成编
。戊子岁二月,又宣之于
耶鲁大学伍德沃
(Woodward)讲席。听者
亦促予以英文撰为一书。
今其书告成,吾之微愿,
在增西人于诗圣之新知,
借此而于吾国吾民具同情
之了解。
此书之成,燕京大学、
哈佛大学及哈佛燕京学社
与有助焉。学社社长叶理
绥(Serge Elisseeff)教授
使予得以潜研教习杜诗,
尤致谢忱。此书刊印之资
,学社一以承之。平日所
过从之同侪友于,惠予良
多,魏鲁男(James Roland
Ware)教授、柯立夫
(Francis Woodman
Cleaves)教授以所藏罕见之
本见示;学社和汉图书馆
馆长裘开明(Alfred
Kaiming Chiu)博士为予浏
览群籍开方便之门;哈佛
图书馆主事馆际互借之雷
诺兹(Alice Reynolds)女史
助予求籍于剑桥;燕京大
学图书馆馆长陈鸿舜君则
每以此地不可得之文献资
料见惠,此皆予所铭感在
心者。
此书之成,距今已二载
馀。其迟迟未能刊印者,
皆因予下笔之际,未能厘
清此书之撰,为汉学专门
学者欤?为一般读者欤?
叶理绥教授揆是而建言,
析是书为二卷,一载正文
,一载注疏。哈佛大学出
版社社长威尔逊(Thomas
Jaes Wilson)博士、校理都
布森(EleanorR. Dobson)
女史,遣达夫(Chase J.
Duffy)女史助予以成此事。
是书之文章体制,多得其
议谏,予于英谚习语时有
扞格,达夫女史亦复一一
正之,尤所感念。
吾撰是书,家中百事不
问,而吾妻一力担之。是
书之题献,固其宜也!吾
所欲言者,杜子美已先我
得之,曰: “家贫仰母慈。

洪煨莲
辛卯岁(1951)九月
剑桥,马萨诸塞
内容推荐
现代著名学者洪业生平唯一的专书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洪业先生在传记书写中寄寓个人感情,全书引杜诗达374首,融合史事,力求考实诗人生平踪迹。译者专研杜诗,研、译相得,译笔生动流畅。书后附洪业自述杜甫相关文章两篇,并摘录洪业译杜甫《秋兴八首》,中英对照,可资赏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业
译者 译者:曾祥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95945
开本 32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606
CIP核字 2020064480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54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7:11